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

2020-09-10李珍珍

财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理会计事业单位应用

摘要:管理会计已经在许多大中型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促进企业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应用管理会计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管理会计的应用是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发现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运用相对滞后。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也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指出了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也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指引作用,推动事业单位任务完成和事业发展规划实现。

关键词:管理会计;事业单位;应用

一、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应用管理会计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管理会计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科学管理水平,更好的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有利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其次,应用管理会计是推动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创新的需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事业单位管理方式也逐渐由以前的僵化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系统化、目标化的科学管理方式,管理会计能够在事业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中提供较为全面的数据和信息,进一步推动行政任务完成和事业发展规划实现。

再次,应用管理会计是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目前,战略地图、作业成本法、平衡记分卡等先进的管理工具方法已经陆续在我国单位中运用,应用水平也在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通过运用这些先进的管理工具,可以有效盘活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地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的可行性

首先,财政部于2014年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并且分别在2016年、2017年陆续出台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16】10号)、《财政部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财会【2017】24号)等相关文件,从政策方面对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供指导,应用管理会计是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其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促使事业单位加快会计信息化的步伐,同时在业务领域推行无纸化办公和操作终端移动化,进一步优化单位内部的工作流程,推动预算全流程监管、成本有效控制及业绩评价和激励实施一体化,从而慢慢实现业务和财务之间的界限消失,业财的深度融合可以为单位的管理提供有效决策。

二、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管理会计的快速发展得到许多企业的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已经在许多大中型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运用相对滞后,这与单位性质和业务内容密切相关。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也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管理会计对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税务管理、经营绩效管理、预算与经营预测以及成本管理等方面的指引作用,从而更好地完成事业单位的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

(一)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层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特殊,业务内容较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事业单位的政治性、公益性属性远远大于经济性,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比较僵化,还停留在原始的记账、审核等被动的反映单位业务活动的管控型阶段,财务管理模式缺乏创新,主动性不足,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导致管理层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反映报告、分析预测、管理控制等方式在制定方案、部署推动、督促落实方面都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所以在推动管理会计工作的时候缺乏积极性。管理会计的推行需要一个单位自上而下各个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才能顺利进行,如果管理层不支持或者不重视,财务部门就不能有效地获得经营部门、业务部门的协助,那也就很難进行有针对性的税收筹划或者管理建议,财务目标无从实现。

(二)管理会计人才缺乏,财务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要想管理会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传统的记账式会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管理会计的要求,管理会计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保证原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还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整理,同时前置财务管理活动,把财务管理渗透到单位内部的各项业务活动中去,以一个完整的业务闭环为基础,理清每一项关键的环节,利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以达到财务为业务服务的目的。目前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现有财务人员主要从事的还是梳理审核原始凭证、记账以及报税等基础性的工作,分析管理技能有待提高;缺少主动去了解管理需求和业务部门需求,并且为业务部门提供服务的财务人员;事业单位给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有限,并且财务人员“人才断档”的事情时有发生,这都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三)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会计实施的应用环境薄弱

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性质及业务内容的特殊性,事业单位的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大部分事业单位服务性和公益性的业务居多,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比如资金和资产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等。管理会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项健全的制度做支撑。例如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在预算编制、评审、报批和调整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实现一个单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畅沟通,同时达到了人人参与管理的目的;一个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能够根据每个部门的经营业绩做出客观的评价,最好能够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身上,这样对于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绩效十分有效。所以说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管理会计工作的前提。同时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也没有建立起对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有关的文化环境、组织环境、制度环境等,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薄弱。管理会计不仅仅是财务部门或者管理会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业财融合必然要求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互配合,财务才能更好为业务服务。所以,事业单位要营造顺畅的沟通交流环境,各个部门要互通有无,把业务部门的需求、各个部门该如何配合、财务部门需要如何支持三方面搞清楚、弄明白,才能真正做到业财融合、业业融合。目前,我国大部门事业单位还没有这种业财融合的环境基础,缺乏全员协同合作的意识。

