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0陈雪梅
陈雪梅
【摘 要】为了更加高效地教学高中生物,很多教师都在不断地探寻优良的教学方法。所谓优良的教学方法指的就是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让学生学有所获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要介绍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怎样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40
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高中时期是一个学习时间紧凑且学习内容繁难的时期,为此很多教师都在极力地优化教学过程,以便能助力学生提高其学习效率。从学科本质上分析,高中生物隶属于理科类学科,但和其他理科学科不同的是,高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大量文字記述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应根据高中生物学科的特殊性以及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今天我将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例,浅议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思维导图能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近些年,很多教师都在使用思维导图教学高中生物,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虽然思维导图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但很多教师都没有明晓思维导图的概念。简单地说,思维导图是用于梳理思维以及发散思维的一种图示。分析高中生物教材,我们会发现其包含了大量知识点,并且知识点之间缺乏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很多教师都会要求学生们扎实地掌握相关生物知识点,因为很多知识点都是必考内容,并且只有学生们扎实地掌握知识点,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学习生物。但据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是以机械记忆的方式来掌握相关知识点。机械记忆是一种比较老套的记忆方式,学生们通过这种方式记忆相关知识点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还会让学生们累在其中。据相关资料显示,如果学生们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他们终将不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为学生们会在短期内遗忘通过机械记忆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记忆,他们并没有充分地理解相关知识点。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倾注其时间和精力学习生物却没能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并且很多学生都表示他们存在学习生物困难的问题。和其他学科相比,生物这门学科的难度系数较小,如果学生们能找到有效的方法便能轻松地驾驭生物学科的学习。而教师凭借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就能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凭借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便可以有效地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这样不仅能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能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点。如若不凭借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记忆相关知识点,并且还不能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教师就可以提取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并将这些关键词连接起来,学生们在观察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就能理解相关知识点,并且思维导图的呈现也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绘制思维导图
简单地说,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呈现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联系的一种图示。通过这种图示可以给学生呈现重要的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们能始终持有发散思维思考问题。虽然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确有不少益处,但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却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以我的教学实际而言,我建议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绘制思维导图。多媒体不仅具有搜索信息、储存信息和分享信息的功能,还具有绘画的功能。由于很多教师缺乏一定的绘画天赋,从而导致他们所绘制的图示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不仅影响图示的美观,还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而利用多媒体的绘画功能,教师便可以轻松且规范地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就能为学生们提供专业性的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所绘制的思维导图都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并以这个主题的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图示中心,从图示中心出发不断发散与主题关键词相关的知识点,并通过线段将其连接起来。因此,要想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就应该提高自己利用多媒体绘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熟练使用多媒体。虽然很多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设备,但很多教师未必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的绘画功能,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使用多媒体的绘画功能,这样才能保证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使用多媒体绘制思维导图。
由于思维导图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一堂课的重要知识点,所以教师应精心研究课本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出相应的重难点内容,以备绘制思维导图时使用。并且绘制思维导图需要遵循精简、概括性原则,教师切勿在思维导图中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冗杂的内容,这样只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教师只需要在思维导图中给学生呈现相关知识点的关键词,但仍然会有一些学生不能根据关键词理解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在关键词旁边给学生做一个简要的批注,这样就能助力于学生们理解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应在上课之前精心备课,并记录和整理每一个知识点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同时还能体现思维导图的专业性和扩充性。
三、教师应提高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较为实用且创新的图示,它能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便利。学会绘制思维导图能让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只要学生学会绘制思维导图,他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要想提高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传授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绘制思维导图较为简单,只需要学生们具备提取重要知识点以及善于发现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能力,这样学生们就能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呈现相关重要知识点。另外,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机会,让学生们在不断地练习中熟练地绘制思维导图。教师不宜在上课伊始给学生们呈现完整的思维导图,而应该引导学生按照相应步骤依次绘制思维导图,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当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这样就能在课堂上熟练地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高中生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因为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让学生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韩萍.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35):110-111.
[2]祁永青.利用多媒体绘制高中生物思维导图[J].科教文汇(下旬刊)(1):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