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教育思想初探
2020-09-10彭小平李刚罗倩倩
彭小平 李刚 罗倩倩
摘要:《中庸》内容涉及政治、伦理、哲学等领域,然而,《中庸》却蕴涵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庸;教育思想;孔子
一、引言
《中庸》是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身之道,其内容涉及政治、伦理、哲学等领域,然而,《中庸》却蕴涵了丰富的、深刻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庸之道是传统教育的独特魅力,也是现代教育的缺憾。我们要正确认识并深入研究《中庸》,充分发掘其中蕴藏的丰富教育思想,使之为当今教育所用,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
二、中庸教育思想分析
在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中,中庸的哲学思想体现得尤为突出[1]。孔子视中庸人格为理想人格,而中庸人格的个性表现就是适度、适中、不极端,孔子以此作为学生受教的目标,并以该目标为标准来判断学生是否过或不及,由此选择其教育内容和方式而因材施教[2]。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这是孔子针对“冉求性格懦弱、遇事退缩,仲由性格急躁、好勇过人”的不同性格特征,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体现了孔子根据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实行因材施教[3]。圣人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4]。这种有扬有抑、补偏救弊的教育,充分说明了孔子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很好地贯穿中庸思想,要求学生在保持谦虚、果敢等美德的同时,既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5]。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4]。显然,偏离中庸人格的“过”与“不及”,就构成了师与商的教育需求[2]。
在《论语·子张》中记载了子夏的“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与子张的“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的不同交友观点,这是孔子针对“子夏为人太宽厚,容易被人利用;而子张为人太苛责”不同的、均不符合中庸的待人处世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后才出现的不同的交友之道[6]。在施教过程中,既要侧重长善扬优,又要兼顾救失补短,这样才能使子夏和子张的待人处世更接近中庸之道。
在教学深度上,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做到难易适中,使之适合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按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无过无不及,这也是中庸思想在因材施教上的具体体现[7]。
启发式教学是孔子的基本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教学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熟练地掌握知识并灵活地运用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恰当而适时地启发[1]。只有当学生处于愤悱的境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达到其目的,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中庸待人处世是一种灵活宽容而注重时机与度的哲学,其核心是守中不极端、务时而发[2]。实施启发式教学,需掌握好度,把握住火侯才行[7]。孔子教学时极为注意时机,善于把握启发的火侯,能够将“中庸”教育哲学思想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学与思是对立统一的。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要求在学习方法上要学思结合[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也不能脱离学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6]。总之,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学思结合恰当,才能防止“过”与“不及”[1]。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学认识论,是我国古代“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基础[8]。孔子主张知行并重,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及其对行动的指导意义;强调行的重要性,重视学以致用[1]。“知行合一”教学认识论强调学习与实践在个体成長中的重要性,重视“学、问、思、辨、行”的作用,指出后天教育和实践是个人成长的主要途径[8]。
“故”是“新”的基础,只有不断温习旧知识,才能有新体会、新发现;“新”是“故”的发展,只有巩固并消化旧知识,才能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要正确地处理好知识的“故”与“新”的矛盾,既不能只追求新知而忽略已知,也不能只满足于旧知而不求新知,二者不可偏废。可见,“温故而知新”含有“中庸”的教育哲学思想[1]。
“中庸”思想还反映在教学态度上。“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孔子内在修养的自然外露,体现了孔子对“度”的把握,完全合乎中庸之道。只有道德修养极高的人才能做到,对于大多数人,在表情和态度上,不是过就是不及,因此,需要不断学习,提高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以适度为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孔子将中庸思想渗透到教育的对象、内容、原则、方法及教学态度等方面,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中庸思想是极其丰富的[1]。
三、结束语
中庸思想是孔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哲学基础,孔子将中庸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1]。孔子的教育思想是非常珍贵的历史遗产,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古代的教育,而且对当代教育仍具有借鉴作用。当今,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所实行的因材施教原则,启发式教学方法,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等方法,无疑都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7],深入研究并合理扬弃“中庸”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建福.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思想初探[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43-48.
[2]阳泽,余小燕.孔子因材施教的人学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71-76.
[3]任晓英.《论语》中“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初探[J].亚太教育,2016,(10):100.
[4][南宋]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蔡践.论语全编[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6.
[6]思履.论语·中庸·大学详解[M].汕头大学出版社,2016.
[7]谭元昌.论中庸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文艺思想[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5,(01):83-86.
[8]宋宁娜.《大学》《中庸》中的教育哲学思想[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