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0-09-10吴长艳
吴长艳
摘要: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只有获得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在学习中对各类数学问题应对自如。但这一点恰巧是小学生的思维薄弱之处,需要教师加以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本文立足于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将谈一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
引言:
学习数学,先天的天赋也许能够让学生占据一定优势,但更依赖于后天的培养。处于同一起点上的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但都较为薄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持续性的引导和培养。教师必须要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内涵,结合数学知识点的内容和特征,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方案。
1.深入分析教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薄弱,在学习概念、习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甚至对于有些条件复杂的习题,连题目都难以读懂。教师应抓住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与学生一起读题,分析,一点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同类题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教学《分数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师以经典例题为例:小红一家人一起吃午饭,爸爸将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自己吃了3份,妈妈吃了1份,那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饼?这个题目中,学生不仅要明确分数的定理、定义,还需要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解决这个问题,进而掌握分数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思路,这样就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解析题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讨论小红的爸爸和妈妈分别吃了一张饼的3/8和1/8,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饼就意味着要计算3/8+1/8=?。如此,学生就能跟着教师的思路了解题目意思,并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将分数应用题转化成简单的分数加减题。这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中经典例题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深入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提取能力,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利用学习工具,组织游戏化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教师如果不能在学生的兴趣需求之下优化教学设计,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会中途放弃,难以坚持到最后。一个人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以兴趣为牵引的,诙谐幽默的授课风格能够令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茅塞顿开,找到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因此,教师要注重利用工具,打造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提升教育成果。
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为例,图形与几何教学不像数字与文字的教学一样,但这些图形与几何从知识层面上看,却是更生动的语言和文字,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小学阶段,教师为学生配发教材时,会提供一些七巧板或者是积木、木条等工具。这些学习器具的配发不是没有作用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学习器具,让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
大部分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就可组织“我是小小艺术家”游戏活动,开展“动漫展”教学,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多种动漫人物,引导他们用学习器具拼出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使学生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由于大部分学生喜欢《熊出没》,教师可根据这部动画内容组织动漫展,为小学生展示光头强、熊大、熊二、李老板、松鼠、嘟嘟、马戏团团长、翠花、熊妈妈等动漫人物,开展“我来拼一拼”活动,让小学生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动漫人物。如此,学生能在主题式的游戏化教学中进行有效学习实践,并在用七巧板拼图形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基本的图形思维。
3.借助信息技术,降低学习难度
数学知识不断深入,其抽象程度、复杂程度都会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只有随之同步提高才能达到学习要求,完成任务,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又一个难题。教师应该一边设法削减知识的抽象程度,一边着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以培养。在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方法就是信息技术教学法,通过化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解除学生的困惑。
例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由于学生对二维图形的观察能做到熟练,但是对立体图形的观察就显得有些疑惑,尤其是立体图形的盲区或者是内部构成,学生往往无法很好地观察,这时教师可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全面认识立体图形的盲区。无论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甚至是一些不规则的立体图形,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内部结构和背面的棱、面等。
4.注重知识迁移,理论联系实践
数学教学不可与实践相脱离,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小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太过浅显,缺少实践的能力与应用的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思维局限的影响。教师将知识点联系生活,从全新的角度去解读知识信息,改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
例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从知识内容上讲,它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复杂的图形,甚至完全不知道如何拆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萝卜、地瓜等事物,根据多边形的形状做出模具,进行切割,让学生对实物进行近距离观察,甚至动手实践,用道具进行切割。这样学生既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复杂图形的结构,培养想象力,还可以掌握一定的操作能力,从而将问题简单化。
再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掌握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生活,让学生计算窗帘、桌布的面积。这样学生不仅能继续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奇妙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既要顺应时代教育的发展潮流,又要积极改革优化传统数学教学体系,最重要的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为核心,制定科学、细致的策略,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寻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2(06):32-33.
[2]李桂蘭.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4,32(09):112-113.
[3]甘增桃.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的策略阐释[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