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与恶:安妮·赖斯的吸血鬼史诗中吸血鬼的价值观变异

2020-09-10甄静泊周文博马丽娅

今古文创 2020年37期
关键词:赖斯人文主义安妮

甄静泊 周文博 马丽娅

【摘要】 本文根据美国著名女作家安妮·赖斯创作的吸血鬼系列小说,对其作品中的吸血鬼艺术形象进行研究,安妮·赖斯尝试用现代的和理性的角度去演绎和诠释吸血鬼这一传统的艺术形象,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和认同。从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出发,揭示了安妮·赖斯吸血鬼史诗中吸血鬼价值观变异之路,吸血鬼与人类在生存问题上的二元对立以及永生带来的巨大诱惑使得吸血鬼建立了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体系,反映了西方社会在人文主义和利己主义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关键词】 安妮·赖斯;价值观;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7-0014-02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基于黑龙江影视艺术产业发展的安妮·赖斯恐怖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B072)。

引言

在西方文化中,当代美国著名的小说作家安妮·赖斯(Anne Rice,1941—)以生动细腻的描写吸血鬼的小说而著称,被誉为吸血鬼之母,其吸血鬼系列小说被称之为吸血鬼的编年体史书。1976年,安妮·赖斯创作出第一部吸血鬼小说《夜访吸血鬼》,该小说彻底颠覆了千百年来吸血鬼在文艺作品中的邪恶、自私、冷酷和嗜血的丑恶形象,塑造了吸血鬼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该小说一经推出便风靡一时,其后她便笔耕不辍,并在接下来的25年间接连创作了《吸血鬼莱斯特》 《被诅咒的女王》《肉体窃贼》《恶魔迈诺克》《潘朵拉》《吸血鬼阿曼达》等小说。

安妮·赖斯的系列吸血鬼小被尊称为吸血鬼的编年体史书。在她的笔下,吸血鬼这一艺术符号一改中世纪以来的丑陋残忍的恶魔形象,展现了理性和健全的思想,独特和独立的人格,脆弱而敏感的内心世界。她试图用一种现代的和理性的角度去演绎和诠释吸血鬼这一传统的艺术形象,最终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安妮·赖斯虽然描写的是虚幻世界的故事,但是却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内容。她通过对吸血鬼这一有代表性的边缘群体的描写,来深刻剖析人的精神世界,探索人的思想历程,反映出人自身的情感和人格。

吸血鬼的身上折射出人类社会的五光十色。在安妮·赖斯的笔下,吸血鬼并不是无脑嗜血的怪物,而是因为种种原因由正常的人类变化而成的,作为人类构建的传统主流的价值观体系在吸血鬼身上不断地崩塌,而同时一个新的非传统非主流的价值观正在形成,这个价值观崩塌与重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痛苦、荆棘密布、痛彻心扉和刻骨铭心的过程。在由人到鬼的过程中,其思想、性格和生活态度经历了一系列蜕变,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价值观的变化。在吸血鬼身上表现出人本主义世界观的消退和极端个人主义世界观的盛行。本文从安妮·赖斯系列吸血鬼小说入手,研究其背后蕴藏的社会文化现象。

一、价值观在吸血鬼身上的崩塌与重建

安妮·赖斯笔下的吸血鬼,绝大多数原来都是正常的人类,由于种种原因被变成了吸血鬼。在从正常人类变成吸血鬼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历程,原来作为正常人类的价值观体系逐渐崩塌。作为正常人类,遵循着社会的法律、道德、秩序和规则,可是一旦变成吸血鬼,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残忍的杀戮,对昔日的同类痛下杀手,一切的道义、公理、仁爱、善心都让位于赤裸的生存需要。也就是说,当生存受到威胁时,求生的强烈欲望战胜了社会的一切伦理道德,也战胜了人性,也可以说,这就是人性的一种体现,即人类社会的一切上层建筑无不是构建在人的生存的基础之上的,而一切的上层建筑也只能让位于人的生存。

在吸血鬼的眼中,正常的善恶观发生变化,由于杀害同类成为生存需要,建构在传统相互协作基础之上的人类的善恶观已经荡然无存。永生是一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吸血鬼的永生是建立在人类死亡的基础之上的,就像浮士德那样,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而得到了荣华富贵。希望能够永生的强烈欲望使吸血鬼抛弃了人类社会正常的法律、亲情、道德和伦理。也就是说:一个“人”死亡了,因为这个人的正常的情感和理性在走向消亡,作为人存在的自主意识和情感纽带在逐渐消失,他的传统价值观崩塌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变成吸血鬼后,吸血鬼与人类在生存问题上的二元对立以及永生带来的巨大诱惑使得吸血鬼抛弃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的主流价值观,因为人类的正常价值观是建立在人类社会相互分工协作基础之上的,是人类社会正常繁衍发展的基础,这就是具有公义的、利他的和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价值观。而吸血鬼转而接受了另外一种价值观,这就是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体系中,其善恶观发生了扭曲,判断事情对错的标准已经成了是否对我有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了谋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对于任何妨碍其实现个体利益的一切社会规范均采取敌视和破坏的态度,吸血鬼为了实现自身的无限生存的自私卑鄙的目的,由人变成了鬼,变成了一具外表光鲜的行尸走肉,成了依靠吸取他人献血而存活的活死人,成了人类社会的敌人。

