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素质拓展类(英语)课程开设情况调查与研究
2020-09-10杜佳慧黄园吉龚俐邵佳燕徐琴丹
杜佳慧 黄园吉 龚俐 邵佳燕 徐琴丹
摘要:本文旨在调查研究以宁波为代表,至浙江省内各中学素质拓展类(英语)课程的开设情况。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线上或线下发放问卷调查,以及对宁波、绍兴、金华等地区不同中学的走访,了解学校、教师、学生对于开设素质拓展类课程的态度和看法,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从而促进各级学校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鼓励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水平。
关键词:中学素质拓展类(英语)课程;现状;建议
一、研究背景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其学习途径不仅局限于课本,英文原版小说、电影、歌曲等方式同样能给英语学习带来帮助。《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应遵循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不同需求,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学科素质拓展课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同时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跳出应试教育的格局,培养国际视野,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宁波甚至浙江地区的竞争力,满足国家与社会对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外语人才的需求。
随着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改的全面实施,选修课也应当提上日程,全省各校对此进行了有效尝试[3]。但是,宁波市乃至整个浙江省各级中学开设的素质拓展(英语)选修课的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学校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选修课变成了复习课,或者开课的时间无法保证,内容随意,没有形成系列课程。因此,有必要通过此项研究,了解校本课程开设的情况,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二、研究设计与调查分析
为了深刻了解当前中学内综合素质课程(英语)的需求、现状,以及其未來的发展潜力,我们小组向浙江省部分地区的初高中的教师与学生分别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样本507份,其中教师31份(其中初中教师23份,高中教师8份),学生476份(其中初中生446份,高中生30份),以便了解当前中学生对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中学教师对多方面培养综合性英语人才的需求度,从而了解高中综合素质课程当前的空缺和改进之处。
(一)样本基本信息
样本类别主要分为教师与学生两类,他们分别来自浙江各地初高中的各个年级,其中来自宁波的师生占比最高,教师占61.29%,学生占90.13%,除此之外,样本还包括金华的教师(16.13%)、学生(6.51%),绍兴的教师(6.45%)、学生(1.26%),嘉兴的教师(3.23%)、学生(0.63%),杭州的教师(3.23%)、学生(0.63%)。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74.2%来自初中,25.8%来自高中;对于学生而言,初中生占93.7%,高中生占6.3%。本次调查以宁波为重点地区,样本基本覆盖浙江省内各地各年龄段的中学师生,通过以点到面的方式,由校到区到市再到整个浙江省,从而把握浙江省中学素质拓展(英语)现状,以便对中学英语授课方式和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二)当前中学英语素质拓展课程的开展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有52.0%的初中生、56.7%的高中生表示他们所在的学校一直在开展英语素质拓展课程;9.2%的初中生、16.7%的高中生表示曾经开展过此类课程,但现在已经取消;还有36.3%的初中生、26.6%的高中生所在的学校从未开展过此类课程。由此可以推断出,英语素质拓展课程已经在浙江省内各中学中得到初步推广,但其覆盖率并不高,且课程的开展未成体系,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升级。
(三)开展中学英语素质拓展课程的有利条件
其一,支持率。83.19%的学生对此类英语课程展现出极大的兴趣,仅有1.89%的学生对此兴致缺缺。70.97%的英语教师对所在学校开展与英语相关的活动类课程持支持态度,仅有3.23%的英语教师不支持此类活动开展。其二,认同感。超过80%的师生均认为英语素质拓展课程具有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水平、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等有利作用。由此可见,此类课程的开展不仅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还有利于综合性英语人才的培养。
(四)开发中学英语素质拓展课程的困难与限制
数据显示结合当前省内各校的课时安排及学习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师生精力问题。有58.06%的老师及44.54%的学生认为没有多余精力开设英语素质拓展的相关课程。二、开课资源不足。老师人力不足,专项方面的对口教师紧缺;三、资金不足,无法开设比较丰富的业余课。四、小部分家长和学校领导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故不支持此类课程的开展与推广。总体来说,其中有超过70%的教师都认为教学资源短缺及教师人力不足是两个主要限制。
其他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认为此类课程的开展可能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并且有59.66%的学生表示他们所在的学校偶尔或经常出现课外活动课被主课(如语文、数学课)占用的情况,由此可见,想要开展英语素质拓展类课程不可避免地面临客观和主观条件的限制。
(五)中学英语素质拓展课程的发展前景
