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科美育作用
2020-09-10陈菊
陈菊
【摘 要】美育是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艺术类学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中我就以中学阶段的音乐学科为例,谈谈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大环境下,我们应当如何做好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而充分发挥音乐等艺术类学科的美育作用。
【关键词】中学音乐 美育 学科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23
素质教育教学体制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素养的发展,其中德智体在社会普通大众的认知中都很熟悉,分别就是智力,也就是学科教育、道德素养、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而对于“美”和“劳”则往往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尤其是“美”这一部分。所谓“美”,从教学意义上来说是主观性学科的专属特质,尤其是艺术类学科,如中学教育中最基本的学科依托就是音乐和美术这两门学科,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心灵。而从我国现代教育成立以来,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忽视了音乐等艺术类学科的教学,进而也就导致我国学校教育中的美育一直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尤其是应试教育教学体制发展到巅峰时期,一切以考试为核心,考试学科成为中学教育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那么音乐等艺术类学科也就自然而然的为考试让路,日常教学也就流于形式,甚至是名存实亡。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对于人才要求的多样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首要针对中学教育中学科设定不平等的状态进行改革,强调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素养的培育,也就给音乐等艺术类学科发挥学科美育作用创造了机会。
音乐作为艺术类学科的典型代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审美能力,构建学生审美意识,打造学生内在气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教育中我们更加强调德育和美育这两个方面,尤其是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类学科展开美育工作。就以本文中所探究的音乐学科为例,虽然同为艺术类学科,音乐和美术在美育呈现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同,相对于美术来说,音乐学习的门槛相对更低,也更加符合普通学生的兴趣特性,就如不是谁都会画画,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哼两句歌词一样,在美育开展方面,音乐的学科优势得天独厚。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我在音乐美育方面的看法。
一、音乐欣赏,滋润学生的心灵
从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设置来看,其教学目标和内容规划通常都是以音乐欣赏为主要目的,以陶冶学生的心灵为学科教学一以贯之的目标。这主要是因为音乐本身虽然入门门槛较低,但是却是一门实打实的专业性强的学科,所以入门容易,深入却难,因此对于普通学生来说,音乐欣赏是首要任务。
首先,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可以通过放音乐给学生听的方式陶冶学生的心灵。听音乐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行为,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存在无意识和有意识,听音乐往往就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所以通过放音乐,我们先给予学生思维的自由,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对不同的音乐产生个性化的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的感性思维,为进一步的有针对性欣赏奠定基础。
其次,在音乐课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欣赏音乐,同时培养起学生的音乐审美习惯和兴趣。例如,在音乐课上我们针对中学生的兴趣,综合考量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最终选择合适的歌曲,然后在对应的音乐声中,引导学生自主联想和想想,从而开拓学生的精神空间,启蒙学生在音乐中自然感知,主动理解的能力。
二、音乐鉴赏,塑造学生的审美能力
听音乐的下一步就是学生能够听懂音乐,而从听到听懂就是意味着欣赏到鉴赏的转化。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感知和乐曲、歌词等的理解能力。
首先,在音乐鉴赏方面,我们要深入音乐背后的故事背景去解读音乐,带领学生走进音乐背后的故事。一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学习方面的自主性还不稳定,所以如果仅仅是给学生讲解对应的音乐知识,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另一方面,音乐作为主观性意识的呈现,其内容和情感往往带有时代的印记、作者个人的情感印记。所以通过探寻音乐背景和创作环境等,我们能够让每首音乐成为一个故事,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让学生通过故事更加深入的理解每一首音乐的内涵。
其次,在音乐鉴赏课上,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典型的例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对于音乐的选择来说,考虑到中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我们最初可以从流行音乐中选择偏向于古风、中国风的音乐,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能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也便于音乐理解和鉴赏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
三、音乐教唱,塑造学生艺术美的表达能力
教唱是中学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音乐实现美育工作展开的一项重要依托。从欣赏到鉴赏再到传唱,是一个美的理解到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他人的美转化为自身美的过程。
首先,在音乐教唱方面,我们从内容方面来看可以以课本内容为基础,进行多方位的拓展。一方面,课本上所列出的乐曲往往是经典的带有正能量的作品,通过教唱可以在欣赏、鉴赏环节上完成对应的美育工作,而另一方面以课本为基础的拓展可以给我们的美育工作开展一个方向,在课本之外,我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给学生挑选合适的歌曲,兼顾学生兴趣,进而在教唱环节逐步从审美转变到表达美方面。
其次,教唱过程中,我们要从方法上进行创新。音乐虽然是一门不涉及考试的学科,课堂教学氛围相对自由,但是从美育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充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就要针对学生艺术美的表达能力进行锻炼。我们可以选择合唱、对唱等形式,塑造一个相对活跃的环境,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帮助,从而逐步锻炼学生在“歌唱”中了解情感并实现情感自我转化的能力。
总之,美育是当前中学阶段音乐等艺术类学科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的任务和目标。而在我看来,美育工作的开展和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入手,做好教学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参考文献
[1]趙丹.探析“美育”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D].海南师范大学.
[2]徐珊珊.浅议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突出审美教育[J].2014(3):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