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的黎族风俗观

2020-09-10尹逸如

今古文创 2020年17期
关键词:儋州贬谪黎族

【摘要】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由于政治党争而获罪,屡遭厄运,长期贬谪。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被贬岭南儋州。他察民情,观风俗,在诗文中记载了黎族风俗事象,并针对不同的风俗,表明了或尊重随俗,或批评劝导的观点,同时,诗人认为只有张扬中原文化,才能逐渐革除陋习。这些风俗观,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苏轼;贬谪;儋州;黎族;风俗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7-0023-04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由于政治党争而获罪,屡遭厄运,长期贬谪。

绍圣四年(公元 1097 年),苏轼时年六十二岁,被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即儋州)安置。

元符三年(公元 1100 年)遇赦,六月初离开儋州,谪居儋州三年。

儋州,又称澹耳,即今儋州市,地处海南省西北部,濒临北部湾。

当时自然环境恶劣,毒蛇猛兽遍地横行,瘴气疟疾,时时危害着人们。这里远离大陆,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儋州,是“民夷杂糅”之地,①汉武帝元封元年始建儋耳,“其地有黎母山诸蛮环居其下”。② “蛮”“夷” 这里均指黎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这“民夷杂糅”之地,民情风俗丰富多样。

作为一代文宗的苏轼,每到一地,即考察其风俗,在《密州谢上表》就说过“入境问俗”的话,又在《试馆职策问三首 》中说,他所到之处,就“考其政,察其俗”。苏轼在儋州走村串户,结交黎族同胞。在诗文中用他多彩的笔,绘就了一幅黎族风俗画,或白描记述,或浓彩赞美,或点染批评,从而反映了其民族风俗观。

一、苏轼笔下的儋州黎族风俗

在苏轼诗文中对儋州黎族的民俗事象多有涉及。现整理如下:

(一)狩猎为生

《地理志·海南》:“以击鼓为乐,以射猎为生”。③苏轼在《和陶劝农六首》(其三)写道: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

岂无良田,膴膴平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兽踪交缔,鸟喙谐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惊麏朝射,猛狶夜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芋羹薯糜,以饱耆宿。

那里“卉木繁荣”“兽踪交缔”,野兽众多。

惊麏朝射,猛稀夜逐”,麏、稀,就是獐子,野猪。也就是说,黎民早上去射獐子,晚上去追赶野猪。

苏轼在《夜猎行》诗序中述说,儋州当地人捕猎野鹿,土人在夜半聚众,围而猎之。

诗中表述了当时儋州土人不重农耕,而重射猎的风俗习惯。

(二)“坐男使女立”风俗

即男子在家看户,女子户外操劳,打柴耕地,承受家中最苦最累的重体力劳动。

苏轼在《书杜子美诗后》做了这样的记载:“‘夔州处女发半华 ……土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当供给……面妆手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海南亦有此风,每诵此诗,以谕父老,然亦未易变其俗也。元符二年闰九月十七日 。”苏轼边诵诗边劝导父老乡亲,但还是难以改变其陋习。

(三)杀牛祭鬼风俗

牛是农耕时代最为宝贵的生产条件,可谵州却杀牛祭鬼,令人痛惜不已。

苏轼在《书柳子厚牛赋后》记载了这一丑陋的习俗:“牛登舟皆哀呜出涕……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己。地产沈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脱者,中国人以沈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 !”

黎人得病不求医,不服药,以巫为医,以牛为药,杀牛祭鬼。

(四)饮食习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黎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异于中原地区,他们喜欢吃蛙、吃蛇、吃蚝、嚼槟榔等。

苏轼在《闻子由瘦》中写道:“土人顿顿食署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文中提到了“署芋”“薰鼠”“蝙蝠”“虾蟆”,这些都作为黎民的食物。

在《丙子重九二首之二》中写道:“蜑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楂。何以侑一樽,邻翁馈蛙蛇。”诗人过重阳节,喝的是当地少数民族酿的“蜑酒”,吃的則是邻翁赠送的蛙和蛇。

(五)雕题习俗

雕题,也称“文身”,黎族文身习俗在《山海经》中有记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

文中的“雕题国”,指的是有文身习俗的部落。据考证就位于海南岛。书中所记载就是今黎族先民的文身习俗。

苏轼在《和陶殷晋安别》(三送张中)中有这样的诗句:“久安儋耳陋,日与雕题亲”。“雕题”,即在额上刺花纹。苏轼记载了黎民这一习俗。

黎族人认为雕题,可以祛邪护身,同时还兼有审美属性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有人评价黎族文身是“再现了历史进程的轨迹”“是绘画的艺术”,并“蕴含着人们的意识和愿望”。④

(六)歌舞习俗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能唱,个个能舞。苏轼得知北归的消息后,写了《儋耳》一诗: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阑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风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诗中的“野老”,即农民。“丰岁”,指丰收的年成。儋州的农民为庆祝丰收唱起了热烈而欢乐的歌。

