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雾都孤儿》中的哥特式创作手法

2020-09-10鲁俐

今古文创 2020年17期
关键词:狄更斯

【摘要】 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经济生活表现形式,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及社会的主流思想,而对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进行更加生动的创作,也让人们感知文化魅力所在。文艺复兴时期是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经济以及政治在逐渐转变的同时,社会生活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哥特式艺术就是这一时代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这时期大量的著作都体现了哥特式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雾都孤儿》中的哥特式表现手法进行剖析,通过对人物以及场景的细致化描绘,对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抨击予以探讨。

【关键词】 《雾都孤儿》;狄更斯;哥特式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7-0004-02

《雾都孤儿》的创作者是狄更斯,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在19世纪时是位杰出的批判式小说家。19世纪的英国正是封建阶级逐渐转变为资产阶级阶段,资本主义萌芽,由于阶级差距逐渐增加,底层社会人民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底层社会人民的生活负担加重,资产阶级越来越富足,导致阶级斗争逐渐加剧。小说《雾都孤儿》哥特式的手法是通过反差化的写作手法,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示,对当时的资本主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进行反射。

一、关于哥特式的内涵特征分析

哥特式的创作手法并不是在19世纪出现的,早在13世纪时就已经崭露头角,其使用目的主要是对中世纪的艺术形式进行区分。哥特式手法的主要主题包括恐怖、黑暗以及痛苦等一系列负面情感,其中的標志性元素有死亡、黑夜、诅咒等。在小说中使用哥特式创作手法,主要是对恐怖因素进行渲染,对人们心中的正面与负面、爱与绝望之间的挣扎进行描写。哥特式手法不仅仅用于文学创作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使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在建筑设计以及音乐表演中也较常使用。其中哥特式创作手法小说使用较为频繁的是其是浪漫主义文学盛行的时期,通过正面描写手法对理想社会的构建,政治制度以及社会道德等进行描写,通过负面手法对人性的黑暗面以及社会的阴暗进行抨击。纵观哥特式创作手法的发展,相对来说,通俗作家以及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使用较多,通过哥特式创作手法的使用,在文学上的造诣较高。小说《雾都孤儿》的哥特式创作是文学史的经典,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底层人们的生活以及资产阶级生活进行强烈的对比,通过这一文学作品的创作,将哥特式的创作手法逐渐引向主流,对其传统性进行充分的展示。

二、关于《雾都孤儿》创作背景分析

(一)社会背景剖析

时代的更迭是进步的体现,19世纪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英国在世界上抓住发展先机,逐渐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实现整合,经济集中化发展,以此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一发展形式对经济速度具有积极作用,但透过表面看向本质,资本主义资源的使用是对底层人们的掠取以及压榨,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并且长时间的压迫行为,激发人们内心的反抗情绪,阶级斗争逐渐激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英国议会做出了一定改变,通过法案,对阶级斗争进行缓解。在18世纪以来,文艺复兴时代来临,英国文化逐渐走向丰富灿烂的时代,文学家通过手中的笔作为武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繁华以及黑暗进行抨击。尽管英国议会做出了些许调整,但是英国的主体大权依然在资产阶级手中,经济的发展,农业化发展逐渐向工业化发展迈进,对底层社会人民的压迫逐渐加重,社会底层人民只能通过高强度的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因此穷人的反抗心理逐渐加重,资产阶级对穷人的剥削也并不存在下降的趋势。《雾都孤儿》的创作是通过英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孤儿的人物故事为主线,对其身世以及遭遇进行描述,通过人们的帮助,最后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内容背景剖析

《雾都孤儿》的创作时间是在19世纪的上半期,作者为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是一篇长篇写实类小说,这一小说中的主人公名为奥利弗,出生在济贫院,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并不优越,并且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贫民的欺负,以此来剥夺奥利弗的食物,奥利弗在其年少时期,遭受了长时间的欺凌并且挨饿是家常便饭,由于长时间的环境影响,奥利弗的心性较其他人更加坚韧。奥利弗在长时间的欺凌生活下,决定前往英国伦敦,以此脱离这种生活。奥利弗在到达伦敦时,由于对环境并不熟悉,因此,不小心进入了贼人圈子,其首领打算将奥利弗培养成一名扒手,对奥利弗进行训练,在进行扒手任务时,奥利弗被警察抓住,后来在商贩的帮助下,被确定为无罪。这件事情之后,奥利弗进入到布朗洛的家中,在这一家庭中,年幼的奥利弗第一次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但是好景不长,贼人首领担心奥利弗会对其不利,便使用计谋将奥利弗重新引入了贼圈,在经历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奥利弗成了合格的扒手,在一次行动失败之后,奥利弗受伤,得到了姨妈罗斯的收养,奥利弗在姨妈身边再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但是奥利弗的兄长对父亲将遗产留给奥利弗十分不满,便勾结贼人首领将奥利弗的身份进行销毁,但是这一行动被奥利弗的朋友听到,并告诉了罗斯小姐,之后被警察覆灭,首领也被处死,奥利弗被布朗收养,为奥利弗再一次提供了新生的机会。

