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

2020-09-10凤农农

南北桥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数学

凤农农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越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去,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渐应用开来,且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下,产生了颇为不错的效果。接下来,我将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做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具体举措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081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考验,如若教师仍然坚持照本宣科的讲解教学,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是微乎其微的,介于数学学科的这个特点,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逐渐应用开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教好的效果,但这也是基于教师正确应用的基础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阻碍数学教学高效开展的境况。故而,如何科学高效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本篇文章将要探讨的重点,身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将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给出几点切实可行的策略。

一、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举措

(一)确保分组的科学性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小组是开展这一教学模式的单位,如何进行明确的分组是高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首先,教师在分组方面要遵循平衡性的原则。比如,成绩优秀的学生要均衡分配,以此来带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并为其他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其次,小组人数的确定同样是影响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经过长时间的应用探讨,相关研究表明,四到六人的小组人数是最为高效的分配人数,教师要严格遵守相关要求,进行合理分组。最后,学生的个人意愿同样重要,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探寻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意愿,确保分组的民主化。

(二)确保小组成员分工明确

科学合理的分组后,教师还要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唯有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够各司其职,进行合理的合作交流,确保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师要给每一个小组任命一位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作为小组的发言人,总结本小组探讨的结果,推动合作教学的高效开展。另外,教师也要指明每次探讨的方向和任务,由此,合作探讨的内容才是具体明确的,课堂效率才是最高的。

(三)合作探讨的问题要有深度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本意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若教师给出的探讨问题没有难度,不仅容易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还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热情,转而将这个合作时间用于聊天玩耍,与原本的教学目标相悖。故而,问题的合理创设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细化课本中的知识点,以疑难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索与研究,力求学生能够创新数学思维,并总结出数学学习的规律,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其次,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还要不断地加深问题的难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寻成就感,自然,学习兴趣得以培养,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稳步提升。最后,教师还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相关知识点自主命题,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解答,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思维的有效锻炼,也是对合作形式的一种创新,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带来一种新奇的教学体验。

(四)增设总结反思环节

合作探讨结束后,教师还要增设总结反思环节,有效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这个环节中提出来,教师要耐心解答,当然,这并不是仅仅给学生一个答案就是了,而是给明学生解答的思路与方向,具体的过程还是需要学生自主去探索,唯有如此,教学效率才是最高的。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总结思路一致的解题方法,并要保持虚心向学的心态,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去学习其他同学新兴的想法和思考方式,尽量扩大自己的思考格局,这在数学学习中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五)融合课外时间,开展小组合作學习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并不仅限于课堂上,教师同样可以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将这个教学模式延伸到课后,能够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即便是不热爱学习的学生也会自发的投入进来,大大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课外学习模式对高中生来说是极为有益的,毕竟,高中时间紧,课后通过这种合作交流模式,学生可以探讨学习方法、练习方法等,并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效果显著。

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积极性不强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个教学模式的高效完成,学生的自主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学生懒于讨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被教师抽起来回答问题的状况,这使很多学生产生了惰性,合作探讨的氛围不强,教学效果微乎其微。

(二)教师的引导作用难以体现

很多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单纯就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他们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很低,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当学生遇到难点无法继续探讨时,缺乏了教师的引导,这个教学进程就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打击学生的探讨热情。另外,小组合作缺少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可能出现探讨问题内容模糊,方向不明确等现象,这同样会降低课堂效率。

三、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

(一)融入竞争教学,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适当的竞争教学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数学问题为载体,组织适当的竞争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提前讨论出数学答案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合作探讨的激烈度,以求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教师的引导,明确合作探讨的方向性

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参与到小组的合作探讨中去,及时的为学生解疑答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热情,自然,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激烈,且有了教师的指导,小组探讨的内容和方向都是清晰明确的,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有针对性的展开小组合作教学,当然,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教师要及时探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以求探求小组分工的正确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合理的调整,由此,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稳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玉峰.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20-20.

[2]史淑娟.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8(5):160-16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高中数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