问卷调查与访谈显示,就课程内容而言,超过70%的教师支持开展英文电影赏析、英文歌曲欣赏、英文口语练习的相关课程,在学生中支持率较高的也同为此三类课程;50%的教师同样支持英文小说鉴赏、英文书法辅导、英文演讲辅导、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相关课程的落实。其中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在教师中的支持率为74.19%,在学生中的支持率为33.19%,实际上这是一种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的运用水平以及运用英语传播本国特色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对于英语素质拓展类课程的展开方式,教师与学生均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邀请外教进行互动课堂;其次是开设英语角,增加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营造纯英语交流的氛围;再次是邀请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来校进行教学或分享名师的网课视频。
调查民意后,不同学校可针对其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该类课程展开方式。
三、中学素质拓展(英语)开展的建设性意见
1.丰富英语素质拓展课程内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通过分析学生对英语素质拓展课程各内容的支持率,我们发现英文电影、英文歌曲、英文小说鉴赏等课程内容受欢迎程度较高,以轻松有趣的教学方式展开学生感兴趣的素质拓展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语言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够得以更好的理解。例如影视课程的开设,能够让学生在听觉视觉双重刺激下感知学习语言,能够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从而更好地在语言认知和应用方面得到同步提高[4]。
2.鼓励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数据表明,开展“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类似课程,在教师中的支持率为74.19%,在学生中的支持率为33.19%。教师鼓励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本土文化,在传播本土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中外文化差异,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在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认同感,从而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5]。
3.應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优势互补,促进英语应试与应用的同步学习。
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不能够片面追求升学率,必须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6]。另一方面,由于中学升学压力是无法避免的社会环境,部分学生以及家长担心英语素质拓展的相关课程会妨碍正常教学内容,因此建议英语素质课程相关内容可以开设与素质教育相关联的内容,比如提升学生的日常积累单词词汇,丰富学生英文表达方式,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应试水平的基础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4.加强初高中与当地大学合作,缓解“教学资源短缺”“教师人力不足”问题
数据表明,超过70%的教师认为教学资源短缺是英语素质课程无法成体系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此现象,建议邀请当地有经验且有意愿的几位英语老师带队,以及优秀的师范生一起研究探讨此类课程的教材选择和课程设计,并在与学院有交流的学校进行试课,根据试课结果不断修改和完善课程设计,这不仅能够节省课程成本,给英语师范生一个锻炼的机会,更能够为推广系统性的英语素质课程打下基础。
四、结语
英语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延伸和补充,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地场所和环境[7]。中学素质拓展(英语)课程的开发也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巩固、扩大、加深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明确在初高中开展英语素质类课程具有发展前景,其面对的困难与限制也可以一步一步解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英语日益重要的现实背景下,中学英语素质拓展类课程的开展会成为常态。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素质拓展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作用研究[J].童成寿.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2014(06)
[3]美国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发展的经验与借鉴[J].祁小荣.浙江师范大学.2013(04)
[4]普通高中英语影视选修课开设初探[J].刘慧玫.校园英语.2016,(32),147-148
[5]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选修课开设问题探讨[J].商艳芝.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0,(03),80-82
[6]立足参考与借鉴——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的考察与思考[J].王定华.基础教育参考.2007(03)
[7]普通高中英语选修课实施的现状研究——基于白下区的调查[J].宋海霞.南京师范大学.2011(03)
(宁波大学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