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木兰中西文化形象的冲突与融合分析

2020-09-10靳芸菲

今古文创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摘要】 花木兰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极具代表性,是古代女子的典范,无论是女扮男装还是替父从军的经典桥段都一直被广为传颂。其实在几年前,迪士尼公司就以花木兰作为原型拍摄了动画片《Mulan》,将西方的女性主义思想和盛行的个人主义融入到了动画片中,将中国崇尚的儒家忠孝美化改编为适合好莱坞语境的题材,这样的艺术创作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与融合。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花木兰形象;冲突与融合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7-0059-02

中西方文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理解上一直以来就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一点从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上就可以表现出来,中西方对花木兰这一人物显然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在文化冲突的同时,融合性也逐渐显现了出来,成就了独特的时代魅力。

一、背景

中国民间对花木兰的了解是从《木兰诗》开始的,无论是女扮男装还是替父从军的经典桥段都深受大家的喜爱。其中替父从军等较为经典的桥段是《木兰诗》的核心内容,也是《木兰诗》想要传达的精神所在。花木兰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对国家的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体现。20世纪末,迪士尼公司动画版《花木兰》的出现,给大家呈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花木兰形象,让中国观众觉得熟悉的同时又略带陌生。影片中的花木兰具有东方女子的面容,但却被加入了现代西方精神,个性主义色彩鲜明,此次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和创新。在影片中花木兰敢于冲破束缚,向往个性解放和勇于战胜自己,是女性价值的最好体现。通过该影片,花木兰的形象被全世界所认识,成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在动画影片中,花木兰形象的塑造被一定程度的美国化和现代化,这一成功的女性形象客观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冲突,也体现出了交融,给传统女性角色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二、中西文化形象塑造存在的冲突

中西文化形象塑造存在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东方的忠孝美德文化和西方个性彰显的冲突,《木兰诗》中的形象是经典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传统伦理“忠”和“孝”的代表。人伦纲常是中国文化一直都非常重视的,讲究长幼尊卑,子对父要求绝对的忠孝。在《木兰诗》中一句“阿爷无大儿”不仅将女儿对父亲的孝和爱做了很好的诠释,也呈现出了满满的家国情怀。在《木兰诗》中也刻画了花木兰对国家的耿耿忠心,一句“萬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就是最好的诠释。生动且形象描写了战场的惨烈,以及花木兰保家卫国的决心。同时“送儿还故乡”也体现了花木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宁愿不做高官也要回乡尽孝的品质,将儒家伦理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读全诗,给人们的感受是震撼的,是温暖的,更是高尚的,是值得敬畏的。因此,花木兰这一伟大的女子形象一直以来都深刻在中国百姓心中,被广为颂扬。但是在《木兰诗》中,很难找到描写花木兰自身处境和真实感受的诗句,个人的情感无人关注,这种儒家的“忠、孝”在西方人看来是很难被理解和认同的。[1]所以,将花木兰搬上荧幕时,迪士尼公司做了这方面的考量,在制作动画片时,将舍生取义的这种思想转变成了西方人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情感,父女亲情以及花木兰自我价值的追求才是从军的真正动力,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忠孝。

在花木兰原型基础上,为了增加影片的感染力,迪士尼公司在动画《花木兰》中增添了许多较为新颖的故事情节,例如:相亲激怒媒婆、暗恋李翔、身份暴露被军营逐出等。这样的情节都会让花木兰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她也是一个有情有爱的小女子,但是却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从而塑造了一个敢于冲击男性统治社会约束以及旧思想束缚的女性形象,在影片中更多强调的是花木兰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个性的追求。这种形象塑造上的转变,很符合西方文化,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电影开篇木兰相亲的片段中就可以看出,花木兰是具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她并不满足于生活的现状,而是希望可以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这也为后续情节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和情感铺垫。花木兰实际上是非常渴望找到自我的,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希望自身的优越可以被看见,对实现个人价值是有一定追求的。就在花木兰困惑的时期,边疆燃起烽火,花木兰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是对家庭有价值和对国家有用的人,她选择了孑然一身奔赴战场。[2]在西方的笔触下,将花木兰形象塑造成了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这样的形象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不受传统礼教的束缚,个人价值得到了最好的彰显,通过影片可以看出鲜明的个人主义气息,同时又赋予一定的吸引力。

