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三星火是瓜州

2020-09-10伊若瑶

今古文创 2020年17期
关键词:镇江文物博物馆

【摘要】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的今天,利用镇江博物馆,讲好镇江故事,继承和弘扬镇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镇江博物馆和每一个镇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从收藏、展示、研究、教育四个方面浅析镇江博物馆在镇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关键词】 镇江博物馆;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7-0051-02

千年之前,张祜漫游江南、夜宿镇江渡口时留下一首《题金陵渡》,他于小山楼上远眺长江,此时圆月西斜,江潮将落,一片朦胧之中,只余江岸对面的两三星火。张祜说“两三星火是瓜洲”,而今日重游金陵渡口,两三星火是镇博。

一、镇江博物馆概况

镇江,古称京口、润州,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唯一交汇处,也是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从古至今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镇江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西靠云台山,北临长江,依山傍水,風光秀美。以原英国领事馆旧址为依托,五栋东印度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的建造在山上,风格独特,虽历经百年风雨,但风采如旧。

博物馆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让文化的根脉薪火相传。镇江博物馆目前馆藏三万余件藏品,其中国宝级文物1件,国家一级文物70余件,二级文物300余件。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江南吴国的青铜器,唐朝的青白瓷,宋元的金银器,明清的工艺品,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记录着镇江千百年来的发展轨迹,承载着镇江古老的记忆。

二、馆藏文物概况

镇江博物馆按照时间顺序展出,设有“青铜器”“瓷器”“金银器”“工艺品”四个展厅,从多个角度镇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

“青铜器”展厅以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为主,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器具,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纹饰精美,用途明确,有酒器,有乐器,也有祭祀用的礼器;一类是兵器,还原了冷兵器时代人们的作战方式和所用兵器。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青铜器也都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古时镇江隶属于吴国,以器体轻巧精小、纹饰大方简洁的清新风格瞩目于世,馆内的青铜凤纹尊,体形浩大浑厚,纹饰华美绮丽,是吴国青铜器的瑰宝,也是镇江博物馆唯一一个国宝级别的文物。

“瓷器”展厅以时间为序,从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到隋唐五代的青白瓷,再到百花齐放的宋代,以及代表我国陶瓷工艺最高水平的元明清三代,我国千年的瓷器发展史,都浓缩在这个小小的展厅里了。夹砂红陶带盖甗是原始社会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青釉楼台百戏堆塑瓷罐,充分显示了东吴时期青瓷制作的高超水平,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宗教建筑的重要材料。

“金银器”展厅陈列着饰物、器物、金币等珍宝,起于汉朝,止于明清。金银器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也是悠长而辉煌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明清时出现了诸如银镀金凤冠等前所未有的集大成之作,通体鎏金,四龙七凤穿行于缠枝牡丹间,冠顶缀两名手持笏板的朝官及“奉天诰命”四字,表明了凤冠主人朝廷命妇的尊贵和殊荣,是诰封制度的最佳代表;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正面刻有“论语玉烛”四个字,说明了当时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这件酒筹筒是我们研究唐朝酒文化的宝贵资料,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这些藏品代表了当时金银器制作的水平,展现了古代镇江金银器工艺的历史进程。

“工艺品”展厅可谓是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这些工艺珍品取材广泛、做工精美,匠心独运。象牙八仙上寿臂搁刻工细腻,刀法精绝,布局合理,人物生动逼真,体现古代文人高雅的情趣,也是立体微雕的代表作品;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镇江博物馆藏有的这件汤天池有款山水大幅“溪山烟霭”图,展示出了汤鹏高超的锻打焊接技艺和绘画功底,是铁画工艺的代表之作;檀木雕花罗汉榻由名贵的紫檀木制成,晚清时期由宫廷流散民间,它体现了清代家具的结构复杂、讲究艺术效果和富丽堂皇的特色,再现了古人的生活起居。

三、博物馆对镇江文化的作用

(一)收藏和保护镇江本地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

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无数次的战火纷飞,人们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无数珍贵的文物毁于一旦。新中国成立后,许多爱心人士将自己的珍藏无偿捐赠给了博物馆。收藏和保护文物是博物馆的指责所在,镇江博物馆馆藏的文物是当时市民生活最直观的实物见证,是了解古代镇江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的最佳途径,也是我们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的物质载体。