三、关于《雾都孤儿》中哥特式手法的运用分析

(一)关于哥特式主体分析

在《雾都孤儿》的小说分析中,能够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正面形象以及帮助主人公的人物所处环境,人性善良的描绘,对社会邪恶势力以及资产阶级的阴暗面进行披露,两者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这是哥特式手法的典型特征。在小说中,奥利弗出生在济贫院,其代表的是当时英国社会底层人民,资产阶级社会的黑暗并没有对主人公的心性以及品格进行改变,这也显示了底层人民反抗的决心,主人公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依然秉持着善良之心,是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小说中其他邪恶力量的塑造与主人公的对比较为明显,并且小说的结局,邪恶势力依然无法对正面的力量造成打击,最终会败给正面的社会势力。通过哥特式手法的使用,进行正面与反面的对比,将小说的情节进行优化,增强小说的吸引力,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深刻。

(二)关于哥特式情节分析

小说中的主要描写背景是伦敦的街道以及济贫院等,针对社会环境中的肮脏以及黑暗进行更加鲜明的描写。在主人公的出生环境里,奥利弗周围存在着欺压、虐待,并且底层社会人民需要忍受饥饿,面对死亡。在小说的描写中,繁华富庶的场景以及破烂不堪的旧房子,将反差性的画面进行对比,是哥特式创作手法的基本特征。通过场景的描述,對作者的主观想象能力进行更加细致的刻画,对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狄更斯通过哥特式手法的使用,可以将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行激发,产生小说的神敏感,在小说中,狄更斯设置了较多的悬念以及转折点,为小说环节的设置添加神秘化的色彩,对哥特式的小说形式予以显示。在对哥特式的理解中,其艺术形式与上帝较为接近,在小说塑造中,既存在天使,也存在恶魔,例如在小说中,费根与赛克斯同样是社会底层形象,但是与主人公具有本质性的差别,这两人属于魔鬼形象,在哥特式的小说创作中具有十分鲜明的体现。

(三)关于哥特式人物分析

在小说中,狄更斯对哥特式创作手法使用,主要是对奥利弗、费根以及赛克斯进行人物形象描写,这几个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性,具有哥特式的创作特点。在小说描写中,奥利弗是一个善良正面的形象,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自身的秉性,针对费根以及赛克斯的描写截然不同,同样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他们对弱小进行欺凌,抢劫,并且具有赌博以及偷窃的恶习,通过哥特式的创作手法,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这两人的形象丑陋性,以及作者对这类社会的人群的痛恨,通过“蠕动、恶心的爬虫”等词汇可以对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对这类形象精神扭曲的痛恨,也在感叹其可悲的人生。

四、结束语

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的情节主线是人物善良以及邪恶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对悬疑以及神秘色彩的塑造,其中渲染着悲伤的氛围。小说中通过对不同任务形象的塑造,对社会中存在的形形色色场景进行更加细致的描写,通过小人物的刻画,对当时英国社会的腐败以及黑暗进行更加准确的描写。狄更斯对哥特式手法的使用,是对手法本身的升华和优化,其使用手法的场景转移到大都市,因此,狄更斯的哥特式手法使用也被称为都市哥特,由于其对这一手法的有效利用,对作品的刻画更加生动,英国社会在狄更斯的笔下更加栩栩如生。

参考文献:

[1]吕美嘉.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中心理哥特传统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李颖.哥特式创作手法在美国小说中的运用[J].社会科学战线.2015,(09):260-263.

[3]黄莹.费金形象被忽略的异质性: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隐性叙事进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78-85+102.

[4]刘彦欣.浅析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J].学苑教育,2018,(19):13.

[5]王欣.《雾都孤儿》:狄更斯感伤传奇与都市主义的银幕再现[J].台州学院学报,2020,(02):52-56.

[6]刘仲岳.论《雾都孤儿》中的热病与阶级压迫[J].北方文学,2019,(35):66-68.

[7]方明.《雾都孤儿》的精神建构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3):56-58.

作者简介:

鲁俐,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狄更斯
驴脸
狄更斯钓鱼
狄更斯在盖德山庄
你能变好,我则安心
八哥战士
驴脸
狄更斯:伟大的“坏蛋”
纪念狄更斯令英国全年狂欢
钓鱼
狄更斯诡证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