苏轼在《和陶拟古九首》(其五)写道: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予欺。

爆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芦笙,歌此迎送诗。

诗歌再现了儋州欢乐的歌舞场景。“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胡芦笙”,吹之,音韵清响,雅合律吕。这种以独特的器乐边奏边歌边舞的场面,欢快而热烈。

诗人离开儋州后,还留恋不止:“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

(七)节日风俗

黎人的节日风俗大多与中原地区差别不大,也有异于中原地区的。

苏轼《减字木兰花、儋耳已卯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以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这首词描绘了儋州“鞭中掷豆”的迎春传统风俗。《儋县志·儋耳赋》也有“立春迎春,四方来观。鞭牛掷豆,争识长官”的记载。

“祀灶”又称祭灶、送灶。汉族民间祭祀灶神的一种习俗。儋州黎民也祀灶。

苏轼在《纵笔三首·其三》:“明日东家知祀灶,隻鸡斗酒定膰吾。”

据苏轼记载,黎民不作寒食而过“上巳节”。上巳节,即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遂成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这是一个多民族的节日,在少数民族里在这天有着内容多样的活动,传统的汉族也不例外。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节日,汉人一般不过这个节日了,而黎人至今仍保留了这个欢快的节日。

苏轼在儋州的诗文中记述了黎族同胞的风俗,虽然不够详细,但保留了一份非常珍贵的史料,这些史料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文献价值,而且对今人研究黎人风俗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苏轼的风俗观

苏轼在诗文中记载黎人的民俗事象时,渗透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他鲜明的观点和态度。

(一)随俗

苏轼认为健康、有益的习俗,如民间歌唱、嗜好槟榔、饮食、吉贝织布、雕题等,他是赞扬的,尊重的。

诗人在集市上遇到一个靠打柴度日的黎族同胞,相互攀谈起来,临别时这位黎人将自己所织的吉贝布料赠送给诗人以御风寒,诗人感动不已,写了《和陶拟古九首,其九》,纪念此事。

他衣着从俗,诗人离开海南北归途中有一首诗追溯到这点:“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漫。”他穿黎衣戴黎冠,极像黎人老头。有时他头戴笠帽,身披蓑衣,脚蹬木屐,俨然是一个黎家的老农。

在饮食方面,他喝黎人造的酒,对嚼槟榔也无异议,有一次,诗人造访当地朋友姜唐佐,姜唐佐不在家。

苏轼见其母嚼槟榔,随便拿出一张纸,写下一副对联,对唐母嚼槟榔的神态,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令人记忆深刻。

这位中原士人在儋州过重阳节,写道:“蜑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楂。何以侑一樽,邻翁馈蛙蛇。”(《丙子重九二首之二》)

喝的是当地少数民族酿的“蜑酒”,吃的则是邻翁赠送的蛙和蛇。诗人融入了黎民的习俗。

当然,这种接受、融入有一个过程,但苏轼是自觉的。他在《闻子由瘦》说:“土人顿顿食署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苏轼在生活中自覚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

唐代韩愈贬岭南潮州时,食用了蚝、蛤后,竟“腥燥始发越,蛆吞面汗驿” ⑤,痛苦恐惧不已。

而苏轼则不然,他不仅有滋有味品尝,还作文赞美之:“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與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食蚝》)

苏轼尊重黎民有益无害的风俗,并自觉地融入,随俗,体现了诗人平等的民族观,增进民族情感和民族团结,为民族和谐相处,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二)劝导

儋州有杀牛祭鬼的陋习,所杀之牛,大多用沉香等珍奇特产从内陆汉人那里换取。杀牛祭鬼,往往牛死人亡,人财两空。

苏轼为此书写了柳宗元的《牛赋》,并附上跋,交给僧人道赟传播于众,希望借助黎民笃信宗教的心理,让僧人在解经布道的过程中加以劝化,“使以晓喻乡人之有知者”,希望他们有所觉悟,结束这种悲剧性的习俗。

儋州,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可百姓重视狩猎、贸香,而不重视农业生产,以至缺粮少食。苏轼劝导百姓重视农耕。

苏轼特作《和陶劝农六首·并引》予以劝导。“天祸尔土,不麦不援。民无用物,吟怪是直。插厥熏木,腐徐是墙。贪夫污吏,鹰挚狼食。”(其二)“岂无良田, 腆腆平陆。兽踪交谛,鸟缘谐穆。惊磨朝射,猛稀夜逐。芋羹薯糜,以饱奢宿。”(其三)“听我苦言,其福永久。利尔粗祁,好尔邻偶。斩艾篷瞿,南东其田。父兄摺挺,以扶游手。”(其四) “天不假易,亦不汝匾。春无遗勤,秋有厚冀。云举雨决,妇姑毕至。我良考受,袒跳何愧。”(其五)

