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2020-09-10唐佳
唐佳
【摘 要】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社会发展节奏非常快,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人们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夯实信息技术学习基础对其今后各个阶段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生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058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步期,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对于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是非常有帮助的。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学科,是学生必须认真学习且需要学好的一门课程。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能够根据小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如果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于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热爱计算机学习的自觉意识。新课改的到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一味沿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将课堂真正交到学生的手中,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针对这些新的教学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着手开展好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确保教师专人专岗,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专场培训,争取给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努力浇灌祖国的花朵。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教师是帮助学生成长的主力军,是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助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教师先要确保自身学识相对渊博,唯有如此,才能不断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为此,应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确保教师教学过程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担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多数是非本专业出身,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教学中的隐患,很多知识点教师自身都无法理解,又如何给学生专业的解释呢?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学生难以真正消化知识点,难以真正理解所学内容,那就更不要说学习兴趣的培养了。因此,为了更好地给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好的帮助,应该给学生安排专职教师,保证专人干专事,让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任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给学生配备真正适合的教师,这才是对学生的学习负责的表现。同时,对教师的定期培训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教师只有在及时掌握了最新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因此,加强对教师专业化教学技能的培训也是需要着力提升的部分,若能得到落实,势必会对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第二,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努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集理论学习与实践于一体的,教师除了要认真进行理论课程的授课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当前,国家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型人才,而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注重的更多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授,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为此,教师应当增加实践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比例,比如,可以给学生安排更多的上机操作机会,让学生能够在机房边实践操作边听教师讲解;当然,也可以在每一节课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感,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科技小短片或者PPT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并且能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对其产生热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养成。
此外,教师授课的过程也不能总是千篇一律,小学生是具有特殊性的一个群体,年龄段偏小,理性思维缺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不断地革新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新鲜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欢乐,如此,学生才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继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加强师生间有效互动,给学生创造更多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这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举措。新课改的到来,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想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需要时时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案,做到与时俱进。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已经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学科知识。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先要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给学生更多发言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采取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等形式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张口说、动手做,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唯有如此,才能逐步地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解決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当然,组织丰富多样的比赛活动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式,比如,我们可以采取PPT大赛的形式,设定相关的比赛主题,让学生自行设计PPT,在班级内或者是年级范围内组织一定形式的比赛,让学生能够有更多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互相了解的机会,对于在比赛中表现好的学生进行一定形式的表扬,这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养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化比较强的学科,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夯实基础、确立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在小学阶段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为以后各个阶段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有进.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
[2]徐海峰.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校园:理论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