吸血鬼在由人变成鬼的初期,还保留着正常人類基本的价值观,所以在他被迫吸食同类血液时会有深深的内疚感和负罪感,比如在《夜访吸血鬼》中被莱斯特变成吸血鬼的路易,在刚刚变成吸血鬼的时候无法接受去吸食人类的血液,在莱斯特的强迫下才勉强喝下别人的血液,后来,他又主要吸食动物血液,但是随着不断吸食血液带来的快感,路易也逐渐感到无法抗拒人类血液的诱惑,最终,他选择吸食那些他认为是坏人的血液,为自己的杀戮勉强披上了一件合理的外衣。

吸血鬼自身的极端派利己主义价值观使其时刻处于危机之中,因此不安全感一直笼罩着吸血鬼,使其片刻也无法安宁,因此吸血鬼往往喜欢去寻找同类,比如路易和克劳迪娅在以为莱斯特死后便去欧洲寻找同类。吸血鬼长期精神空虚,心理扭曲,怀疑一切,对什么也不相信。这也促使他们去不断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这反映了在原有正常价值观崩塌之后,吸血鬼在企图重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最终形成了扭曲和变态的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世界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吸血鬼自己运行的,所以吸血鬼才会说:我就是神。也就是说,吸血鬼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为他而存在的,他也有权力随意支配,因此吸食人类的鲜血成了天经地义,因为在吸血鬼的世界中,他已经成了万物的主宰。

二、从吸血鬼的价值观变化反映出现代社会在人文主义和利己主义之间的纠结

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整个西方文化进行了一场启蒙运动,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支持个性解放,推崇人生幸福,坚持理性,反对愚昧。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虽然,主流文化一直在推崇人文主义,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在西方社会,人文主义的思想已经在逐渐褪色,保守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在不断地回归。反映通过合法地杀戮同伴而获得生存机会的《饥饿游戏》成为畅销书籍说明了很多问题。安妮·赖斯吸血鬼系列小说之所以能够引起大量读者共鸣,在于其小说从某种程度上对于吸血鬼的生存性杀戮进行了合理化描写,作者站在吸血鬼的角度上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为了得到永生,吸血鬼是如何心安理得地对人类进行杀戮的。

而且安妮·赖斯笔下的吸血鬼或彬彬有礼,或知识渊博,或多愁善感,或标新立异,俨然是命运的宠儿。在小说中,甚至于吸血鬼已经成了神,成了世界的精灵与主宰,人类则成了他们的祭品,被供奉于祭台上,用自己卑微的献血来供养这超自然的神灵,只因吸血鬼拥有者神一样的超能力,这一系列行为便被合理化了。这完美地诠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现代社会,一方面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物质财富空前丰富,另一方面,快节奏生活和竞争导致人们心理的失落。人的欲望一旦被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所激发,便一发不可收拾。当人的欲望无法满足时,在极端自私的思想深处必然开放出罪恶之花。在这种情况下,人文主义的说教已经很难使人信服,许多人开始寻找别的精神支柱,于是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和保守主义思想便大行其道。

文艺复兴以后,科学和理性被认为是救世良方,可是现在到处是对于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的披露与反思,科学技术大发展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既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发展道路,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归根结底,“欲望即地狱”,人类的无止境的欲望会造成严重的危机,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如何控制人类自身的欲望,使人类社会自身能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人类的欲望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欲望本身也许并没有错误,但如何将人类的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协调起来,而不能仅仅考虑少数国家和少数群体的利益。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进行取舍和思考。

三、对于吸血鬼系列小说的思考

安妮·赖斯被称为现代吸血鬼小说之母,她的笔下成功地创造出了一部经典的吸血鬼史诗,其影响越来越大,对整个美国和西方当代文化的影响也很深远。探寻安妮·赖斯吸血鬼小说中揭示的价值观变异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对于了解当下美国和西方社会文化现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黄禄善.美国通俗小说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

[2](美)安妮·赖斯.夜访吸血鬼[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3韩加明.简论哥特小说的产生和发展[J].国外文学,2000(01).

[4]E·Haggerty,George.Anne Rice and the Queering of Culture. 1998.

[5]李元媛.从吸血鬼形象的变化看基督教与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关系[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01).

作者简介:

甄静泊,女,黑龙江哈尔滨人。2008年获得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學英语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部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赖斯人文主义安妮
双重救赎
好久不见的自己
Who Has Seen the Wind?
每次只做一件事
这样单纯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赖斯要出3本回忆录
赖斯因故取消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