APP下载

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

2020-09-10和晓雯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一日活动幼儿

和晓雯

摘要:根据新《纲要》精神,社会需要人有自主性、创新能力、有爱学的态度,还有要有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应此,我们的教育也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社会性本来就是生活中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社会性教育要依托生活来进行,与某种生活内容或生活方式相应的社会性教育的目标结合起来,去挖掘日常生活中不同活动内容和方式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一日活动;幼儿;社会性发展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幼儿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以多种形式进行的综合性教育,才会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更加有效。

一、概述

(一)幼儿社会性教育就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有意识的活动,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园小班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幼儿初步了解社会,掌握社会的行为规范及行为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既能很好适应社会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健康个体。

(二)什么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列举西方许多学者的一件,例如心理学者齐格勒强调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通过社会知觉,人们觉察他人的想法,向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过社会行为的学习,人们掌握约定俗成的举止方式、道德观念,从而能够适应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美国一位影响颇大的心理学家墨森则认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等。

二、我国《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

①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②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③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④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⑤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三、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1)儿童发展的需求。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幼儿园必须抓住并发掘幼儿生活和游戏对社会性所起到的独特作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安排一日社会性教育教学活动,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通过一日活动中的社会性教育获得直观感知和亲身体验。

(2)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素质形成的奠基时期。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性素质形成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在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

四、幼儿园社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相对认知方向被忽视。人类大脑的发育确有一定的规律和过程。临床研究证明,3个月大的婴儿视觉细胞已发育到相当水平,视觉能集中到一个物体上,而且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到7、8个月时大脑海马回区域的记忆细胞也发育到一定程度,开始有了记忆功能。如果漠视婴儿的这些发育,不强化开发,势必使这些功能减弱或消退,直接影响到他们日后的智力發展水平。而当今的幼儿园教育恰恰忽略了对相对认知方向的培养。

2.社会教育简单化、表面化。目前,幼儿园社会就教育偏简单化和表面化,没有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体现了自主选择、自主游戏的原则。通过不同的形式,满足个体情感和行为的需要。特别是在区域活动中可以通过规则的建立及有趣的形式来推进幼儿社会性情感和行为的发展。

3.某些目标及内容起点偏高。虽然对于幼儿而言,社会性教育非常重要且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但开展专门的幼儿社会性教育和活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某些内容和目标起点偏高,会使幼儿感觉很难,不愿意上“社会课”。

4.对某些社会性品质培养重视不够。当前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过于局限和集中在社会交往和对一些规则的记忆方面,力求了解一些社会现状。在知识容量安排上过于简单或超载,不适合幼儿学习和接受。在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也不适宜,不能为社会性教育这一目标服务。

5.整体性、随机性不够。在实践中,大多数幼儿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领域教育的特殊性,仅仅期望通过专门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来达到教育效果,而忽视了渗透性教育。

五、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主要有:情境性、模仿性、从他性以及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1.情境性。社会性和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刺激(即情境)的制约,特定的情境产生与此相对应的社会行为;2.模仿性。模仿是对他人所显示的行为及其特点进行有选择的重复(再现)。模仿性是幼儿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幼儿经常学父母、老师或同伴的样子,说别人相似的话,或者再现别人做过的行为、动作;3.从他性。从他性在幼儿道德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儿童认为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是绝对的,来自于外在的权威,不能不服从,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来自成人。同时,儿童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内在动机;4.道德情感由不稳定向持久、稳定发展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他们在与成人、同伴交往使他们道德感指向的事物或对象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由近及远,由较直接到较间接,由具体、个别的行为到一些比较概括、比较抽象的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道德情感也不断丰富起来。

六、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社会性

1.在生活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生活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旨在帮助幼儿发展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自我保护等能力,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规则和习惯。因此,教师要建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把社会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当中,以一日活动的各个生活环节为课程,把各环节之间的转换过程作为培养规则目标的重要内容来抓,把盥洗、午睡、吃点心、整理自己的物品等都作为教育内容,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制度,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卫生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2.把社会性教育目标有机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模式之一,有它的独立完整性,把社会性教育目标有机地融入到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当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教师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及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结合起来,使幼儿增进社会认知、产生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等。

3.在区域游戏化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区域游戏是幼儿园一日中主要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社会性意识要注意几点:一是选择的区域内容与主题要建立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凸显生活化、趣味性。二是为幼儿提供低结构的区域材料,班级投放的材料数量要增加至班级幼儿数的2倍,给幼儿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并依主题活动计划、幼儿发展情况不断更新。笔者改变了原来每个班级7~8个区域的模式,创设20个以上的小区域,室内外相结合,开放的空间与私密的空间相结合,主题与非主题的区域相结合,使得区域之间有产生更多交流、合作与互动的机会,让区域环境成为属于幼儿的“小社会”。

4.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体育活动能增强幼儿运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幼儿形成健康体魄、愉快情绪,培养幼儿勇敢、坚强、乐观的精神和互相配合的能力。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社会性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第二环境,也是幼儿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可以说它就是一个小社会,幼儿在这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社会性教育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化。

猜你喜欢

社会性发展一日活动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真自主 假主动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