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高中体育田径短跑项目的训练对策

2020-09-10吴伟彬

体育时空 2020年19期
关键词:短跑发展对策田径

吴伟彬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35-02

摘  要  十四五以来,随着体育强国及体教融合政策的号召及不断深入普及,加上受世界体育大环境的影响,国际体坛里田径项目的竞争越发加大,我国田径的发展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体教融合的号召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不断加强学训之间的融合及相互促进,尤其是在国家要求的体测考试及竞技体育背景下,田径项目中的短跑项目愈发受到重视。不断改善学校体育中短跑项目的训练方法及制定相应对策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文本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及总结法,对高中体育教育中田径短跑项目的训练手段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以期通过总结高中体育田径短跑项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为我国体育强国及体教融合的建设献计献策。

关键词  高中体育  田径  短跑  训练手段  发展对策

体育学科作为学校体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发挥的不仅仅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更是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重要的身体保障。因此,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及实施力度的好坏往往能影响一个国家国民体质及国家发展的水平高低。而学校体育的不断创新及发展需要进行不断总结及对现实情况的调查,通过注重训练方式的创新发展及总结现实情况的待发展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真正探索出终身体育的正确道路。田径作为学校体育里开展最多的项目,其教学发展水平更能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的效果。因此,文章通过分析高中体育中田径短跑项目的主要训练手段,侧重研究短跑项目中力量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为高中体育田径短跑项目提供可持续及更加高效的训练方法。

一、学校体育开展短跑训练的重要意义

当前,高中学校体育的田径训练发展水平提升迅猛,这得益于国家及众多学校对田径项目的重视。能否有效、高效地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的理念,而短跑训练非常符合以上所需。

(一)短跑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综合素质

随着学业压力的不断提升,现代学生往往已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学习中。而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体质水平下滑,近视眼、肥胖症的发生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因此,开展体育训练、提升体质水平成为每个学生刻不容缓的重要活动。特别是对于高中生而言,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参与有效正确的短跑训练更是对其身体健康及学业水平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高中学校体育开展田径短跑系统训练能有效增强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系统性的训练不仅能保证学生在体育测试中过关,更能缓解学生在学业活动中承受的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参与进行田径短跑训练,不仅可以降低学生肥胖、近视眼等身体不良问题发生的几率,起到有效塑造形体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并且还能使学生在课业学习中劳逸结合。

(二)短跑训练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开展田径短跑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训练中提升自身抗压能力及受挫折能力。目前社会生活节奏快,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而参与田径短跑训练能使学生很好地缓解繁重的学业压力,并且能有效控制体重及身体各项指标,如此大大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其面对困难挫折及挑战时能够成为更加顽强乐观的人。

二、力量训练对于田径短跑项目的重要性

(一)力量训练的内涵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人体肌肉系统能够起到对抗及积极克服外力作用的训练效果。力量训练是能有效促进肌肉收缩的力量水平及骨骼肌系统的能力提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训练时间、组数、重量及方法的选择与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力量训练的效果。

(二)短跑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

1.短跑起动作为短跑过程中速度由零开始的环节,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爆发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注重短距离跑的起动环节训练在田径体育短距离跑的训练中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环节,这项技术要求运动员要使起动力量最大化,这对运动员在短距离跑中的一开始就占据优势非常有利。起动训练的方法一般为短距离的台阶跑、冲刺跑、高抬腿跑及后蹬跑,每次30~50m为一组,一共可进行5~8组,或利用弹力绳、阻力带或学生对抗等阻力性练习来进行。

2.强化短距离跑爆发力量训练。爆发力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将身体在极短的时间内用一种对等的速度力量来克服阻力的力量,特别是在短跑这种极具考验运动员速度力量爆发力的项目中,爆发力水平的高低往往就决定了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对于高中田径短跑训练而言,爆发力训练是将短跑成绩提升的重要途径。高中学生应根据短跑训练的时期进行不同的训练。例如,前期应该接受负荷训练,中期接受爆发力训练,而后期则可以在动态爆发力量训练上下功夫。

3.反应动力力量训练。在田径比赛中,径赛项目基本上是需要依靠起跑反应来奠定运动员起始阶段的领先基础。而在4×100米接力及4×400米接力项目中,接力运动员不仅要处理起跑时的情况,还要在传接棒过程中有足够的反应能力。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对快速反应能力要求较多的球类运动来提升学生的运动反应力,但需注意的是每次训练负荷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即可。如此可让学生在练习中锻炼自己的手、眼、身、步的协调性,以期提升其在短跑项目中的反应协调能力。

三、高中體育田径短距离跑训练对策

(一)将合作学习法与短跑训练相结合

合作学习法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教学方法,将合作学习法与短跑训练相结合更能够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技术动作的指导及纠正,如对蹲踞式动作的姿势及手脚的协同配合和途中跑过程中的身体放松及重心位置等都要做重点指导。另外,对于200米以上的涉及弯道的项目,应对学生强调在过弯道时注意身体重心的内倾及内外摆臂手的角度不同,然后再通过不断练习增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及自身学习技能的能力。

(二)将游戏竞赛与短跑训练相结合

田径短跑训练的负荷较大,这势必会造成学生兴趣降低或专注力下滑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及兴趣点,采用游戏竞赛与短跑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短跑训练的积极性与兴趣,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下更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另外,采取游戏或竞赛形式的教学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从而达到短跑练习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国家体育强国的号角声不断吹响,我国各层次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学生田径短跑项目上的要求也在体质测试上不断呈现。众多调查表明,田径短跑训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压力的缓解都起到了明显作用。综上所诉,只有通过改变传统陈旧落后的训练手段,不断总结且创新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短跑训练的效果,提升学生参与短跑训练的积极性及兴趣。同时,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多多将合作学习法以及游戏竞赛法与短跑训练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而对于力量训练而言,短跑的力量训练讲究全身性训练,不可过分单练下肢力量,而是应注重核心力量及上肢力量的协同发展,以更好地促进相关肌肉的发育。

参考文献:

[1]黄祥贵.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中田径训练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7):91-92.

[2]何涛.高中田径径赛项目体能训练的教学优化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6(16):116-118.

[3]仇建生.高中田径必修模块设置的问题及其对策[J].体育学刊,2015,22(02):90-93.

[4]赵珂欣.高中体育田径项目中短跑的力量训练[J].管理篇:德育天地,2017(11):299.

[5]宋国锋.高中体育田径短距离跑训练对策[J].和谐校园,2014(02):132.

[6]潘来峰.高中体育田径项目中短跑的力量训练研究[J].教学校园,2019(01):4.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短跑发展对策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