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淠河水运初探
2020-09-10张毕
摘要:淠河,古称沘水、白沙河,是淮河右岸的主要支流之一,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发源于岳西和金寨县境内的大别山北麓。流经霍山县、岳西县、六安市,于正阳关入淮河。淠河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
关键词:六安;淠河;水运
淠河被誉为六安人民的母亲河,也是淮河中游江淮间最大的一条河流。淠河上游,有东、西淠河组成。东淠河发源于霍山县境内,西淠河发源于霍山、金寨两县交界处。东、西淠河在裕安区两河口汇合形成淠河干流,自此北向经裕安区、金安区、霍邱县、寿县正阳关注入淮河。
一、古淠河水运
淠河沿岸盛产绿茶、大麻、石解等,以茶叶最为著名。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天宝年间刘清真携徒二十人“作茶于寿州”,到明清时期皖西地区种植茶叶到达顶峰,出产茶叶品质上乘,清人汪灏在《群芳谱·茶谱》中称道“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皆茶之极品”,年年均上贡清廷皇室。皖西茶叶卓越的品质吸引了远近各地的客商,皖西淠河沿岸及上游山区腹地生产的茶叶、麻,主要通過古淠河水道,销往全国,历史上盛名一时的“茶麻古道”应运而生。
古六安州八景之一的“淠津晓渡”描写的就是明清时期六安州北门码头龙津渡。《六安州志》载:“北门外……水通正阳关,西抵朱仙镇,东抵淮安。凡豫省客货,由水路溯淠而至龙津渡,即于北关登录孔城,南入长江。两淮引盐,亦由洪泽湖溯泗入淠至龙津。而桐城、舒城诸邑,皆于此运销焉;豫章东奥客货,由孔城登陆,而至北关,即于龙津渡过载,顺流以往正阳。”由此可想见,明清时期六安州古淠河沿岸人马的喧嚣和商业的繁忙。
至清末民初,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形式的变化,淠河运输沟通的作用日渐减弱,淠河水道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逐渐归于平静。
二、建国后淠河水道变迁
淠河因地处大别山北麓,地势南高北低,上游常年降水较多且雨量分配不均,同时大别山作为江淮分水岭,蜿蜒东北向,当地峰圆坡缓,垄畈相间。河汉虽多,但水低田高,无雨则早;沿河洼地,一雨成灾。历史上爆发过多次早涝灾害,给六安人民带来了苦难。
为彻底治理水患,从1952年开始,在淠河L游相继建造了佛子岭、响洪甸、墨子潭、白莲崖四大水库,并在淠河两河口修建了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引水分流进入淠河总干渠,由此进入淠河河道的水量大大减少。正常雨水年或非汛期,水量则更少。如遇干旱年,枢纽以下无径流的天数约有2/3,只有河床正中有少许水流过,河道内沙丘起伏,蒿草遍地,古代商贾云集的淠河水道渐渐成为了淡去的回忆。
2008年,为改善六安城区淠河生态环境,启动了淠河综合治理工程,于下游兴建了城北橡胶坝工程进行蓄水,城区河道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橡胶坝以下河道内水量则更少,干早年份长期处于断流状态,淠河水运的发展缺少最基本的保障。
三、新时期发展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兴起,水路运输的比例有所下降。但随着我国日渐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运这一古老的运输方式因有着运量大、运距长和单位能耗低等一系列优点,再一次受到了广泛的重视。2018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国办发[2018]91号),提出了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减少公路运输量,大幅度提高水路运输量。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高,水运又以崭新的姿态获得了新生。
新中国建立后,为打通淮河和长江这两大水系,就提出过引江济淮和“新江淮运河”工程和江淮通航方案,并于后来设计并建设了“小江淮运河方案”,后因多种客观和主观原因未能实现上述构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改变,早年提出的江淮运河沟通方案逐渐提升日程,经过多年的论证和研究,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的通知,此举标志着引江济淮工程项目获取国家“准生证”,2017年9月28日,国家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标志着引江济淮即江淮运河工程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四、未来展望
淠河作为淮河的一级支流,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后来因交通方式的转变和水利建设等原因逐渐失去了水运通道的功能。
2018年11月14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安徽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182030年)》,计划到2030年,安徽省共规划36条航道,里程约3200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约占60%、四级航道约占40%。形成以横贯全省的长江干线、淮河干流和纵贯南北的干线航道网,安徽省水运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发展和机遇期。
随着六安市经济快速的发展,水路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六安市目前内河航道的现状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航运的需求,航道等级的提升迫在眉睫。在此建议当地政府应紧跟时代步伐,紧紧把握此次全省水运建设大发展,积极开展淠河复航的前期调研工作,立即组织相关专业机构对淠河水运复航的可行性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判,同时积极向国家部委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争取早日打通淠河水道,促进当地水运经济发展,恢复往日淠河沿岸鱼翔浅底、百舸争流的辉煌景象,早日造福老区人民。
作者简介:张毕(1988-),男,安徽六安人,本科,经济师,水路运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