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0-09-10杨秀富
摘要:地方院校探索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是顺应国际教师教育趋势、适应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百色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对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进行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总结出要充分理解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含义、认真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和注意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几点经验。
关键词:地方院校;全科型卓越教师;实践经验
作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在小学教师的培养日益趋向全科型、卓越化的当下,地方院校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一、地方院校探索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必然性
(一)探索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是顺应国际教师教育趋势的必然要求
全科型卓越教师是世界各国小学教师培养的共同趋势。一方面,为适应小学“包班制”的教育教学需要,西方发达国家对小学教师的培养都是采用不分科的方式进行。美国在小学教师的培养中,要求“准备从事初等教育者要学习涵盖初等教育学科的所有科目”;[1]英国特别规定“欲当小学教师的师范生应全面理解中小学国家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的目标、范围、结构等;懂得小学、基本学段、核心学科在整个中小学国家课程中所处的位置与内容范围,明了小学国家课程中核心与基础学科的教學内容范围”;[2]法国认为“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老师应该有能力教授各个学科,并承担从幼儿园小班到小学五年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都非常强调卓越教师的培养,力图以系统化的专业标准来规范与引领各自的教师教育。[3]如:美国制定了《全国通用教师入职标准》、《卓越教师评价标准》及《优质教师专业标准》,英国推出了《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与《教师标准》,澳大利亚颁布了《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等。
(二)探索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是适应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我国教育部2010年启动的“卓教教师”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4年印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2018年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及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文件精神,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培养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是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尤其在2014年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特别明确:“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重点培养一批知识广博、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需要、能力全面的小学卓越教师。”[4]
(三)探索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是地方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的师范院校大调整后,各地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主要由地方院校负责。教育部在关于批准成立这些新建地方院校的文件中有着明确要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把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尽快把学校建设成合格的本科学校……”①因此,在探索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地方院校决不能把自己置身度外,决不能认为卓越教师培养只能是培养极少部分精英,那是重点院校才能做或应该去做的事情,因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教师整体质量的提升,整体追求卓越,而非少数人的福利或“掐尖儿”行为。”[5]地方院校唯有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才能实现自身良好发展。
二、地方院校培养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的探索
百色学院作为西部地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完成原先承担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立项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又组织申报了“地方院校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等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对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修订完善基于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校内外专家指导和参与下,经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培养要求及课程体系等方面深入分析和充分论证,修订完善了基于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在培养目标上,确定了“培养具有百色精神,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科学人文素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小学教育情怀,具有扎实的小学教育专业知识、熟练的小学教育综合技能和过硬的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具有终身发展能力与创新创业意识,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教师”的目标。
二是培养要求上,明晰了具体要求,包括:
师德规范方面,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具有百色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教育情怀方面,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良好的从教意愿,对投身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立志成为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学科素养方面,掌握综合的科学人文艺术知识;掌握小学主教学科知识体系、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掌握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技术知识;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进行知识整合与迁移。
教学能力方面,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小学各学科教材,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指导学习过程,进行学习评价;具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支持学习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
班级指导方面,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小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过程;熟悉小学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掌握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与技巧;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综合育人方面,牢固育人为本思想,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结合各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学会反思方面,具有自主规划、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反思、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的习惯和能力,初步养成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沟通合作方面,具有学习共同体意识,主动参与团队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和工具进行积极沟通,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具有与家长、社会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三是课程设置上。根据培养要求的指标,总体设置了通识教育课44学分(必修36学分,选修8学分),学科专业基础课31学分(必修),教师教育课32学分(必修28学分,选修4学分),学科专业发展课33学分(选修),实践创新课30学分(必修20学分,选修10学分),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
