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2020-09-10李东生

南北桥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堂运用互动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李东生

【摘    要】互动式教学可以在互动行为中激发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产生灵感火花,将其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不仅能够起到教授书本知识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互过程中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搭建起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互动式教学  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74

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参与课堂程度高,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一、在开学伊始运用言语互动式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编制中,新课改后教材的颜色更加鲜艳活泼,符合初中学段学生们的审美偏好,且教材文字大幅度减少,标有配图,贴近学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基于这些现实特点,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第一堂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言语互动式教学来启发诱导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在常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举手回答、抽问或齐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临时抽测,但这其实并不是言语式互动,言语上的互动需要教师与学生平等、互相尊重地进行对话与问答。这种互动行为是良性的,比如,在开学伊始,教师就可以运用言语互动,尊重学生的发言,让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对新班级、新学校、新同学、新学科的印象和感受。教师在运用言语互动式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语气的强弱与大小,对于刚刚进入初一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一开始树立循循善诱形象的话将更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同时言语互动需要教师善于挑选课上的积极分子发言,起到“破冰”效果,活跃气氛后,更多内敛的学生也能放开胆子举手发言了。而良好的课堂氛围正是启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在名词解释与概念理解的课堂中运用问题式互动教学

问题式互动在于教师在课堂一开始提出许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的方式得知学生对于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问题与答案,以此来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我’和‘我们’”这一单元对于“个人”与“集体”的概念理解时,学生可能对“集体”的概念不算陌生,但对“个人”的概念容易和“自己”发生混淆,这个时候问题式互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你认为语句中的‘个人’指的是你或者我吗?”“你觉得‘个人’的代表范围大还是‘自己’的代表范围大?”“你认为‘个人’和‘自己’哪个说法更书面更好?为什么?”以上三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既可以让学生分清“自己”与“个人”的区别,又可以让学生自行对比我们为什么要用“个人”的说法。对于“集体利益”等复杂名词解释的教学,也可以运用问题式互动,先利用问题诱导学生回答,再让学生自己对比与他人的答案,或者聆听教师对这些问题以及答案的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借鉴了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方法。

三、在敏感话题方面运用案例式互动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上,不仅有关于自我意识觉醒的部分,还有异性交友、情感萌芽方面知识的教学。针对这部分敏感话题,建议教师学会使用案例式互动教学,不仅可以避开很多敏感内容,也可以较好地让学生明白本课教学内容。案例式互动教学的要义在于教师要在课前准备时,精心挑选一个恰如其分的案例,这个案例要具有对应话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常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资源库中,这样刚好合适的案例比较少见,一线教师可以多注意日常教学与生活,从中搜集并整理成一个合适的教学案例。此外,在引入案例和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纪律和发言提出要求,严格控制好课堂讨论方向,确保课堂讨论不会向无关紧要的方向发展,也不会演变成学生自由聊天。最后,在案例式互动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归纳和总结,学生的发言和讨论可能是比较零散的,需要教师加以整理或者换种表达方式,归纳总结也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案例的主旨或者教育意义,而不是让学生关注案例本身。

四、在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视角时运用多维度的互动式教学

多维度的互动式教学,即是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在多个涉及的层面和社会部分引导学生,进行生生、师生间的言语、动作、眼神等方面的互动,这有利于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不仅符合教学目标,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课程设置的初衷。比如在“建设美好祖国——关心国家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本与正在发生的时事结合起来,由新闻或时政要闻作为切入点引入教学,从时事与政治的角度去探讨这节课的意义,学生的感触会更深刻;在“维护公共利益”的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联系日常生活方面的一些小事,比如公共体育场、公园、体育馆等设备设施,从使用与维护保持的角度去分析这堂课实际想要传达的内容;在“少年的征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外书籍——梁启超《少年论》,从文学与诗歌的角度探讨道德与法治教材。这样多维度的互动教学不仅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启发学生联想,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并且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一举两得。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依据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初中共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其中也暗含了对学生健康积极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的良苦用心。互动式教学除了以上提及的方式外,还包括眼神、肢体动作、肢体语言、表情等多种表现方式,如何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仍然值得继续深入探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心”地关注到个别学生,有些学生的互动信号不在表面,可能更愿意在作业里吐露自己的心声;有些学生性格外向,更愿意在一种偏公开的场合相互交流;有些学生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或情况,更喜欢私下的交流或谈话。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在课上教师要注意运用互动式教学与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课后也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群体,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从而去认识和了解学生,与学生做到教学与情感上的互动,互相理解,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课堂运用互动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析
以篮球游戏为载体深化快乐体育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