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高校课程中的应用

2020-09-10冯晶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主体性合作学习学生

摘要:合作学习的显著优势在于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从“被灌输”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将合作学习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的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深化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也有利于更好地将这一模式应用到更多课程的教学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在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起到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团队意识等作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生;主体性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接受教育,成为人才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们一直在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就是诸多探索成果之一。将合作学习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的教学中,由注重教师的“教”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倡导师生互动,以学生为核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受益。

一、高校合作学习的运行过程

(一)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根据人本主义的学习观,提出教育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而要以学生为中心。[1]主张教学合作、参与、平等。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由一个学生提出一到两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周围学生交流,合作讨论;在发表看法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时积极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同时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听取意见,取长补短,使自己取得更大进步。

(二)学生与学生的合作

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是高校合作学习方式中,最重要、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一种方式。课前,学生先就研究内容进行小组讨论,确定本组内容的知识框架;然后明确分工,搜集材料,整理资料;最后将所有资料优化整合,形成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课堂上,同学们互相交流,踊跃发言,相互学习,相互吸取经验共同进步;课堂外,同学们根据课堂上老师、同学提出的看法、意见对本组的成果进行研讨,改进,形成一份更高质量的学习成果。同时,对本组的合作过程进行反思,取长补短,写出总结,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课程的课前准备环节,学生积极预习,分工协作,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看法,取长补短,形成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真正体验到了一次快乐的学习之旅。课堂上,教师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对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理解的知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展示本组的學习成果,其他组的同学参与进来,学习,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和教师交流,互动,这样既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了同学们对党的学说史发展历程的理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下,老师根据每组同学的成果,给出相应评价,提出综合意见。这样一种有效的模式,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全班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学习,既增长了同学间的情谊,又使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二、合作学习的作用

1.改善班级学习气氛  合作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全体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使班级学习气氛更加浓厚。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高校合作学习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采用合作学习开展教学,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

2.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对人的长远发展起重要作用。合作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个具备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生,对于遇到的问题能够独立分析、解决,有利于应对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传统模式教学下,学生思维受到约束,不能充分表达自己对知识的想法,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而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一种思考习惯,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人不可能单独完成科技的创新,解决多方面的问题。在现在的教育中,团队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可见,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离开群体而独立存在。因此,团队意识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作学习是班级授课模式下的合作小组教学,各个小组通过成员间的讨论,协作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团队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如果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没有用的……这种教育是失败的 [4]。”

三、结语

综上,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教学改革的大势,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课程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这为高校中的其它课程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借鉴。同时,也应在实践中进行更多探索,以便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得儒.当代教育心理学[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6.

[2] 田群艳.合作学习中的“搭便车”现象及其防范[J].教学与管理,2015(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Johnson.D.W ,Johnson.R.T&Holubec.EJ.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 4th  ed.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1993.

[5] 王佩连.论合作学习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的现实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

作者简介:

冯晶(1991-),女,汉,山西运城人,渭南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主体性合作学习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