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2020-09-10黄陆妹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德育渗透音乐教学

黄陆妹

摘要:基于分析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首先分析从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其次分析出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合作学习表演;组织音乐活动三种渗透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后分析出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识形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德育渗透;音乐教学;渗透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下,更加注重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是一门直接开展美育的学科,音乐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渗透,来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启发和熏陶,自觉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意识形态。从而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还为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不仅具有舒缓身心的功效,还有道德强化的功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最佳的途径,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由于小学音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比如爱国题材、劳动题材等,只要音乐教师充分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可以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同时,很多音乐曲目能够反应出健康的生活面貌,以及富有特色的民族歌曲,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强化学生对歌曲情感、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并且,音乐教师借助音乐合理的渗透德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自豪感[1]。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音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教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音乐情境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动力。这样音乐教师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实现最佳的效果。因此,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走进音乐的世界中,去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体会歌曲的意境和传达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对歌曲进行深度的思考,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品味和修养[2]。

例如人音版《妈妈的心》是一首充满童稚、朴实无华的赞美祖国母亲的歌。教学中,音乐老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组织实践音乐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体验、探索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教材的整以聆听、学唱、表演等贯穿始终。充分体现音乐的情感体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感悟、表现等活动,使学生真切感受音乐的美与丰富的情感。把德育渗透在其中,让学生学会关爱妈妈和热爱祖国,在教学时特别注重与其及时交流,激发他们内心最真挚最浓厚的情感。

(二)合作学习表演

德育,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等多种内容。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到相关的德育知识,将德育教育作为音乐课堂的核心,从唱歌、表演等过程中,赋予音乐生命力和丰富的内涵,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人音版《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中。音乐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演唱歌曲并跟着音乐创编队形、动作等,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3]。同时,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歌曲的内容,促使学生感悟到歌曲的演唱情绪,充分彰显出少先队员宽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从而,学生通过正确的演唱,不仅体会到少先队员的坚强性格和顽强意志,还有助于学生受到歌曲的感染,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逐渐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和共产主义接班人。

(三)组织音乐活动

对于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还要适当的进行课外的延伸,让学生更为全面认识到音乐的魅力和精神。因此,音樂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通过音乐互相交流和学习。比如,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其他的院校中,进行音乐上的交流;或者去敬老院,让学生带有感恩和善心,为老人演唱和表演歌曲,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去孤儿院唱歌,引导学生用歌声进行情感的互动,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无界限和等级。此时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渗透德育,教育学生懂得感恩与回馈,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共处,尊重每一个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课外拓展乐曲《金蛇狂舞》教学中。音乐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表演的练习,将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并为学生提供有关的打击乐器、管弦等,并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部分,创编舞蹈动作,让学生充分表现出端午节时人们兴高采烈赛龙舟的情景,塑造热闹的气氛。从而,当学生能够流畅完美的完成整个表演后,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去表演,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乐曲,体会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识形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通过音乐教师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抓住合理的契机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逐渐引导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而,借助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红.探究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中华少年,2019(16).

[2]温晓坚.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9(16).

[3]韩立英.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6):282-282.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德育渗透音乐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