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C跨文化教学模式对军事英语教学的启示

2020-09-10郝文慧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郝文慧

摘要: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军队间的跨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军事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新形势下我军军事实践需求。本文从ICC跨文化教学模式的视角,分析了军事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三点启示。

关键词:ICC跨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军事英语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国防力量已聚焦国际舞台,参与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国际性军事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使得英语作为世界共通语在世界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越凸显。并且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上升,我军的军事外交也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在联合军演、国际反恐、联合国维和、人道主义救援、护航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这就要求,当前的军事英语教学必须紧贴新形势下我军军事实践需求,在不断提升学员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增强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2. 跨文化教学模式与军事英语教学

2.1跨文化交际理论模型

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无声的语言》的出版标志着美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20世纪60年代之后,更多学者加入研究行列,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历经50年积淀,从最初的文化差异研究到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念和评价研究,跨文化交际学的架构渐渐清晰,其内涵也日益丰满。其中,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构念模型最具影响力,简称ICC。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跨文化能力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等四个能力维度:知识是对本国和交际对象国行为方式交往过程的一般性了解;技能指能够获取某文化活动中的新知识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应用;态度指能够用明确的标准对自身文化和他国文化进行判断;意识是指能发现自身文化和他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并在此提出了著名的ICC跨文化教学模式,即包括语言学习、语言意识、文化意识、跨文化视角。

2.2.军事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200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性质和目地,将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和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全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杜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军队院校自身的教学要求与特点,训练管理部组织部队专家制定了《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并于2018年6月纳入新一轮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大纲,正式颁布实施。《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教学条件等七个方面对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规范和指导,并分别从通用英语和军事英语两方面对学员的英语能力分级培养与考核提出要求。军队院校在《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念相关的表述较多,比如培养军校学员“中外文化差异认知能力”“传播中国文化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批判性思维……”以及“拓宽国际视野,适应职业发展和对外军事交往需要”,等等。 这些表述更具体地体现了军队院校英语教学人文性功能的要求,也为军队院校英语教学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念提供了依据与思路。

3. 跨文化教学模式对军事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3.1采用对比方法实施教学,培养学员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甄别意识

在军事英语教学中,对比法是一個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军事用语中一些概念、理念与外军呈现非完全对称的状况,在国际军事交流中容易产生沟通障碍,并且军事英语的教学资源多基于英美等国家的语言文化文本,这使得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输出与影响成为主流。因此,在军事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对中西礼节礼仪、节假日等风俗习惯的差异比较学习,更重要的是信仰、人生观与道德观等思想层面的深层对比剖析。对西方价值观念中极力推崇的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性的认识与认知,通过对比,加强学员对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军营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的自我认同,培养学员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的同时,培养学员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甄别意识。

3.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军事英语表达能力

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 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全面真实客观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树立良好中国国际形象,避免在全球多元文化交融中出现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这不仅仅是国家对外宣传部门的工作,更是一项全民事业。而根据对我军人员在与外国军官交流时的观察发现,他们对日常寒喧、简单会话以及日常工作都能应付,但如果把中华文化以及军队文化介绍给外方,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因此,军事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员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英语学习与中国文化传播相结合,培养与提升学员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重视我军文化的宣扬。

3.3 军事文化与外语教学全面融合,注重战斗精神培育

军事英语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战斗精神培育资源,同样可以成为培育学战斗精神的重要阵地。军校学员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承担的使命有所不同,军校学员必须具备军事英语能力、军事文化底蕴,才能更好肩负、完成对外军事交往中的各项任务。 基于此,军事英语教学中,也需挖掘“军味”与“战味”等富含军队特色文化相关的教育内容。 比如,在军事知识学习与军事英语技能训练过程中,适时穿插我军红色革命传统文化、先进军事文化等教育内容,也可遴选部队官兵训练、演习中的先进典型、英雄群体等作为语言技能训练的素材,使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培养与学员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营造积极向上、导向鲜明、充满军情兵味的氛围。

4.结语

总之,随着国际间军队交流活动的愈发广泛和频繁,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军事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与不同国家军队进行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既涉及对外军文化知识的了解,也涉及对我军文化传统的掌握。因此,在军事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适当导入英美军队文化不以加深学员对军事英语的理解,提高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适时导入我军的文化特点及优良传统,提高学员运用英语准确表达、反映和诠释我军的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小青.ICC文化教学模式下的跨文化交际翻转课堂探索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09-11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3]王芳,何明霞.ICC 理论模型对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指导意义.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39-141.

[4]汪静静,刘树勇.军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7(8):28-31.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因素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