(二)坚持实施“双元制”的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基本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对已经形成的“全程·融合·协同”的“双元制”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基本模式进一步优化。深化教育内容、方法、评价体系的改革,将教育理论教学、教育技能培养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教育情怀、专业技能、教育智慧训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先后与百色市右江区实验小学、田阳区实验小学、凌云县实验小学、凌云县第一小学、田东县第二小学等相关县区9所重点小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聘请了一大批这些实践教学基地的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让他们全程、深入地参与职前的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在高校和小学中“全程·融合·协同”交替进行的“双元制”基本模式。
(三)完善与实施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系列配套管理制度
根据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与要求,制定与完善了一系列配套的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制(修)定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管理规程》、《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技能实训与考核标准》、《小学教育专业校外教育实践大纲》等一系列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具体涵盖了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教学大纲修(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制定、开课、排课、期中教学检查、教材征订、考试命题、考试安排、监考、补考、重修考核、课程考核、专业技能实训与考核、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答辩、教育见习与实习等全方面的工作流程与管理办法,为实现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提供制度保障。
三、地方院校探索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成效与经验
(一)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初步成效
1.毕业生教育信念坚定、思想稳定,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情怀深厚。根据来源于麦可思-百色学院2017届和2018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近2届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月收入远低于全校毕业生的月收入,分别位于本校48个专业统计数据的倒数第2、第6。但是,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为98.9%、94.8%,即专业就业对口率总体超过95%;从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来看,其中,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分別为85.00%、82.81%,就业现状满意度在本校近2届所有专业中最高。我们也曾对当地2个县份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近三年都未出现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不服从安排未报到或报到工作后离职的现象。这些说明,我们培养的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虽然工作环境在乡村、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也不高,但他们的就业现状满意度却最高,充分证明他们不仅能下得去而且能留得住,达到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师德高尚、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目标要求。
2.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根据我们的随机抽样调查,当地12个县区中的教育局人事股和毕业生工作学校的领导、同事对普遍对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的评价都相当高,认为他们不仅“语言表达、书写、绘画、演讲、信息技术、歌唱、舞蹈、文体等方面能力较强”,而且“工作态度好、勤奋好学”,能迅速胜任农村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年入职的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分别有84.62%、50.00%、40.82%成长为乡村小学的骨干。这些说明,我们培养的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在乡村学校不仅能用得上而且能干得好,达到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以及“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小学教师的目标要求。[3]
(二)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几点经验
1.充分理解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含义
所谓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实际上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全科型的小学教师;二是卓越的小学教师。前者借鉴美、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培养不分科综合型小学教师的经验,可以理解为具有“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特征,[6]能适应我国农村小学的小班制、包班制、个别全科辅导甚至边远农村一人一校、两人一校复式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后者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的教师,具体而言,就是师德高尚、创新能力突出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卓越的优秀教师。
2.认真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非常注重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每个特定阶段,为每个层次和水平的教师制定相应的标准,以此来开展教师教育,推动卓越教师的成长。[7]因此,根据国际教师教育的共同趋势,吸收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经验,同时借鉴国内高校关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做法,可以使自己在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实践中少走弯路,有助于尽快构建符合教师教育发展新趋势新要求、适合本校实际的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3.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
作为地方高校,特别是革命老区的地方院校,在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中,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厚的边疆文化资源,同时把学校80多年在边疆民族地区艰苦办学凝练出“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的“石磨精神”融入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体验教学活动,既可涵养乡村教育情怀也能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4.注意构建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为保障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质量,须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等文件,制定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同时注意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乡村小学相关人员吸收进来,参与教师培养的全方面评价与全过程跟踪评价,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持续跟踪反馈机制,对教师培养质量全程监控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J.Lucas.Teacher Education in American:Reform Agenda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7:203.
[2]DfEE.Teaching:High Status,High Standards[J].Circular,1998(4):9-16.
[3]周文叶,崔允漷.何为教师之专业: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2,(4).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2015-3-2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408/174307.html.
[5]解書,陈旭远.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12.
[6]周德义等.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9):55—59.
[7]于书娟.小学全科型卓越教师培养的主要国际经验[J].教育科学研究,2015,(12).
注释:
①详见如《教育部关于同意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贺州学院的通知》(教发函[2006]33号)、《教育部关于同意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百色学院的通知》(教发函[2006]34号)等文件。
作者简介:杨秀富(1973—),男,汉族,广西乐业人,教授,硕士,从事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
[课题来源]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B类项目“地方院校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7JGB386)的阶段性成果。
(百色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