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破碎与重塑
2020-09-10刘小满
【摘要】 山下凯伦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日裔作家,其小说《穿越雨林之弧》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以主人公石丸一正头前面那个旋转的球作为叙述者,用其“上帝”视角讲述了它在马塔考的经历和回忆。本文将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从物理、精神和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来对美国移民推普,日本移民石丸一正以及巴西本土等人的最初记忆以及记忆的破碎和瓦解进行阐释,以此来探讨记忆破碎的根源和如何重塑美好记忆的方法,对现实予以思考和参考。
【关键词】 《穿越雨林之弧》;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记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9-0038-02
一、引言
山下凯伦的首部作品《穿越雨林之弧》出版后以其豐富的内容主题,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得到了许多学术界的关注和解读。小说中有许多物理空间的转换:石丸一正从日本移民到巴西的圣保罗到马塔考;美国移民推普从美国到马塔考;朝圣者奇科人从老家塞阿腊的沙滩到马塔考的雨林中。小说中的物理空间不仅是承载叙述内容的容器,它也是一种空间隐喻(吴庆军 2008:75)。在文学作品中,物理空间更加具有社会性,在作者的特定审美视域内,物理空间升华成具有社会、道德、审美等的独特人文空间(高莉莉,2014)。
二、物理空间——最初的记忆
列斐伏尔(1991)认为地理空间是“在可感知空间中,日常现实与城市现实之间的一种紧密联系”。地理空间不单是一种物质性器皿,还呈现了社会中隐性的复杂关系。因此,随着地理空间的变化,主人公的精神和社会身份也会产生变化。(刘欢欢,谷野平:2020)。主人公石丸一正带着拥有超能力的“球”来到巴西的圣保罗。圣保罗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地方,气候,饮食,生活习俗等都不同于日本。“和日本不同的是,巴西是一座占地面积大,效率低,被官僚主义,贪污和贫穷所拖累的城市”(Karen,10)。尽管如此,他依然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圣保罗这个新地方对他而言是新生活的开始,也是他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随着地理空间的变化,石丸一正命运的命运也发生了转变。新的地方马塔考成为他为推普寻找塑料源地的囚禁之地。以及之后一系列的悲剧都是始于马塔考。对于石丸一正而言,地理空间的变化是一场磨难。其次是美国移民推普,地理空间的变化导致了他最终以悲剧收尾。推普本从美国公司GGG底层的一名普通员工上升到巴西公司的一把手,后又因发现了巴西羽毛的商机,其在巴西的事业经营地风生水起。对权力和财富的极度痴迷以至于GGG公司不顾生态环境,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最终导致自然的反噬。马塔考对于推普而言是实现野心和欲望的地方,在这里他内心的欲望和其所秉承的价值观被放大化,最终导致妻离子散,自己亲手打造的帝国毁于一旦。朝圣者奇科从家乡来到马塔考还愿到最后在马塔考建立电台开展事业再到最后和朋友死于马塔考这一系列的地理空间的变化,让他的思想和心理发生了变化。最后还有爱鸽人巴蒂斯塔最终因为马塔考病毒的入侵和传播,他心爱的鸽子全部被杀死,最后只剩下他和他妻子两个人。马塔考对于巴斯蒂塔而言是悲伤和痛苦之地,在这里他忍受着相思之苦和失去心爱的鸽子的痛苦。所有的人在来到马塔考之后,他们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最初那些美好的记忆也随着地理空间的转化而黯然失色。
三、精神空间——记忆的破碎
列斐伏尔(1991)表示精神空间不但和生产关系有关,而且与影响这些关系的“秩序”紧密相连。随着人们所处的地理空间的变动,精神空间也相继产生变动。诚然,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特征给精神空间刻上了印记。然而,这种典型的精神特质活动空间的形成也受一定的社会因素影响(刘欢欢,谷野平:2020)。 小说中人物的生活随着地理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同时,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日本移民石丸一正因中彩票而变得富有,他用这笔财富来实现人们的愿望,和大家成为朋友,用这种方式找到归属感。但最终因人们无穷的贪念而破灭。随后来到马塔考被软禁起来搜索特有的塑料资源,最后奇科因自己而被强杀,失去了最亲密的伙伴。所有的一切都让他的美好精神空间遭到破坏和打击。美国移民推普在马塔考遇到了他的妻子-米歇尔。是米歇尔让推普体会到了除了事业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之外的幸福和温暖。但是推普的这种以人类为中心论的观点造就了马塔考的悲剧,更为可悲的是,在灾难发生后,推普仍然没有意识到这种思想的错误。而他因与妻子对待自然的不同观念,最终导致妻子的离开。推普最终一无所有。朝圣者奇科来到马塔考后每天忙碌于电台之间。生活也从海滩边转移到城市中。在被城市的生活同化后,无法忍受母亲的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奇科的精神空间从最接近自然到逐渐远离自然变化,最终自己和朋友死于马塔考的狂欢节上,母亲带着他的骨灰返回家乡那片美丽的海滩旁。在遭受马塔考灾难后,小说中人物的记忆已不再完整,变得伤痕累累,支离破碎。小说的结尾处,“你在询问谁的记忆?到底是谁的记忆?”(Karen,212)。是人类的记忆,自然的记忆,还是地球的记忆?
