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手绘基础对环艺专业成长发展的个案研究
2020-09-10高潇潇傅媛媛
高潇潇 傅媛媛
【摘要】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当中,对于手绘有着强烈的依赖,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推进,对手绘的表现质量要求逐步提升,但传统的手绘培养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培养难度较大。现如今,伴随数字手绘技术发展,许多数字手绘类软件应运而生,现面临着如何应用这种新型手绘方式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和速率,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因此文章着力介绍数字手绘对环艺专业成长发展的个案研究,实践新技术对传统教学的碰撞。
【关键词】 环艺;数字手绘;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2-0063-02
基金资助:本论文系江苏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基于数字绘画技术下的手绘效果图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C-b/2018/03/10。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培养学生数字手绘的能力
手绘是设计师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传统的手绘培养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培养难度较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枯燥的技法训练。在环艺设计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面临以下这些问题:
(一)学生没有传统手绘美术基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设计表达
有些学生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在拿到教师所下发的课程任务书后很快就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灵感,但由于没有传统手绘基础,或是手绘基础薄弱,进行方案草图绘制时透视和造型無法精确把握,脑海中闪光的创意无法落实于画纸,表现出的效果差强人意,逐渐对方案表现失去信心,以至于设计能力止步不前。
(二)色感与色彩的运用能力不好。怎么快速提升学生的作品表现力
由于传统手绘的限制,学生每次绘图只能使用马克笔中的现有颜色进行创作,色彩搭配受限,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色彩运用能力就不强的学生来说常常会出现一上色,就“毁”方案的情况,一些同学甚至会选用不上色等方式来敷衍。
(三)已经完成的方案想要对手绘图的局部进行修改,怎么办
对于课程设计,当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或完成后教师都会及时给出修改意见,通常在完成好的纸质稿上,学生难以进行修改只能重新绘制。
(四)如何在手绘中将逼真的灯光效果画出来
手绘方案中对学生的手绘能力要求很高,特别是随着方案的推进,在设计中需要表现物体的材质,光影层次的变化,普通的手绘往往只能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以及明暗关系来简单体现,对于一些特殊材质或者复杂的光影效果则难以表现。
对于以上遇到的几类问题都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字手绘的能力来解决实现。首先传统手绘并不再是设计的必修课程,零基础入学成为可能,通过使用软件中的辅助工具,学生可以在一点透视与两点透视的标准尺度下自由作画,且怎么画都能让作画线条按照正确的透视方向走。
在上色中,软件提供有专用的多款笔刷,任意选用即可表现不同的线条质感。对于颜色不会搭配、不会运用的问题,在操作中可以选择参考图片,或者名家作品,用软件中的吸管工具吸取色彩表现出来。同时对于作品中想要修改的地方可以随时做出修改,对于灯光效果的表现只需选择特制的笔刷画几笔就能瞬间修改,如在绘画过程中建立图层,一幅画使用不同的光影层则可以同时表现日景和夜景。既在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关系中,从局部入手深化去把握统一环境整体进行创作。为了更直观的研究以上问题的实际操作情况,笔者做了一项学生数字手绘的个案研究,本文旨在展现个案研究结果,并讨论其对教学的启发意义。
二、学生数字手绘的个案研究及其结果和意义
(一)研究步骤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笔者所任教的五年制高职一年级手绘效果图课上的三位学生,他们的手绘基础在班级里属于上等水平。笔者选择了该三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手绘板进行数字手绘创作。在课程的初期,中期,除使用工具不同外,创作内容与教室里其他同学一致。并将三位同学的作品与教室中其他学生的作品进行以下几项匹配打分:创作时间,形体构图准确度,色彩搭配,材质表现,光影表现。后期根据三位学生的进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选择加深创作难度和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
(二)研究结果
通过长达18周课程的个案研究,将所得到的实践反馈分为三个阶段呈现,分别为初期阶段1-6周,中期阶段为7-12周,后期阶段为13-18周,同时在18周由参与学生自主展示了课程作品并进行了课程总结。
初期对比结果:
第一次接触数字手绘,对与长期使用手绘的学生来说需要进行一个工具使用上的转变,这个转变对于三位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面对数字手绘新颖的设备三位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兴趣也较大,在经过简单的命令学习后,用较短的时间就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
初期阶段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实践操作不够,该阶段三位使用数字手绘的学生比起教室中传统手绘制图的学生在绘图速度上要稍显落后,但构图准确度明显高于教室中采用传统手绘创作的学生,同时该阶段主要完成的是线稿创作,暂时没有开始上色训练。(如图1)
中期比对结果:
通过第一阶段的练习,在中期阶段,三位使用数字手绘的学生有了显著的进步,对数字手绘的掌握趋于熟练,学生在功能中找到了适用于本专业的一些快速表现方式,例如对称的空间借助软件中自带对称工具,画好一边镜像出另一边,实现快速表现。该阶段三位使用数字手绘的学生比起教室中学生在绘图质量上呈现明显超越,特别是在掌握了色彩的表现方法后,作品在之前形准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更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感。(如图2)
后期,三位同学的手绘表现力已经远超班级中同层次的其他同学,并且创作内容不再局限于室内方案的绘制,延伸至二维平面创作,三维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
在后期中,三位同学参与到了“殷村头条街改造”实际项目中(如图3),通过数字手绘模拟创作改造方案。由于该项目尺度较大,对空间表现力要求很高,在绘制时一旦结构比例中出现一点问题,都无法合理表现,所以传统手绘课程中的学生难以实现创作,但三位数字手绘组的同学在软件的透视辅助下,都很好地完成了作品。该阶段结束后三位同学将自己在此研究中的所有作品,以《三个绘画的女孩》为名汇编整理成作品集。
(三)研究意义
手绘效果图表现的差异问题一直是环境艺术教学中的研究重点。在环艺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数字手绘进行个案研究,不仅充实和拓展手绘学习差异研究的研究领域,而且对环艺课堂教学甚至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有着实践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
1.理论意义:提供“手绘效果图研究”的實践案例
国内外对数字手绘的研究层出不穷,而无论是学术论文、期刊资料还是重要会议,研究的重点在于技术革新,学习动机,与传统绘画的对比等单因素的群体性的研究,然而技术走进课堂面对的实际情况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在改革成为正式课程前进行个案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手绘效果图是环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2.现实意义:有助于环艺教师顺利地进行数字手绘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是否能在课程改革中受益都成为课程推进的关键,此次个案研究中用数字技术的方式让学生更快掌握技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提高效果图创作兴趣,为以后的整班化课堂教学提供可能。
三、结束语
该个案研究反映了学生使用数字手绘进行设计的情况,以此希望能给环艺教师及其他专业教师做一个参考,为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当然,本次研究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由于是初步研究,只对三位受试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同时考虑到初次开展的难度性,在样板选择时选择了手绘能力较佳的学生进行参与,将来可以在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大样本研究,使结果更可靠。另外,也可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研究,观察他们在学习数字绘画方面存在什么异同,以便对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后续的不断研究中将弥补这些不足。
参考文献:
[1]丁莹.传统手绘插画在数字媒体时代的生存空间[J].包装学报,2011,(03):75-78.
[2]王美珍.数字媒体技术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J]. 数字通信世界,2018,000(006):203.
[3]焦长虹.手绘在设计中的作用[J].装饰,2005,(8):
92-93.
[4]钟旭晖,徐蕾.手绘效果图课程在环艺设计教学中的作用[J].包装工程,2005,26(2):185-187.
[5]高晋,任工昌.浅谈电脑绘图时代的手绘表现技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