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020-09-10周国梅

南北桥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数学思维高中数学

周国梅

【摘    要】高中数学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选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针对性作用的教学策略。教师特意运用方法引导学生,改变他们在学习中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势,挣脱教学枷锁,建立适合自己的数学思维框架。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81

数学思维能力要学生灵活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要灵活。教师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结合生活,加强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在困难中得到磨砺,在困难中得到提升,在困难中得到突破,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思维能力水平,为他们设置相应的学习问题。教师要从多个方向入手,才能让教学全面起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

一、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定势框架

思维定势是在应试教育下的学习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学生的思维因为许多教学条框,被限制在一个框架内,形成了固定模板。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总是容易进入思想框架,问题的思考范围被限制,所以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比如许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总是在模板思维下抓住一个线索思考问题,而无法全面地对数学问题展开思维探索。思维定势既降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拉低了学生思维在数学中的运用质量。而高中数学教学是一种思维教育,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思维,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要打破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思维定势,教师先要诱导学生暴露他们自己在以往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模式,然后针对他们在思维中的一些定势问题,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创新学习,寻找更高效的思维学习方式,消除思维定势对学生思维成长的消极影响。以平面與平面之间的关系为例,随着几何教学的逐渐深入,从点与线、线与面等关系的探究一路走来最终到了面与面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在学习研究面与面之间的夹角关系时,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习惯性“先求线与线的夹角,再求面与面之间的夹角”。虽然教师给他们讲解过如何直接去求面与面之间的夹角,但是他们的思维依然定势在“先从线,再到面”的计算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教授学生数学的理论知识,更要对他们的思维进行重点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创新学习,精简思维。教学时,教师要多运用推论、例证等方法,来让学生突破思维屏障,这样才能让学生随着教学的深入,具备更强的数学知识变通运用思维。

二、多样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发展思维的动力,在兴趣的加持下,学生思维在数学中会发散地更加宽广。如果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听从教师的讲解,那么学生的思维是被人牵着走的,一旦没有人牵着他们的思维走,就会在原地停滞不前。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下,调动思维的速率慢,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花费的时间长,效率低,效果差。多样教学必须要具有多样教学方法和多样教学思维,能够多方面地消除学生在难点知识上的思维问题,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多样教学法应引导学生从多样角度学习知识,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心,保证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发展。比如以疑难问题开展兴趣探究活动,学生从学、问、思、用等方面进行问题探究,从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到复杂的数学运用方法,都会有更加明确的认识。而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难点进行了“趣味加工”,数学问题不再是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学生面对难题不再感到害怕,想要解决难题的情绪高涨,所以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数学活动转变了数学教学单一的性质,让数学教学不再只是围绕着数学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而是以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多样教学方法还能体现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概念理解与实际运用。以数学函数为例,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讲解教学模式,采用民主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围绕函数开展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将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步骤与学生思维思考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才会跟随着教学不断成长。而课堂上,教师用交流、用活动的方式激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跟随着自己的兴致而起,变得越来越灵活。

三、因材施教,启发思维

因材施教是教师在提升学生思维时必须要把控好的内容,因为与学生数学能力相匹配的教学难度,才会给学生思维带来积极的教学提升作用。“因材施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随着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力变化,而变化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众多教学要素。数学思维的增长主要依靠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积累、数学知识的判断和数学问题的推理,而数学概念在学生思维的推动上起主要作用。因为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所以教师在选择因材施教的方法时,可以按照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程度来进行选择。比如有的学生数学概念掌握得好,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能够选择思维难度稍强一点的数学方法锻炼学生思维。学生依靠自身基础知识的积累,通过方法的掌握吸收知识,有效提高数学思维的分化。而有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还不到位,那么对他们进行教学,就要选择更偏向知识巩固的教学方法。教师解决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足的问题,相当于让学生能够在数学中“行走”。而学生具备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便算是学会了“跑”。教师讲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结构,学生从中将旧知识替换成新知识,将旧思维替换成新思维,从而启发思维。教师先让学生学会“走”,再学会“跑”,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学习的数学学习系统。

总之,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重视学生主体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设置各种的知识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辅以适当程度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突破桎梏,得到蜕变成长。再将数学重点、难点均匀地分配到学生的学习计划中去,提升他们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控能力。结合学生掌握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知识应用方法等各类方法,将知识融会贯通,保证他们所掌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兰萍.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7(14):24-25.

[2]康娟.高中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13):41-41.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数学思维高中数学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