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魁阁精神中浅析费孝通的治学理念
2020-09-10费腾
【摘要】 魁阁精神来自费孝通主持的魁阁研究室。魁阁研究室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孝通的指导下进行的调查研究,继而开创了以实地调查为研究方式的魁阁时代。魁阁研究员们展现出来的自由之学风、实地出真知、知识服务于社会的精神品质,正是费孝通先生的治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本文在对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以魁阁时代所体现的魁阁精神为着眼点,尝试分析归纳魁阁研究员的精神品质,以此得出费孝通治学理念的特征。
【关键词】 费孝通;魁阁精神;治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5-0040-02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各高校陆续迁到西南地区,其中以滇黔川最为集中。中国社会学系的师生也随之集中到了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成为了战时的社会学研究重心,昆明亦成为当时社会学研究重镇。费孝通是在抗战初期抵达昆明,随后在昆明任教,开始对云南周边乡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费孝通在云南期间取得的成就众多,其中最为闪耀的治学成果是在主持魁阁研究室期间形成的以费孝通为核心的魁阁精神。
一、费孝通与魁阁精神
“魁阁”从1939年到1946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孝通先生主持下进行研究。1938年,费孝通在英国学成归国,时值抗战,遂借道越南,顺滇越铁路抵达昆明,在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授课。不久后,费孝通创建了云大与燕大合作的社会学研究中心,即:“魁阁”研究室。费孝通带领魁阁研究员致力于云南乡村经济、行政区、工厂以及少数民族等状况的实地调查。当时的调查设备缺乏、调查区域偏僻,但这更加激发了研究员们的进取心。研究员们醉心于学术研究,自得其乐。他们在实地调查与自由讨论中所严守的治学品质成为“魁阁”精神的最好的展示。研究室有着“自由研究的风气、尊重个人的表现、公开的辩论以及伙伴精神” ①,这就是魁阁精神。
1940年,随着战况的转变,身处战场大后方的昆明,即将成为抗日的大前线,往日的宁静与安逸被日寇战机所打破。十月份,研究室被迫迁到呈贡以西二里之地的“老城墙村”,设在三层楼的魁星阁里,得名“魁阁”,魁阁研究室在此长达六年之久。1944年,国民政府陷于经济困境,对教育拨款也难以为继。研究室的调研经费严重不足,仅有的资金因通货膨胀导致购买力下降,再无多余的财力购买所需的工具。加之云南时局动荡,费孝通被生计所累,无法坚持实地调查,于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和写作中去。三年后,费孝通受邀前往英国,“魁阁”研究室的调查工作实际已经停顿了。自此,研究员所创的“魁阁精神”成为了社会学研究所推崇的治学品质,研究室負责人费孝通的治学理念也被魁阁研究员们传承下来。
二、费孝通的治学理念
费孝通的治学理念有其创新之处。他借鉴西方高校的教学模式和云南高的教学情况创造了符合魁阁研究员的实地调查方法。费孝通努力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倡导思想自由和畅所欲言,给学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学术取向。他在治学上敢于突破常规索取知识,提议学员们应该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把自己所学全部用以服务社区、功于社会,并立志要为当时“苦闷的人”找到出路。通过教学导引,即可体现出时任魁阁研究室负责人的费孝通治学理念。
(一)学术寓于自由
学术自由、鼓励发言是费孝通治学理念的基本特征。当时昆明各高校的学术氛围浓厚,各团体经常请本校和外校学者讲课或做学术报告,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和发言,从来没有限制。美国学者对此评论道:“自由探讨的空气、尊重别人意见、公开辩论和友爱的精神。” ②魁阁研究室创立之初,吴文藻提出“开风气、育人才”的教育理念,吴文藻到重庆任职后。这一理念被后来的继任者费孝通所秉承,他还将西方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引入到“魁阁”的教学中,组织不定期的学术讨论会,鼓动学生积极在各种学术会上发言。
费孝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研究员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积极的支持和引导他们,并帮助他们创作。据谷苞回忆道:“194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费老师给我在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安排了学术报告会。我用心准备了讲稿,在我走进报告会的大教室前,费老师还一再叮嘱我:不要怕,你就大胆讲吧,大家会感兴趣的。” ③这表明学术发言是平等自由的、师生是一视同仁的、不管是谁在主讲都是值得尊重的。当时魁阁研究员们各有议题,他们自由发表着自己在实地调查中形成的学术观点。自由的学术氛围、畅言的学术讨论、充满求知的渴望使得研究室出现了一大批学术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真实样貌,真正做到了“普天之下处处是田野”的研究理念。
对此,有学者评论道:“20世纪40年代,他的学生形成一个有才华、有前途的学者集团。” ④肯定了魁阁研究室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学术团体,它对当时社会学研究所做贡献之大。
(二)学问源于实践
