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炼就学生一双慧眼

2020-09-10邓习英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想象力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邓习英

摘要: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的重点。尽管目前并未对小学生的写作提出专业性要求,但小学时期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很关键。特别是在题材选择的把握上,阅历尚浅的小学生并不具备合理“识材”的能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帮学生炼就一双“识材”的慧眼。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题材的选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题材选用;想象力

引言: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学习事物的重要性。小学语文的作文练习,同样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它就好像给一篇文章插上了翅膀,放飞翱翔。

一、通过观察建立想象空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一名高水平厨师,一道菜的成败,三分看手艺,七分看食材,可见食材选择的重要性。映射到作文教学中,选材就好比是食材。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未经过专业的训练,很难一下子做到选材合理,其关键在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这种想象姑且算作是一种“能力”,但是未经实践的“能力”经受不住“考验”的。一次听到一位家长夸自己的孩子想象力丰富,说话间,孩子就用大颗粒乐高积木搭建了一个东西出来,妈妈问他这个是什么,孩子说是楼房。我看后心想:妈呀,如果这是楼房,那我宁愿睡马路。很明显,这不叫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先教会他们如何去观察:如果给公共汽车加上翅膀还是公共汽车吗?当然是,并且从理论上讲也可以载乘客,只不过不能在市区行驶罢了。一个不能在市区为人民服务的公共汽车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可见想象力也是有规范的。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纠正学生不切实际的想象。课堂上,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图画:晴朗的天空白云飘,一只小鸡站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身前有一把鸡食。鸭架,狗窝在小鸡的周围。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写一个小故事。这个素材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的想象力是否符合人类的基本认知,以及对事物的理解是否符合逻辑。比如:“吃完饭的小鸡在草地上散步,左顾右盼的像是在找它的鸡妈妈,可是图画中没有给出鸡窝,那它可能是迷路了。”由图片联想到小鸡和妈妈在散步。可是小鸡会到狗窝里去找它的妈妈吗?显然不会,这就好比自己与朋友失联了,可能会选择报警,但一定不会去其他动物的“家”里找。因此像这种不合逻辑的想象,老师在教学时要及时纠正。

二、自己的“过去”就是现在题材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观察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是从生活得到的启发。

关于作文题材的选择,可以从学生自身的“经历”寻找,这里说的经历,不是亲身体验,而是要求学生从生活出发,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把看到的事物用笔描写出来,字数不要多,但对事物的描写要尽量详细。如果我们把作文分成几个部分的话(如作文开头、叙事、描写、抒发情感、结尾),那么针对某一部分来训练学生写作,会让学生慢慢累积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练习写作的习惯,可选择的题材也更丰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回看之前写的短文哪里有需要改进的,逐渐让自己写的内容变得更加充实饱满。为了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作文题材大比拼,看看哪位同学的题材新颖独特。

三、创造性想象

一般认为,创造性想象与再造想象的关系最为密切。再造想象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

例如,语文课堂上,老师借助多媒体放映了一张图片:三个和尚相互间背对着背的坐在地上念经,中间放着一个木桶,木桶上拴着一根长长的扁担。由此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这个图片跟《和尚吃水》的故事很像,知道的同学很容易会想起:“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现在这幅图片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于是学生就会沿着这个思路来写。但是创造性想象要求对“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进行重组”,然后产出“独特的新思想”。这就需要学生对眼前的图片进行“在加工”,就是增加新的元素。思考方向可以是任意的,如和尚的师傅来了,教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或者三个和尚商量着两个人轮流抬水,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些方法都是在沿着原有的方向思考得出的,这跟我们传统思想教育有很大关系。为了集体利益去牺牲个人利益,进而维护团结,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种思想本身很狭隘,姑且不谈个人得失,难倒牺牲了个体,集体利益就一定会得到保证吗?三个和尚每天两个人轮流去抬水,可第二天有人装病不想去怎么办呢?类似于这种固化思维,影响着很多人。

关于这张图片,我们不妨从工具的角度出发展开想象,就像风扇叶子一样,如果三个和尚重新做一个“三叉”扁担,那“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是否就会被解决掉。当然同学们可能会有更好,更新颖的答案,无论什么答案,无论基于哪个方向,语文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思维能力。很多时候,看似毫不相关两种事物,却有着相同点;而相同事物之间,又有很多的不同点,关键要看自己能不能细心地去发现。这也从侧面鼓励了学生,要学会把学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结束语: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合理的选择作文题材,要尽可能的从事物本身出发,先去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兴趣,再继续观察并思考;发挥想象,结合实际,表达内心情感,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写作素养。小學语文作文教学,需要教师结合相应的学习阶段,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素材,拓展学生思想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李军.炼就学生一双慧眼——浅谈作文教学中题材选用的做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28.

[2]黄家宝.作文教学中题材选用的优化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5(03):23.

猜你喜欢

想象力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想象力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