在这组诗中,苏轼详细地分析了儋州百姓所以常常没有足够的粮食为生,只能以芋羹、薯糜果腹的原因,而是因为当地的百姓不重视农耕,不勤于农事。大片的良田因为没有农夫的精心经营而成为飞禽走兽的乐园,即使是种植上来庄稼也会因无人看管变得腐败,对此,苏轼感到深深地忧虑。

他希望百姓能够听取他的劝告,改变生产方式,重视农耕,勠力垦荒种植,发展水稻生产,这样,就会“其福永久”,就能丰衣足食。

苏轼还对“坐男使女立”之土俗,即男子闲坐家中,照看门户,女性则外出劳作,承担重体力活。诗人对这种摧残女性的“土风”表示深深的愤慨,对广大劳动妇女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他把杜甫写的类似这种土风《负薪行》诗,讲给当地黎民父老听,希望他们起而改变这种落后的现象。

总之,苏轼对有益无害的风俗的态度是关注、尊重、融入,即随俗,从而增进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而对有害无益的陋习,则采用劝导的策略。

苏轼的劝导有三法:一是借助名人,即借杜甫、柳宗元等这些的大文豪,以名人的影响力进行劝导。

二是借助佛教,抓住黎民笃信佛教心理进行劝导,如借道赟和尚布道之口,宣传巫术之害。

三是他用自己多彩的诗笔,书写劝农诗篇进行劝导。可见,苏轼的劝导,有热心、有耐心、有苦心、有恒心、有真心,而且劝而得法。

三、苏轼对儋州文化的影响

风俗具有承继性和稳定性。古儋州黎族人远离大陆,交通不便,百姓生活仍处于封闭愚昧的状态,留下丑陋不良的习俗。改革这些陋习,并非凭一时之功,一己之力就能轻易达到目的的。

苏轼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深知改变是不容易的,曾说过:“海南亦有些风……然亦不易变其俗也”。而要这些革除陋习,必须提高这一地区民众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这才是根本之道。

于是,苏轼就扮演了一个文化使者的角色,敷扬先进文化,将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的火种散播于这片文化蒙昧的土地。苏轼的具体做法是:

(一)开堂办学

苏轼开堂办学,“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

苏轼到儋州后,了解当地的办学情况,他在《和陶示周掾祖谢》做了这样的描绘:学校破败不堪,眼不见老师,耳不闻渎书声:“摄衣造两垫,窥户无一人……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苏轼《和陶示周掾祖谢》)。

他与友人聚钱修建“载酒堂”,作为讲学之地。亲自修订教材,办起了真正的学校。

《 重修儋县志叙》说:“儋耳……阅汉魏六朝至唐及五代,文化未开。北宋苏文忠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乐之教转移其风俗,变化其人心。”使儋州“书声琅琅,弦歌四起”。

(二)赠医送药

儋州的医疗条件比中原落后很多,无医无药,百姓有病不医不药,靠巫祭鬼。为此,苏轼忧心如焚,决心以科学精神解决这一状况。

一是求助内地的朋友,多寄药物来,如《与程全父推官》第十二简:“久不得毗陵信,如闻浙中去岁不甚熟,曾得家信否? 彼土出药否? 有易致者,不拘名物,即为希奇也。间或有粗药,以授病者,入口如神,盖未尝识耳。”

二是传授他的某些治病秘方。三是选用本地药材入药。“有粗药以授病者,入口如神”。⑥他努力用自己的医药知识为老百姓服务。

(三)挖井

儋州雨水充沛,天气炎热,极易滋生繁殖病菌。百姓飲用这种含有病菌旳河沟水常常生病。

为了改变百姓不卫生的习惯,苏轼引导百姓挖井,使人喝上清洁之水。另外,他还向当地百姓介绍中原的农耕技术等等。

事实证明,苏轼以先进文化、科学精神改革陋习的做法是正确有效的,时至今日,儋州黎民的陋习大多已革除了,或得以极大的改善。

黎民文明了,进步了,不得不说苏轼的伟大,不得不佩服苏轼历史性的贡献!

注释:

①林冠群:《新编海外集》,银河出版社2006年版。

②林语堂:《苏东坡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乐史等编著:《地理志,海南》(六种),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 页。

④程天富:《黎族文身新探》,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5页。

⑤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韩昌黎集》,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70页。

⑥韩国强:《苏东坡在海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参考文献:

[1]苏轼著,王文浩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作者简介:

尹逸如,女,湖南岳阳人,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唐宋岭南贬谪文人研究。

猜你喜欢

儋州贬谪黎族
《黎族母亲》等
地方高校该如何传承海南黎族音乐
黎族元素在校园美术教学中传承的思考
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海南儋州:特色加品牌农业更出彩
古代文人的仕宦情结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非同凡响的秋歌
海南儋州特色农产品电商体验馆海口开张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黎族网为传承黎族文化尽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