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学习目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20-09-10陈益炎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陈益炎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对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对小学生学习产生意识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当注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后思考题,以促进课堂教学能有的放矢,使同学们在教学互动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个人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思考题;核心素养;学习目标

引言:学生在课堂中要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当注重把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深入思考课后思考,从而达成学习目标,逐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由此,教师可以紧紧围绕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思考题展开课堂教学,促进小学生握学习目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以使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奠定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

一、紧抓课后思考题,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立是学习过程的一重大环节。无论是哪门学科的学习,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的目标,如一本课本的学习目标、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或者是一课时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对同学们提高学习质量都具有积极影响。教材内容就是学习目标实施的载体,课后思考题就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教师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练习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首先,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结合课后思考题明确学习目标,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结合教师的引导对课后习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此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最后,紧扣课后思考题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自主地对语文进行探究与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意识。因此,抓住课后思考题,明确学习目标对同学们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具有积极影响,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进行高效课后练习,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一)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引导自主课后练习

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多边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基于学生出发的,教师应当注重课后练习的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相结合,使他们对学习目标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通过学习目标,有效提高练习的质量。如:在教学中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制定有效的课后练习学习目标,提高个人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和他们一同制定练习目标。通過此方法,可使他们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并形成动力去完成与教师一同制定的学习目标,逐步提高个人语文学习能力,对语文学科产生学习的意识。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时,教师可以就该课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后思考题2“结合诗句说一说表达的情感”以了解班级每位学生对古诗学习的态度,以及每位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水平,从而进一步为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注重全面发展,课后练习目标分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当使他们对语言有更深入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的同时在审美、文化观念方面,也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课后练习目标的层次性,使同学们能够在有层次性的目标中,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提高学习语文知识学习效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习目标分层是密不可分的,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到学生们的学习状况,进一步对课后练习目标进行优化分层,这样一来,同学们在课堂中不仅能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还可以自主地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探究。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课时《七律长征》,教师就该篇课文的教学,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后练习中识记历史背景,其次是对课文的韵律进行练习“读出磅礴的气势”,最后是课本的内容“说说诗句的意思”、中心思想的学习“说说诗句表达的情感”。通过进行学习目标分层,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三)积极评价所设目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以及需求设定学习目标后,应当积极地对课后练习目标进行评价。通过教师积极分析目标,并且进一步作出优化,这样就可以让学习目标的科学性得到提高,让同学们能够在科学性的目标引导下提高语文学习积极性,自主地对语文学科进行深入探究。在这一阶段,首先,语文教师应当关注到所制定的目标与学生的学习基础是否相符合,如课后练习目标过于艰难,则容易使同学们对语文学习形成挫败心理,如果目标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学习则缺乏挑战性。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目标难度的适中;其次,教师应当在学习目标中应关注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基于学习目标在练习过程中积极地发言,使他们逐步对语文课后练习产生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应当认识到学习目标与学生需求相符合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时《腊八粥》,教师就该篇课文的教学,“课后思考题: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想象八儿的馋样儿”,“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据这些思考题进行反复的评价分析设定目标,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根据课后练习目标以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同学们语文学习的效率。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把握学习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让同学们对语文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教师们要想有效把握课后练习学习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到班级每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积极的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学习目标制定中,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对目标进行分层制定,最后通过对已经制定的目标进行反复评价分析,以此来提高学习目标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静.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何静娴.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D].苏州大学,2018.

[3]王星月.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练习应用策略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CG19-09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