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体育动机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2020-09-10段钰莹

体育风尚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中职学生

段钰莹

摘要:本研究以青岛市某电子学校545名男女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视角出对中职学生的体育动机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以及体育动机同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生;体育动机;课外体育活动

对于中等职业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来说,不能只对中职学生进行专业技术的教学,还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方面发展的教育。尽管青少年体质健康程度有了积极的改变,但是这些变化我们看得到的并不是成绩越来越好,只是素质下降的速度或者幅度减缓,在各种外部条件的强烈支持下,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变化依然十分脆弱[1],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青岛市某电子学校的学生,该电子学校是一所职业学校,设置了三个年级,在学学生2500多个,开设的专业包括计算机应用、电气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年龄在14-19岁之间,该学校在教育局体质抽测的成绩在中游。在545名调查对象中,有295名男生,占比54.1%,女生250人,占比45.9%;高一年级176人,占比32.3%,高二年级205人,占比37.6%,高三年级164人,占比30.1%。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对多种研究方式进行了综合利用,这些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法等。

实际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84份,问卷回收率为97.33%,回收后对质疑问卷、未填写完整的和有遗漏项目的问卷进行删除,最终得到了有效问卷545份,有效率93.32%。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1.中职学生体育动机现状分析

整体来说,中职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向内部动机靠拢的调节明显高于外部动机和外部调节。

性别差异方面,中职男生和女生在无动机,外部调节方面几乎没有差异,在内摄调节,内部动机,认同及整合调节方面有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男生相较于女生而言其内部动机要更为明显。

年级差异方面,中职学生在无动机和外部调节方面无显著差异,在内摄调节,认同及整合调节,内部动机方面差异显著,高三的内部动机比高一高二的内部动机更加显著,高一高二年级无显著差异。

2.中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对有效调查问卷的信息加以分析后不难发现,在课外体育项目的参与情况方面,常常参加的有190人,占比34.9%,偶尔参加的为275人,占比50.4%,还有80人,占比14.7%很少参加,由此可见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参加只是偶尔参加学校体育锻炼,有很小比例的被调查者是很少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

(二)中职学生体育动机与课外体育活动相关分析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就中职学生而言,其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强度与内部动机、认同及整合调节、内摄调节都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而强度与外部调节及无动机则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

换言之,中职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向内部动机转化的动机均和中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而无动机或者向着外部调节转化的动机都是和中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因此,若想提高他们对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促进无动机,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

(三)中职学生体育动机与课外体育活动回归分析

以性别、年级和体育锻炼动机各维度为自变量,以中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代谢当量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显著F=16.117,p<0.001,模型可以解釋因变量的17.3%,具体上我们发现认同及整合调节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预测因变量中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因此,我们可在培养学生的认同及整合调节的动机的基础上来促使他们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

三、建议

1.教育部门加强领导、监督和管理,青岛市教育局有关部门以及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层应及时转变观念,紧抓课堂体育教学,让体育课堂有效地、因材施教的展开,进行教学改革,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要形式多样,利用社团、比赛等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并且,大力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他们展现自己的竞技精神等等。[2]

2.利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体育属于一种开放程度较高的学科,而在新课标下,其要求教学活动能够让受教育者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产生“玩中学,学中乐”的体验,基于这样的教学思想,在开展中职体育教学活动时,相关教育从业者就需要尝试更多因材施教式的、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

3.利用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实现学生体育意识的树立和巩固,中职院校可以全面调动校园板报、橱窗、广播、多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宣传各种国际赛事的信息,学校各种体育赛事的信息,体育明星的介绍,各类体育项目的介绍等激发学生对各项体育活动的热情,同时对体育活动的益处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育目的和体育意义的认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李小伟,董少校.教育部发布3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大数据”学生体质健康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N].中国教育报,2014-7-29(1).

[2]张丽.浅析大学生体育动机的培养[J].山东文学月刊,2009(1).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活动中职学生
关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临翔区一中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学生课外体育学习指导的网络化初探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