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9-10苟光伦

南北桥 2020年4期
关键词:有效对策教学问题高中历史

苟光伦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对学生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加强背诵记忆,更多的是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要求学生在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以求提升自我思想。现阶段的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急需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问题  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013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历史学科具有内容繁杂,知识散乱等特点,学生学来往往枯燥乏味,在教学课堂上常常表现为兴致不高,积极性不强,教学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再加上落后的教学方法,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教学地位,很难在课堂上展开自主学习,学习效果不佳,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状态,可能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习热情。为了有效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教师要深入剖析阻碍历史教学高效开展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求从根本上解决现存问题,给学生带来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并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本篇文章将以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为例,深入探讨增强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不强

历史教学具有内容枯燥,知识繁杂等特点,再加上教师大多开展的是讲授型课堂,学生往往表现出兴致不强,参与度不高,且课堂氛围沉闷严肃。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不仅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也被阻碍,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很难在历史学习中找到乐趣,缺乏了兴趣的指引,历史教学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且学生很难自主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学习效果同样被削弱。教师要正视历史学科的特点,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有效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深度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教师仅仅为了考试而教学,在教学课堂的开展中,通常都是直接将重点考察知识复述一遍,然后让学生勾画一遍就完了,并没有展开深入的讲解,学生难以透过历史事件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教训,自然,思想难以得到升华。另外,教师没有对历史事件展开具体的分析,那学生的理解记忆不深,在课后的掌握中可能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且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得不偿失。再者,历史学习本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形式化的历史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目的,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不符。教师要明确这一点,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历史教学的深度。

(三)颠倒了教学主体,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下,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开展的一言堂教学形式,所有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学生都是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甚至有时候是被迫学习。长久处于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会逐步迷失自我,难以找准学习方向,单纯遵循着教师给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学习,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这会逐步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降低学习热情。另外,学生还可能形成依赖思想,仅仅等待教师公布答案,而缺乏了自主思考的意识,这不仅削弱了历史教学的效率,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同样是不利的。

(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恰当

从以往学生的反映情况来看,他们在历史学习中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不仅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还阻碍了自身能力的发展,得不偿失。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高考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学科不再仅仅考察学生记忆背诵的知识,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故而,要想在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纯粹的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改变当前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重新探寻新式高效的学习方法。

二、针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运用起来,打破传统课堂的枯燥无味,增强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一方面,多媒体具有展现形式多样,内容生动具象等特点,它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悟历史知识,并从视听两方面刺激学生感官,有助于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多媒体在教学内容的展现上更加的系统完整,且更多是以知识框架的方式呈现出来,将零散的知识进行了有效整合,有助于学生抓住学习重点,进行侧重点明晰的针对性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学习成绩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能够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学习自信,进而促进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确保历史较为课堂的高效开展。

(二)拓展课外知识,加深教学深度

教师要认识到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不是仅以学生成绩的提升为教学目标,而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加深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效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并升华学生的思想认知,有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以鸦片战争的学习为例,教师要带领学生具体分析鸦片战争发生的始末,即原因、导火线、危害、意义、启发等,以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历史教训,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和提升,为今后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另外,为了加深历史学习,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拓展一些课外知识,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历史事件,使思维更加的发散,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

(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的确定,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求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深刻意识到自我的主人翁地位,以求逐步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并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增强多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与当前社会的需求接轨,有助于学生今后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正确指导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正确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在自主学习中探寻新的学习方法。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背诵,由此,记忆更为深刻且在应用上面更加的灵活,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要深入剖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难以高效开展的原因,然后从根源着手,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改变当前现状,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并加强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芳.浅析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时代,2014(17):21-21.

[2]厲晶晶.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才智,2013(34):72-72.

猜你喜欢

有效对策教学问题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