学问来源于实践,从实地调查中获取学问是费孝通治学理念的基本方法。二十世纪早期,费孝通以认识并改造社会与关注民生问题为研究重心,从实求知。这一学术倾向缘于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乡村衰落、社会动荡和新文化运动之后兴起社会调查之风所致。魁阁研究员在学习之余,也深入实际,亲自到云南农村中参与调查研究。费孝通作为这支学术团队的领军人物,这与他的治学理念是分不开的。
费孝通曾认为当时社会学的学生有一种苦闷,即:“苦于在书本上,在课堂里,得不到认识中国社会的机会。” ⑤因此他要求学员展开战时服务工作,参加社区服务与救济事业,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调查。这正如晏阳初所说的: “调查的目的,既是为了了解事实,但事实了解的不是工作的终了,而是工作的开始。所以调查工作不是为调查而调查,必须要着眼于社会的实际改造。要根据建设的需要,调查事实。” ⑥这正体现了费孝通要求研究员们到实地中去发现问题,以寻求解决乡村衰落的方法。
主持“魁阁”期间,费孝通曾访问美国。他将“魁阁”的研究成果翻译出版,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社会学,引起了巨大反响,促使费正清等国际著名的学者造访云南。这也推动以“魁阁”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增强了“魁阁”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更加深入的了解云南乡村社会。费孝通先生回到国内后,虽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做实地调查工作,但是他要求研究员到实践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依照事先的假设,步步推进。务必使学员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走到实地里去,深入到农村或工厂之中,与被调查者共同生活,切身感受了解乡村、读懂乡民,进一步体悟中国乡村社会的症结所在。
(三)学识功于社会
从细微观处着眼、寻求中国乡村发展之道是费孝通治学理念的最终目标。费孝通认为“欲改造社会必须先认识和了解社会” ⑦,对于中国社会的认识来源于对中国广大乡村的理解,中国的乡村社会具体的反映了中国社会面貌。要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必须首先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乡村,首先解决中国乡村的问题。费孝通在抗战开始后,集中力量去研究云南乡村,了解中国乡村的本质特征。在费孝通的眼中,地广人稀的中国农村,需发展农工并重式的乡村经济才能缓解乡村衰落的难题。费孝通主张用学到的知识推动中国乡村的进步,为解决中国乡村的问题寻找出路,真正地做到学术是有用的知识、是有功于社会的。
对于乡村的调查应以解决乡村实际问题而存在。这一理念体现了魁阁研究员的学识应回馈社会,立志解决制约乡村发展的实际问题。费孝通“通过实地调查,以其宽阔视野,对中国农村经济做了贯通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比其他学者更加全面和独到的见解,为当时乃至未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破解之道” ⑧。魁阁研究员们以此为调查研究的准则,始终坚持认为调查是认识中国乡村社会最直接的方式。此外,魁阁研究室通过对云南乡村的调查,实际状况的分析,总结出使鄉村农民转变为工人、摧毁乡村旧传统并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乡村经济的出路是农工相辅的发展模式等观点。这些深入实践得出的经验对今天的振兴乡村仍有借鉴作用。
三、结论
费孝通始终坚持直接观察与亲身参与。主张在实地调查中分析各种问题、在实地研究中解释研究问题。在其学术与治学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的一生在研究上追求的是“志在富民”,在治学理念上追求的是“从实求知”,其学术创作和贡献始终与中国乡村发展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治学的目的是将中国社会的实地状况揭示出来,进而改造。表现了脚踏实地、胸怀天下的治学理念。在以费孝通为核心的魁阁精神中,处处可体现出深入实践、实地调查、学以致用的治学理念。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体现的治学理念依然适用于各高校的教学工作。
注释:
①张昌山:《费孝通与“魁阁时代”学风》,《光明日报》2013年1月30日,第16版。
②④(美)阿古什(Arkush , R.D.)著、董天民译:《费孝通》,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③谷苞:《在费孝通老师指导下云南社会学研究室的三年学徒生活影响了我一生》,《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⑤费孝通:《费孝通》,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⑥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晏序》,上海书店出版社1933年版,第2页。
⑦丁元竹:《费孝通的治学特色与学术风格》,《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
⑧李金铮:《“研究清楚才动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的农村经济思想》,《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张昌山.费孝通与“魁阁时代”学风[N].光明日报,2013-1-30(016).
[2]费孝通.费孝通[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费腾,男,汉族,河南信阳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