(四)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太慢,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是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管理信息化带来的处理全程自动化、内外系统集成化的优势非常有利于管理会计的应用。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加工数据的质量和速度,可以实现内控自动化和业务与信息流程一体化,实现流程、信息、内控的高度融合,有利于事业单位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全面应用,必须要评价现有的信息系统是否可以完成基础的数据信息采集工作。目前大部分的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基本停留在会计记账软件的电算化阶段,还远远不能满足管理会计的要求。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把内控融入信息系统,经营过程中的各类基础数据很多时候也不能准确地反映给财务部门,这就给财务部门为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建议的时候不能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影响了业财融合的有效推进。

三、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事业单位管理层加强应用管理会计的意识,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会计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应用于内部管理,并且在企业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和战略管理等各个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优势,为企业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这对事业单位来讲是一个很好的范本,虽然事业单位的性质和业务内容特殊,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方面和企业是一致的。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全面铺开,离不开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因为在推动业财税一体化的进程中,需要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形成合力才能完成。现阶段事业单位正处于改革进行时,改革也到了攻坚的阶段,如何改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管理会计在控制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往来款清理、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把管理风险降到最低,有利于事业单位摸清自己的“家底”,及時清理坏账呆账,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也促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要深刻认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彻底抛弃旧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大力破除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的层层阻碍。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最好配备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形势下,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执行,我国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财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熟悉财务专业知识、基本办公软件和简单沟通能力的记账员和评论员,更需要站在战略高度以全局的视角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以优秀的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自己的专业判断为业务发展提供事前算赢的决策支持,成为与业务水乳交融的一分子。事业单位不仅要在人才引入的时候提高入职要求,从专业素质、学历、从业经验等方面对应聘者进行考核,从前端开始就要把好人员素质关,同时对现有的财务人员,加强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组织专题的脱产培训或者参观调研,促使财务人员多学习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财务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主动向业务部门学习,改变以前财务工作不接地气、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沟通不畅的状态,使得财务能够从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建议,树立财务为业务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不仅财务人员要懂财务,财务人员也要懂业务,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在职员工这方面的培训,这种培训要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以提高财务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为管理会计的顺利应用奠定人才基础。

(三)优化事业单位内部环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管理会计要顺利实施,单位内部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业财税一体化不仅要求财务人员懂业务,业务人员更要懂财务,事业单位要自上而下地对全员进行业财税知识的灌输和培训,培养员工的管理会计意识,让员工真正了解到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和成本管理、预决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参与和支持管理会计的应用,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管理会计就有了在事业单位建设和实施的深厚的文化土壤。制度是实践的基础,管理会计推行的顺利与否,各项配套的管理制度必须先行。事业单位只有建立了适合本单位的规范可行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都有规可依,才能顺利推动成本节约、预算控制、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因此,事业单位要根据单位性质和业务内容及规模建立适合本单位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预决算制度有效执行、管理绩效和服务水平显著改善的目的,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奠定制度基础。

(四)加快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为管理会计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一个健全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精细管理、精准控制。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方面,事业单位首先要对自己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等有清晰的定位,能够设立具备管理会计职能的相关部门或岗位,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和应用流程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具备一定的财务和业务信息系统应用基础,包括已经实现了相对成熟的财务会计系统的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营计划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基础业务管理职能的信息化,这些都是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事业单位应用和建设的有效手段。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纳入整个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对管理会计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和报告等操作处理,为事业单位有效开展管理会计活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推进势在必行,不仅是为了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需要,更是事业单位顺应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事业单位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不仅要从管理层面加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更是要自上而下的在单位内部建立起应用管理会计的意识,不仅财务人员特别是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要提高,全员的素质也要随之提升,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具有本单位特色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更好地为事业单位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相关活动提供精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欣辉.试论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J].财会研究,2016(7):27-28.

[2]赵建薇.论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策略[J].会计研究,2016(24):58.

[3]陈春艳.加强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探讨[J].会计研究,2016(21):58.

[4]潘燕.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的实例分析[J].财会研究.2018(34):174.

[5]常瑛.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策略[J].会计审计.2016(35):52-53.

作者简介:

李珍珍,人民大会堂管理局。

猜你喜欢

管理会计事业单位应用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