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

2020-09-10韦覃灵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韦覃灵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效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改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思维能力较弱,而数学知识又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使得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情境教学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被普遍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但从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还有待完善和提升。本文理论结合实际,着重对问题情境有效创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问题情境

要想真正发掘出问题情境教学的作用和价值,首先教师应该对问题情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达到“有效”的创设。判定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有效”的标准应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虽然新课改下广大一线教师普遍了解与使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一般方法,但能够深入研究、正确认识问题情境内涵并做到有效运用的教师并不多。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问题情境创设的特点及规律,并且要认识到问题情境的重要作用,才能有效运用,达到应有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还应对现实生活和学生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能够将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综合,找到创设问题情境的突破口,才能真正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

二、从现实生活中提取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内容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数学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到处蕴藏着数学知识。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发展。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购物的环节中提取问题,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小军跟妈妈去超市买水果,橘子和苹果称重后的价格分别是6.58元和8.66元。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主动进行研究与解答。再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然后准备一些道具并规定其价格。随后让学生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然后将之交给扮演收银员的学生计算,扮演顾客的学生自己也需要进行计算。这样不仅让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更加熟练,而且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对他们知识的掌握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把握好问题情境的梯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才能一步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出具有“梯度”的问题情境,将问题情境分层设计,将复杂或难度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也可以将解题的思路分解成几个小的阶段,让学生在由难到易、层层推进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实现问题情境生活化,加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未成熟,而数学知识又过于抽象,学生理解与学习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从生活的角度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内容,也拉近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深刻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锻炼。从数学思想的角度上看,生活化问题情境的真正目的是要教师从抽象的数学理论中脱身出来,运用生动的生活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走进数学世界,感受数学魅力,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数学思想,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就是引导学生立足于身边生活,结合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发展数学思维,最终解决问题。

五、运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故事也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个特点教师要注意观察,以能更好的运用到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中。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提前将该部分知识点进行整理提炼,以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问题情境的有效教学,可以是这样一个故事:四个小伙伴去森林里采蘑菇,傍晚回家,大家要将采集的蘑菇进行分掉,明明觉得应该按照人数平分,每人分得四分之一,但是小丽却觉得自己出的力比较多,想分到五分之一,明明按照小丽的想法将蘑菇分好后,小丽却十分不解,为什么她的蘑菇不比其他人的多,反而比其他人要少很多呢?教师在故事的最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兴致勃勃的对其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都将其想法表达出来后,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学生明白分数大小的知识点的同时,对这部分知识也会产生很深刻的意义,对数学知识点也能更好的掌握,进一步的强调了问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创设有趣味的、与生活相联系的、具有梯度的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曾早红.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16):44-45.

[2]郭萍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4):195-196.

[3]张先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19.

[4]蔺淑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6):53+61.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