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实效性研究

2020-09-10涂文俊孙青

体育时空 2020年13期
关键词:实效性体育教师

涂文俊 孙青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7-034-02

摘要 以农村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工作为研究对象,以实效性为研究重点,使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121位农村体育教师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职后培训的农村体育教师,90.91%认为自身能力在培训后得到提高,对培训内容感到满意的教师超过70%,此外,86.75%的教师对培训方式感到满意。为了提升农村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实效性,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职后培训中的主观能动性,并基于充分调研构建完善的职后培训体系,还要立足实际运用多元化职后培训模式、构建完善的职后培训考核体系。

关键词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实效性

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建设,能够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而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职前与职后,其中,职后培训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新理念,从而推动新课改的顺利实施。近些年来,国家和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教学质量也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新型教育理念、方法被开发出来,要想驾驭这些新兴理念与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而职后培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故此,本文就农村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实效性展开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专家访谈法

对培训的相关人员以及参与职后培训的农村体育教师进行访谈,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了解农村体育教师经过职后培训的具体情况,为本次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二)问卷调查法

依据本次研究的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并且将其发放给参加职后培训的121位农村体育教師,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教师均认真完成问卷,有效率为100%。

(三)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并根据本次研究需要进行探讨。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教师对职后培训自身能力提高情况的评价

通过表1可知,被调查的121位农村体育教师,有83位教师认为自己参加职后培训后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即职后培训教育实效性明显,共占总人数68.6%;有27位教师认为自己参加职后培训后自身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共占总人数的22.31%;而只有11位教师认为自己参加职后培训后效果不明显,共占总人数的9.09%。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农村体育教师在主观上基本都认为职后培训能够在某一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很多体育教师表明自己参加过职后培训后,其发展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均有所提升。

(二)体育教师对职后培训内容满意情况

培训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直接决定了职后培训实效性,所以,对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实效性的调查,必须要考虑教师对职后培训内容的满意情况。职后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能力、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教学方法与专业知识、新的教学技术应用、新课改相关内容、现代先进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道德教育等。通过表2中的数据可知,对参与本次研究的121位农村体育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对于职后培训内容都是比较满意的。其中,认为职后培训内容及时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排在前三位,非常满意的占据比例分别为59.50%、57.85%、57.85%,与此同时,认为职后培训内容具有专业性、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不满意的教师占据教师总人数的比例13.22%-28.1%。由此可见,农村体育教师对于职后培训的内容是比较满意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职后培训教育具有实效性。

(三)体育教师对职后培训方式的满意度情况

培训方式是对农村体育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主要形式和途径,直接影响职后培训实效性。通过表3可以看到,对于职后培训方式,79位教师均表示十分满意,占据教师总人数的65.29%,而认为职后培训方式一般的教师有36位,占据教师总人数的21.48%,仅有16位教师对职后培训方式不满意,占据比例为13.22%。由此可见,对于当下职后培训方式,农村体育教师的认同度较高。

三、提高农村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实效性策略

(一)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主观能动性

被动状态下的学习与主动状态下的学习,学习质量有着天壤之别。对农村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也是如此,若是让教师一味被动的、机械的接受,使教师处于被动位置,职后培训效果可想而知。要想提升职后培训实效性,培训人员需要对教师加以引导,让教师愿意、积极、自觉参与其中,而不是一步一步“推”着教师去走[1]。所以,在对农村体育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过程中,培训人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参与培训的教师的主体作用凸显出来,以此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众所周知,不同的体育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尤其是农村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具有地域性特点,加上学校差异、个体差异,所以会存在职后培训内容实用性和实效性欠佳的问题。故此,在职后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应注重教师自身能动性的发挥,如使用激励措施,或者加大考核力度等,让教师主动、自觉到职后培训中,真正得到训练,以此提升职后培训实效性[2]。

(二)基于充分调研构建完善的职后培训体系

保质保量的职后培训离不开科学的培训方式、合理的培训内容,而这些均建立在体育教师的需求之上。换言之,对农村体育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是为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帮助教师解决困惑与问题。所以,能否满足教师发展需求,能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是衡量职后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培训机构以及相关人员在展开培训工作之前应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当下农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以及最新的教学理念等,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职后培训体系,包括课程的具体实施计划、课程评价机制、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及明确的课程目标等[3]。培训人员应立足实际展开行动研究,再选择培训的内容,通过研讨、反思等方式提升职后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形式的针对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使职后培训取得预期效果。

(三)立足实际运用多元化职后培训模式

农村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包含丰富的内容,有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教学方法与专业知识、新的教学技术应用、现代新进教育理念等,所以,为了保证职后培训效果,培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应当使用多元化之后培训模式,通过不同培训模式的交互使用提升职后培训实效性,如利用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名师示范、合作研讨等多元化培训方式展开职后培训,这对提升教师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有积极作用。其中,案例研究培训模式比较常见。在具体的职后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可以通过专家评析、讨论交流等互动形式,以体育课堂实践中某个教学实例为资源,组织教师进行案例分析,确保所有的体育教师通过典型的教学案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从中找到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答案,构建完善的、科学的认知结构[4]。除了案例研究培训模式,名师示范培训模式在农村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中也十分受欢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很难有机会与体育学科名师进行交流,通过名师示范课直观的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一一展现出来。

(四)构建完善的职后培训考核体系

在农村体育教师职后培训过程中,完善的考核体系必不可缺,应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在学校的作用,建立一个区域教师进修学校、基层学校和培训机构为一体的管理机制,针对参与职后培训的农村体育教师进行跟踪并建立后期素质与业务能力提高的教师培训档案,从而形成比较科学、客观、全面的职后培训报告,推动农村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工作的稳步前进。

四、结语

教师职后培训是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手段,职后培训与职前培养构成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机结合体。职后培训更具有专一性,针对农村体育教师岗位素质需求进行有主题、有目标的培训。作为承担江西省教师培训的高等院校之一,深入研究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是顺利完成“国家培训计划”“农村音体美教师培训计划”的重要保障,亦是办好让人们满意教育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晓芳.教师终身学习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8(22):149-151.

[2]郑珍珍,张恩仁.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2):120-124.

[3]黄小莲.教师专业素质建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之谱系[J].全球教育展望,2017(12):58-63.

[4]黄永刚.教师職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76-80.

作者单位:豫章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实效性体育教师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谈体育教师训练观念的转变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