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2020-09-10杨桂莲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3期
关键词:内涵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杨桂莲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核心素养首次被写入新课标的要求中。自此之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受到极高的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训也成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小学语文教学要针对教材中隐藏的核心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选择更加合适的培养手段,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发展。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一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以供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内涵;

1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分析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是课程改革以后被有关部门大力宣传的新兴育人理念,其强调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能力,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比较丰富,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有听、说、读、写能力、字词的积累、学习方法的掌握、文学功底、审美能力等。我们平时说一个人有内涵主要就是通过其言谈举止来判断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言语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在小学语文中,学生的言语积累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充分体现出来了,有的学生能写出感情丰富,词语优美的文章,而有的学生写的作文就像流水账。这就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积累对我们的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产生的重要影响。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2.1帮学生养成语言积累的好习惯

语言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积累不能让学生一下写出漂亮的文章。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应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优美词汇记录下来,说不定自己什么时候就可以用到了。为了帮小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好现有资源,小学语文课本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最好资源,小学语文课本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需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充分挖掘课本里可以积累的语言词汇。比如,当语文教师在带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积累文章中写的比较好的词句。“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这句话把树木生长的茂盛描写得淋漓尽致,给我们一种站在树下向上看,能看到的都是大树的枝叶的感觉,这样的描写要比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单纯说“大树生长得非常茂盛”要优美的多,这种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值得小学生认真学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类似这样优美的描写词句非常常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带学生去分析研究这些词句,告诉学生这些词句好在哪里,自己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用在哪里,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等等。逐渐让学生养成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能够自己判断哪些词句描写的比较好,适合自己积累起来留着以后可能会用得到。

2.2重视情感教育的融入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有很多都是我们民族历代传承下来的文学瑰宝,其中不仅有丰富的文学底蕴,还有很多内容能够体现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识文断字,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深入的体会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很多文章或诗词本身也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比如小学课文中的《悯农》这篇古诗,最后一句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中深层次的含义就是希望小学生能够爱惜粮食,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能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小学生道德品行的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情感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

2.3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具有审美能力非常有必要,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能让学生看到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而且审美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给学生营造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教师创设出来的情境的美感。比如,当教师在给学生讲《西湖的“绿”》这篇文章时,就要先给学生创设出文章中所描寫的西湖的美景。可以借助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西湖美景视频片段,利用视频把西湖的绿色真实地呈现到学生的眼前。在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再带着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文章,让学生在读的时候回想刚刚看到的西湖美景,感受作者在看到西湖美景时候的心情,作者的视角,他是怎么来描写自己看到的景色的,这样学生逐渐也有了比较细腻的感情,有了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审美能力也就有所提升。

2.4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想要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教學工作,只有学生自己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去探究、去思索,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有可能提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多知识学生都是死记硬背下来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解知识帮助不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效果并不好。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比如,当教师在给学生讲《掩耳盗铃》这个预言故事的时候,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揣摩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去扮演这个角色。教学方法选择的合理能让教师的教学效果大大提升,所以小学教师要仔细研究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综上论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当代社会非常有必要,小学生的心智不是很成熟,他们对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事物还处在认知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制定教学计划,做好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徐银银.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困境及培养路径[J].文学教育(下),2018(08):32-33.

[2]王喜斌,王会娟.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12):81-83.

[3]曹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06):90-93.

猜你喜欢

内涵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