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

2020-09-10王龙喜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构建案例

王龙喜

摘要:初中数学的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部分的空间几何问题更增加了问题的理解难度,可结合微课的形式,构建数学智慧课堂,通过网路化轻松、直观、动态的数学情景演示,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强化学生的数学思考积极性,帮助学生在问题的联想中,构建逻辑的思维空间,基于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而引导学生走上主动的学习、探索之路。

关键词:基于微课;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案例

引言:微课打破了课堂的枯燥氛围,让学生们在具有较为浓厚趣味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的思辨,教师应善于应用微课,形成智慧型课堂,彻底的改变传统教学的封闭式、应试性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课堂上的互动热情,瓦解数学的难点,关注学生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他们答疑,通过智慧课堂的师生讨论,引导学生走上数学探索的新台阶。

1.微课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1.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可通过网络的触角,延伸到数学的各个领域,与数学的教材教学不同,微课的内容是海量的,教师完全可以搜集更多形式、更多层次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互动,学生们也可以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自主的搜索数学的相应元素,得到网络上的不同路径解析结果,从而化解更多的数学难题,学生可以徜徉在更加丰富的知识海洋中,在具有充足画面感的微课面前,他们的兴趣大大的提升。

1.2激发学生的思维

微课有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初中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有规律,很快的他们就适应了教师的讲课方式,思维也逐渐的僵硬起来,一些学生存在思维定式,这也就是为什么中途换了一个数学教师,学生的成绩就下滑的原因,并不是换的教师讲课方式不好,而是学生的思维太过于僵硬,不懂得灵活应变,考虑问题总是老一套,在微课模式下,带给了学生新鲜的体验,有教师的问题讲解,也有微课的知识引领,这可以让学生思维发散起来。

初中是学生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家长和学校必须对孩子的初中教育有足够的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微课引入课堂,可以加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2.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2.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手段单一,且教学内容也缺乏创新性,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的知识点比较枯燥、困难,但是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较多,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导入工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播放一部名叫《大英雄狄青》的动画片,并给学生讲述这位宋朝名将通过抛掷百枚钱币鼓舞士气,最终成功平定邑州的故事。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学生会猜想狄青是如何抛掷钱币取得成功的,从而可以与本节课“随机事件”很好的结合起来。因此,学生也会在上课过程中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2.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这门学科很注重规律的探究过程,而且部分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是很顺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公式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时,可以结合微课视频并配以相关图片创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认识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例如:中国移动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0.2元,月租30元,联通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0.3元,没有月租,那么一个人一个月通话200分钟,选哪一个更合适?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可以间接地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

2.3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有很多题目都是一题多解,而且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演算。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人机交互这一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多解析式中的自变量多次赋值,描绘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并通过观察图像,分析和总结出二次函数的性质。

3.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步骤

3.1课前准备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制作合理的视频,然后播放给学生,并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为课堂讲解做铺垫。另外,微课也能在课前为学生答疑解惑,因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而教师则可通过几分钟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使学生在课前便能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进而在课堂上更加高效地听课。

3.2课堂讲解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如果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全部讲解理论知识,那么课堂效率会严重受到影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在前十分钟、播放微课视频,然后在剩下的时间内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控制好微课视频的时间,一定不能太长,否则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下面的教材讲解过程中。

3.3课后微课教学

微课教学不拘泥于课堂,学生可以利用微課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上完一节课后,不仅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学生也要反思这节课,并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复习和巩固,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应该合理运用此项技术。对于传统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微课教学应该进行不断创新,结合智慧课堂这种新模式,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教学时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还要运用实际案例,搭建起让学生喜欢的科学化智慧课堂,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林经珠.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比研究[J].数学之友,2019(05):22-23+26.

[2]高妍妮.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8(16):65-66.

[3]卢宏岩.对于微课下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175.

[4] 嵇卫忠.基于微课下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8):40+132.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构建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