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归绥民众食荞传统浅析

2020-09-10赵伟

今古文创 2020年35期
关键词:近代荞麦饮食

【摘要】 归绥地区一直有种植荞麦的传统。近代以来,归绥民众种荞、食荞十分普遍。近代归绥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众,对荞麦有不同的食用方式和方法。荞麦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跻身近代归绥民众饭桌上的重要主食之一 。

【关键词】 近代;归绥;荞麦;饮食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5-0081-02

近代归绥地区,在这里指归绥道(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领直隶13厅,分别为归化城直隶厅(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绥远城直隶厅(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北)、和林格尔直隶厅、清水河直隶厅、托克托城直隶厅、萨拉齐直隶厅(治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丰镇直隶厅、宁远直隶厅(治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五原直隶厅、陶林直隶厅(治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武川直隶厅、兴和直隶厅、东胜直隶厅。其东界察哈尔省,西界阿拉善,北临外蒙古,南接陕西、山西、河北。在不同的时期,归绥地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或者缩小。尽管归绥地区区划一直在变,但这并没有成为归绥民众对荞麦这种主食获取的阻碍。

荞麦是蓼科荞麦属一年生作物,起源于中国和亚洲中部。荞麦“伏种秋收”[1]425,“小暑后下种,秋分前收获。若大暑节后,冰雹为灾,他种不能成熟时,多种之”。故其生育期短。同时,荞麦适应性强,是粮作物中比较理想的填闲补种植物,“归绥田禾年仅一熟,惟麦子收获后,尚可种荞麦一次”[2]98。凶年民饥,农民在麦垄间撒下荞籽,麦苗未长,而荞已割。是岁霜晚,荞熟,民赖以济。

荞麦全身都是宝。荞麦“实肠胃,益气力”[3],荞麦茎干,麸皮可做牲畜的饲料;荞麦糠壳可以用来做枕头的填充物;医学上也用荞麦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预防微血管脆弱性出血。中医上,“能练五脏滓秽,绪精神。作钦与丹石,人食之良……西北地多种产,彼人亦喜食之”[4]17。

除荞麦的自然特性外,其较其他作物价格更为低廉。在此用归绥地区小麦、莜麦和荞麦在近代部分时期的单价列表作比较,详情见表1。

近代归绥面粉、莜面、荞面在不同时期单价见表2。

分析以上两张表,可以发现除某些特殊时期外,近代归绥荞麦、荞面相较于小麦、面粉、莜麦、莜面单价低,这种低价主食对当时处于塞外艰苦地区,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的归绥民众来说更容易被接受。因此近代荞麦在归绥地区有广泛地种植。

近代归绥民众对荞麦的食用方法多样。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地区蒙古族食用荞面面条、荞麦贴饼和荞麦铲饼;汉族人一般食用“荞面饸饹” 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于面麦。风俗所尚,供为常食。 [5]41”

“小麦为‘后山’ ④河套之重要农产。莜麦、荞麦、亦产于后山”[6]154。作为荞麦的主要产地,后山当地的民谚有:“民勤人的馍馍,梁外人的糕,后山人的饸饹做得好。”[7] 98-99嘉庆年间,归绥地区有标志回民经营的“白纸幌子”,这些回民食店业有的就专门经营饸饹,这些饸饹馆子,专把店开在临近牲畜交易场、人市和闲杂人员停留的处所,服务对象大多是劳动人民。

清末民初,归化城经常保持着六七家饸饹馆子。这些饸饹馆子所用的荞麦,大多来自归化城北大青山区和城东蛮汗山区。

当时这些地区所产荞麦质量不佳,但其位于西北商贸要冲地带,羊多集中在此地区,供大于求,羊肉价钱便宜,因此荞面饸饹汤的质量很好,也就补充了荞面质量上的不足。

京绥铁路通车后,战乱频繁,归绥民众日渐趋于贫困;同时日伪占领时期,实行粮食统治政策,荞面的来源受到日伪控制,从日伪占领归绥到归绥解放这段时间,归绥已经没有饸饹馆子了。

除荞面饸饹,归绥汉民也吃荞面煎饼。“(荞麦)去皮壳,磨而为面,摊做煎饼,配蒜而食”[8]9。荞麦亦可做成荞麦饭:“其饭法可蒸,使气溜于烈日中暴,令口开,便舂取仁作饭。”[3]在清末民初的伊克昭準格尔地区,当地汉民将荞面当作“稀罕的面食”[9]299,他们利用荞面制作出了“荞面圪坨儿”和“碗坨”。

荞麦生育期短、适应性强,是一种很好的填闲补种植物。其相较于归绥地区其他农作物食用价值高,价格便宜,因此受到了归绥民众的广泛欢迎。

当地民众利用荞麦,做出了多种多样的美食,这些美食也展现了近代归绥社会独特的饮食文化。

注释:

①归化城粮价在民国二十年(1931)之前以普拨城钱为准,单位(文),民国二十年之后废两改元,单位(元)。表格参考:贾汉卿《归化城粮店史话》,载于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所编《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1990年;绥远省政府编印,绥远概况(上册),1933年。

②归化城近代面粉价格以普拨城钱为准,单位(文)。表格参考:贾汉卿《归化城的六陈行》,载于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所编《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1990年。

③“饸饹”,《民国宜川县志》载,用器特制之面条约压面,或曰饸饹,其器木质,铁底钻孔,置面其内,上压以木心,面从孔下入(如)锅。汤食,干食皆宜。

④“后山“即指今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以北一带。

参考文献:

[1]文镒修,范炳薫.民国绥中县志(第十四卷)[M].1929年铅印本.

[2]郑裕孚.民国归绥县志(卷三)[M].1934年铅印本.

[3](明)解缙编.永乐大典(卷二万二千一百八十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4](清)鄂尔泰.授时通考(卷二十六)[M].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5]绥远省政府编印.绥远概况(上册)[M].1933.

[6]刑野,宿梓枢.内蒙古民族风情通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7]刘映元.归化城“食店行”的变迁和经营管理[A]//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史书店,1990.

[8](元)王祯.王氏农书(卷二十八)[M].清乾隆武英店刻本.

[9]武学敏.漫话准格尔旗风味饮食[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鄂尔多斯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鄂尔多斯文史资料(合订本)[M].第三卷.2018.

作者简介:

赵伟,男,汉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中国专门史学术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北疆史。

猜你喜欢

近代荞麦饮食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变黑的荞麦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荞麦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健康饮食
荞麦
别样饮食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