这些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镇江博物馆藏品种类丰富,四个展厅几百件文物,却有着一种能让人穿越时空的神秘魔力,让我们看到在物质资源匮乏、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人们却能制造出如此超越社会极限的奇迹。它不仅仅是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是气势磅礴的兵马俑,是“风载书声出藕花”的园林,也是栩栩如生的牙雕螃蟹,是精妙绝伦的缂丝双喜字堂幅,是工艺精湛的张鸣岐铜手炉。这些藏品记载着中国故事,传递着民族精神。古时的京口,今日的镇江,千年的历史传承,都在这座小小的博物馆里了。灿烂的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它再现了古人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情趣。可以说,镇江博物馆是京口在今日的重生,也是保护京口文化的主要阵地。

(二)展示和宣传本地文化的窗口

镇江向来是人才的渊薮,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在此留下诗篇。馆内的浮雕墙记录下每一个曾在镇江留下过传奇的名字,他是建立铁瓮城的孙权,是道教的思想家葛洪,是平民皇帝刘裕,是南徐从事史的祖冲之,是撰写《文心雕龙》的刘勰,是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许浑,是百科全才沈括,是隐居南山的米芾,是“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辛弃疾。无论是平民还是皇帝,是儒教还是道教,是诗人还是作家,是数学家还是科学家,他们都与镇江有着不解之缘,都在镇江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镇江博物馆将他们刻在了浮雕墙上,也刻进了每一个到访的游人的心中。千百年来,镇江都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来访的游客,也许他们只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镇江人,也许他们只是在镇江短暂地驻足,但在镇江博物馆里耗費的几个小时,会让他们认识这个古老的京口。

(三)研究镇江文化和吴文化的重要资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强大的包容性在今天依旧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吴文化统一于中国文化之中,又保有江南水乡的特色。《隋书·地理志》说吴地“川泽沃衍,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商贾并凑”,从泰伯奔吴到东晋南渡,吴地日益繁荣,人才辈出,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一颗耀眼的明珠。

自古以来,镇江都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6月在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的宜侯夨簋,底部铸有100余字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册封宜侯、赏赐弓箭、庶人等的故事。于镇江而言,在春秋三传的记录中,周朝在淮河以东以南的地方并没有分封诸侯,但是宜侯夨簋的出土完善了这一段历史。可以说,宜侯夨簋无声地向世界宣布,早在3500年前,镇江这座城市就已经存在于世了。于分封制而言,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的分封制始于西周,但只有史书的记载,没有考古发掘材料佐证,直到宜侯夨簋的出现。它明确记载了西周的分封情况,有力地证明了分封制的确始于西周,因此在研究西周分封制度上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学界一致认为“宜” 城就在今天江苏镇江丹徒一带,是早期吴国的首都,也就是说镇江是吴国的发源之地之一,宜侯夨簋也因此被称为“吴国第一铜器”。

(四)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方式

文物具有形象性、真实性、直观性等特点,能给人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利用馆藏藏品,讲好镇江故事,是镇江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宣传效果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人们。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高速发展,《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发挥,不仅仅依靠传统的展览,也在不断完善数字博物馆;不仅仅依靠馆内的人力讲解,也可以通过直接扫描文物旁的二维码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镇江博物馆定期举办主题活动,为镇江市民提供走进博物馆、亲自体验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平台,如“唐朝版真心话大冒险”活动,以馆藏文物“龟负论语玉烛酒筹”为基础,抽筹释文,体验唐人的酒文化;镇江坐拥江苏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大学生者志愿者利用周末时间来到镇江博物馆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并结合节日举办相应的活动,如举办关于春分节气的讲座、夏至日绣驱蚊香囊,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

镇江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建设更适合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的品牌教育活动,以2020年“七彩的夏日”活动为例,有“拓片”和“绘制团扇”的传统技艺体验活动,有结合馆藏特色的“仿青铜黏土花盆DIY”“创意纸浆画”等活动,最具特色的还是“小策展人”职业体验活动,少年们从挖掘整理到挑选展品、布置陈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终的成果《小小化石猎人行创意展》对外展出,收获了到访者的一致好评,博物馆不再是古老和陌生的代名词,她是年轻又活泼的。

四、结语

镇江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保护和研究镇江文物的场所,也是宣传镇江文化的窗口,更是社会教育的平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探寻镇江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本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文献资源,繁荣和发展地方文化,塑造地域形象,提升地域核心竞争力,以谋求镇江政治、经济、文化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昌奉.浅谈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以迪庆州博物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5,(06):50-52.

[2]谢芬元.浅析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在傣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2):126-128.

[3]张韶伟.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8,(11):225-226.

[4]廉明琪.浅谈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3):124-125.

作者简介:

伊若瑶,女,本科,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镇江文物博物馆
博物馆
镇江香醋
镇江阁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狮子山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