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2020-09-10王芳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

王芳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教育公平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开始以多种手段为基础来对教育公平进行探索,使教育公平理念得以不断变革,路径得以持续创新,通过智慧教育的大力推进建构起了智慧型课程教学,促使教育公平获得了新的发展,逐渐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时代教育公平道路。

【关键词】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度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026

“公平”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需要围绕的核心关键,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各项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有“教育公平”这一项内容,促进教育公平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之一,而且国家明确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十字教育工作发展方针中也提到了“教育公平”。所以,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切实有效地搞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以教育兴来使国家兴,用教育强来使国家强。

一、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公平的发展

“教育公平”是一句口号,但又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促进教育公平,使教育公平理念得以在深度实践中不断发展。一是我国在兼顾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的同时,开始发力于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中央、省级、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进行倾斜,以便能够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获得全面的改善。二是对于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费补助政策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使得农村教师生活待遇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保障。三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高考问题。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开始推动并落实就近参考,并配套了报考办法细化、报考手续补办等人性化措施,为政策的落实提供了保障,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四是国家七部委联合部署了教育扶贫工程,倡导在扶贫开发中要更为充分地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五是全国开始以县为单位来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督导及评估认定,使得全国各县开始按国家相关标准来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六是我国制定了专门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确保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进入重点高校深造。

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不断探索着、持续实践着,教育公平现在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但是由于综合国力有限、区域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各省各区各县发展的不均衡,绝对的教育公平是很难实现的,这与国家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尚且存在较大差距。

二、信息时代教育公平的全新视角

信息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也是建立全新教育公平的时代。我国的发展具有速度快、跨度大、质量高的显著特点,尚未完成整体工业化就已紧跟时代的步伐进入到了信息社会,即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之中。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要借助教育信息化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就必须从“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来对问题进行考虑。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度和信息时代特有的教育公平度的综合才是能表达符合现实实际的教育公平度。我们可以看到,在教育信息化的初期或发展的低级阶段,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度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现实实际教育公平度,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已没有多少可以提升的空间,因此后期现实实际教育公平度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时代特有的教育公平度。也就是说,我国信息时代的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关键,是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教育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数字化的教学方式,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的传统差距,但是又会形成新的数字鸿沟,在缩小原本微小差距的同时,可能会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带来较大的障碍。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早已搭乘信息时代的“高速列车”,其教育在“快车道”行驶的过程中积累了几何数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加剧了“马太效应”的出现。此时,本来是会让教育公平得以更好发展的信息化进程,反而成了“阻滞”教育公平发展的因素。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原有差距会在有限范围内被缩小,但是时代性的新差距也在不断增加,使教育公平的实现变得更难了。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考验,这是教育公平发展过程中挑战与机遇的集中呈现。这个时候,我国各级政府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将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输送到贫困地区。目前,我们正在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正在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而拼尽全力。

三、运用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获得新突破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来将名师课程资源进行大范围的共享。不管是什么时候,名师资源都是十分宝贵且能够对教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在基础教育得以全面普及以及高等教育下沉的今天,教育公平的实现就需要让尽可能多的学习者能够接受名师的指导。但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名师资源属于稀缺资源,使用传统手段并不能有效解决名师资源稀缺的问题。正是教育信息化的实现,网络技术使我们可以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将名师授课资源予以共享,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这是很多地区学校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目前,利用网络来将名校名师授课资源进行共享,已成为信息时代发展一大特色,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潮流,发展势头正猛。

其实,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来突破地域和学校之间的屏障,使人们不再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能更好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共享、融合、提升和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机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李桂云,潘超.上海開放大学:以重生的勇气向开放大学转型[J].中国远程教育,2013(6):12-15.

[3]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2(4):50-56.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