四、社会空间——记忆的重塑
社会空间是小说空间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人物和所发生的故事都是设定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Foucault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角度分析了空间的社会属性,他认为空间是一个权力容器或场所(高莉莉,2014)。在小说的一开始,石丸一正的故乡日本,因为现代科技“球”的发明,导致了石丸一正间接性的失业。这一期间的社会背景置于工业革命期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许多科技产品被发明出来并投掷于工业上。原先的工作被机器所代替,导致许多人失业。人们必须得另寻生路,所以这也就是巴西移民热的原因之一。而巴西当时作为后殖民主义的第三世界国家,贫穷,落后,受制于西方霸权主义国家权力的压迫和影响。美国移民者推普和他所在的公司GGG则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代表。GGG所处于的社会空间就是一个真实的资本家压榨工人阶层的空间。GGG共有二十三层楼高,权力越大则所处的楼层就会越高。相反,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员工则处于最底层。那些处于高层的掌权者悠闲地喝着咖啡,神情自若地抽着烟,丝毫对楼外的罢工毫不在意。GGG公司对于巴西热带雨林所做的一切事物都是环境非正义行为:大肆占用耕地为商业用地;过度开发磁性塑料以及羽毛的生产。最终导致自然不堪重负,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一种未知病毒的入侵导致人类和动植物的死亡。人类的生活陷入瘫痪和恐慌。病毒爆发后,政府和媒体对斑疹伤寒疫情的隐瞒,对有关大众健康报道的忽视,以及对斑疹伤寒病例报道的反对都是环境种族主义的体现。小说中整个社会空间呈现出毁灭性质的特点。小说中灾难的发生揭示了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腐败和虚伪的一面和其一切向权力,金钱和欲望看齐的本质,丝毫不顾及自然和人类的权利,最终必然会走向自我毁灭的结局。
五、结论
小说中人物的记忆开始发生变化是随着地理空间的变化,地理空间的变化促使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也随之改变,而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变化则加剧了记忆破碎的进程。记忆的破碎不仅限于人类,社会,地球和自然也同样拥有着记忆,这种记忆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后所留下的痕迹,并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小说中记忆的破碎就是自然和地球反作用于人类所造成的痛苦和不完整,不仅让人类的精神或身体受到重创,同时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纵观现实生活中,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和病毒疾病已然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美国著名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说过:“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和价值体系。要解决这一危机,我们必须尽可能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对自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只有理解了这些文化和价值体系,才能对它们进行变革。如果人类再这样继续发展下去,最终迎来的将是地球记忆的破碎和消亡。這个意义上来讲,这部小说以其特有的方式来为人类的未来拉响了警报,引发全人类的思考,对以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一定的启迪价值。
参考文献:
[1]Henri,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Nicholson Smith D.Trans.Massachusetts: Black-well, 1991.
[2]Yamashita, Karen Tei.Through the Arc of Rainforest[M].Minneapolis:Coffee House Press,1990.
[3]Wenz,Peter S. Enviornmental Justice[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8.
[4]Worster, Donald. The Wealth of Nature: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the Ecological Imagina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5]高莉莉.家园与荒原——《五号屠宰场》的空间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2014,(4):283.
[6]刘欢欢,谷野平,难以走出的困境——空间批评理论视域下的《同情者》解读[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20,29-31,29-31.
[7]龙娟,孙玲.论《穿越雨林之弧》中的环境非正义现象[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8-93,88-93.
[8]宋艳秋,从空间理论视角解读邝丽莎《中国娃娃》[J].海外英语,2020,237-238,237-238.
[9]吴庆军.空间批评下的乔伊斯小说解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1):74-79.
[10]谢春平.西方空间批评理论探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4):159-164.
作者简介:
刘小满,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