可以说,通过此次战争,花木兰找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圆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梦。在军营里,花木兰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并且迅速成长,在战场上屡次立功,得到了李翔将军的青睐。当花木兰女扮男装的身份被拆穿,被赶出了军营之后,她依旧没有自暴自弃,自我沦陷,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找到了出路,当皇帝遇难时带领昔日旧部成功将皇上营救了出来,帮助皇上扭转局面,走出困境。通过影片描述可以知道,西方影片中的角色形象充分彰显了个人价值和自己的个性,形象十分鲜明,通过女扮男装等一系列情节,以及后来花木兰在战场中的表现,都将花木兰身上的品质和才能发挥了出来,彰显了自己的能力,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最后也给家族赢来了荣誉,通过自我个性的彰显得到了美好的爱情。美国文化是将个人主义作为基石,因此在文艺作品创作上,到处可见个人主义的影子,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版花木兰一改东方女性柔弱的刻板形象,被赋予了个性化,将花木兰形象理解成为一个自尊自强、个性鲜明以及勇于实现个人价值的女性角色,通过影片可以看出鲜明的个人主义气息,中国影迷在观看了电影之后,会有一种熟悉却又陌生的感觉。

三、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表现

除了文化冲突之外,在影片中也展现了很多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方。动画片《花木兰》取材于乐府民歌《木兰诗》,但是在花木兰形象的理解上,中西方给出了不同的角度,故事来源于中国,美国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却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元素,将传统故事构建为现代故事。花木兰生长的年代,正處于儒家思想鼎盛时期,重视忠孝伦理,从《木兰诗》中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反映比较鲜明。前文已经介绍过,花木兰之所以会选择代父从军,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花木兰没有兄长,为了忠孝花木兰选择奔赴战场。而当战争胜利凯旋之后,花木兰面对朝廷的赏赐也毫不动心,“送儿还故乡”,寥寥数语就将忠孝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尽管迪士尼公司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但是忠孝的主题依然贯穿始末,在影片里仍然有所呈现。在花木兰相亲的片段中,花木兰在说媒的人面前曲意逢迎,即使自己不喜欢却依然努力背诵妇德;当皇帝遇难时临危受命,突破重围智救皇上。无论是哪一个场景都可以体现出忠君爱国的精神,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一致的。在动画影片中既体现了西方价值观以及伦理观,又展现了东方儒家伦理以及文化内涵,可谓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代表,使花木兰在保留传统印象的同时,又有了新的解读。[3]

总而言之,迪士尼公司通过重新定义花木兰的爱情和价值的自我实现,将花木兰注入了新的生命,通过西方元素和中国文化的融合,重塑了一个具有东方面孔特征却拥有西方个性的新时期花木兰形象。这样的艺术创造,可以让身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容易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并且掌握其文化内涵,通过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异质”文化存在的冲突,是可以进行融合和化解的。在东西文化冲撞以及融合的背景下,迪士尼公司动画版花木兰形象更加饱满,故事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从影片中不仅可以看出西方民族的认知能力与创造能力,更彰显了女性的价值和地位,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是一项十分崇高的事情,女性魅力越来越鲜明夺目。中西方文化虽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理解上一直以来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也呈现出了融合发展的趋势,融合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在对花木兰形象的理解上,不仅保留中国特色,也融入了西方精神,这一点从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上就可以表现出来。

西方动画版本的花木兰形象,是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去开篇布局,重新定义和解读了花木兰故事,意外之余,其结果也引发大众思考。《花木兰》呈现到大众眼前的是一个全新女性形象,虽然西方版花木兰依然存在着东方女子的韵味,但是个性却更加鲜明,从人物形象中可以感受到美国文化气息。[4]在全球国际化的影响下,东西方文化合作将会更加深入,相互交流的热情空前高涨,随着了解的深入,东方文化也得到了西方人的关注和颂扬。影片《花木兰》就是最好的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不仅在西方得以生根和发芽,还给西方文学创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时也开阔了中国影迷的视野,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在当今社会这样一个文化交融和文化多元化的阶段,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这样的中西方融合产物会逐渐增多。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论证可以发现,《木兰诗》和动画版《花木兰》有融合也有冲突的地方,这是中西文化不断了解和增进的表现,同时也是先进的艺术创作手法。迪士尼公司对中国经典故事的重新塑造打破了中西方文化的边界,加快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速度,文化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王羽萌.文化视角下的中西影视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解析[J].大众文艺,2019,(09):18-19.

[2]汪玲.中西文化中英雄形象的异同——以《三国演义》《贝奥武甫》为例[J].语文建设,2018,(26):48-50.

[3]孙凤敏.浅析中西女性文化的异同—— 《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飘》中梅兰妮形象对比[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1(15):36-37.

[4]包相玲.解读花木兰中西文化形象的冲突与融合[J].电影文学,2017,(03):86-87.

作者简介:

靳芸菲,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郑州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中西方文化
中西方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和而不同的感官饕餮盛宴
英语阅读开启中西文化之门
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合研究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西方禁忌文化比较
中西方山水画风的审美差异浅析
Culture time板块内容的思考与探索
由禁忌语探索中西文化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