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浅议
2020-09-10刘建生
摘要:历史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学好历史既是高中考核的需要,也是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爱国情怀的必然。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相信选择历史学科的学生会大大提升,这就对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新高考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历史教学的深入发展,以及学生历史基础的不同,历史教师在教学当中既要全面的普及历史知识,同时还要有所侧重,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通过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充满了兴趣,非常喜欢看历史材料,但是对历史课程却有些抵触,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在教学当中形式呆板。因此,历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一、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
纵观这几年的高考可以发现对历史学科的考察大部分还是侧重于基础能力的考察,即能够识记主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能够通过材料分析出历史问题。识记是学好历史的第一关,也是进行材料分析和进行历史本质探讨的第一步,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历史知识的运用,也谈不上历史规律的探寻。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师不太注重识记的内容,认为这是初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导致在最后的考察当中学生不能准确的判断时间和地点。因此高中阶段的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的时候,就需要让学生掌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以及之后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通过记忆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记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简单的分析能力,狠抓基础是提高学生历史能力的必经之路。
二、把握知识精髓,领悟历史规律
高中阶段对历史的考核也会涉及到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只是涉及的知识点很少,大多是比较浅显的历史规律,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历史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部分知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很多历史教师都会注重的介绍本部分知识,会介绍某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但是鉴于历史课堂教学时间较少,课时压力较大,很多教师都是直接将这些知识说出来,让学生进行记忆,不是探讨式的让学生进行思考。直接灌输知识就加大了学生的记忆压力,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例如,有一句老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其实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根据我国古代历朝更替演变而总结出来的。我国经历了很多朝代,统治时间长的可以达到几百年,短的几十年,当然分裂时间长的也有几百年,基于这种历史常识来看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三、把握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历史是由无数个时间、事件、人物、地点组成的,是一个只能向前不能后退的统一整体,经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历史是螺旋式向前发展的。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必然的,但是不代表任何事件都是必然的,有一些歷史事件确有一定的偶然性;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但是也不代表任何时间都是前进的,也有阶段性的后退。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历史,明白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了解历史的前进性和倒退性。例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这是必然的,既是没有辛亥革命清政府也必然会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就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先进阶级代替落后阶级);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最后袁世凯复辟帝位,宣布登基,这就是历史偶然性和阶段性倒退的体现。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我国,世界上也都有体现,欧洲资本主义革命发生之后也曾屡次出现复辟的现象,这是新旧势力的交锋,也是可以理解的。历史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向学生说明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综上所述:新高考的改革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对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历史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定要改变传统观念,采取新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为以后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是把握精髓掌握规律,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本质和历史发展;最后要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让学生明白历史在向前发展当中也会存在阶段性后退,也会有偶然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百军.浅议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J].学周刊,2019(17):25.
[2]李兴文.浅议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48.
[3]余长辉. 时空观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 余长辉. 基础教育参考. 2018(17)
宁夏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 刘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