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园赋》的园林意象
2020-09-10潘城
【摘要】 《小园赋》是庾信557年出仕北周时期所创,诗人选取植物、动物和山水等富有生命力的园林意象,反衬内心可悲之情和归隐田园之心。此时期庾信仕途堰塞、生活贫困,加以自视甚高的心态,造就了《小园赋》不是乐志抒怀之作,而是诗人穷愁之际的哀音之叹。
【关键词】 庾信;《小园赋》;园林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06-02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人,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园林山水一直都是庾信比较青睐的题材,无论是在南朝为官,还是出仕北朝,庾信都写下了大量关于园林之美的诗文,以寄托自身当时的情怀[1]。本文以中华书局出版、清代倪璠注、许逸民校点的《庾子山集注》为参照,共收集到37篇涉及园林题材的诗赋。其中诗歌34首,包括《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山斋诗》《拟咏怀 · 其六》《和灵法师游昆明池 · 其二》等;赋3篇,即《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春赋》和《小园赋》。本文主要就《小园赋》的中的“园林”意象展开讨论,探究《小园赋》园林意象选取特点、深刻意蕴及原因。
一、《小园赋》园林意象选择
《小园赋》是庾信557年出仕北周时期创作的一篇园林题材的抒情小赋。园林意象是本赋亮点所在,诗人在选取园林意象时也主要集中抓住园林意象中的植物、动物和山水三个元素,借此烘托小园自然生态的勃勃生机和透露自己对归隐田园的渴望。
植物描写在《小园赋》中出现频率高且多,“桐间露落,柳下风来”“有棠梨而无馆,足酸枣而非台”“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数”“草树混淆,枝格相交”“连珠细茵,长柄寒匏”“三竿两竿之竹”“金精养于秋菊”“枣酸梨酢,桃椃李襖” “落叶搬床,狂花满屋”。此类植物意象在庾信的诗歌中也经常出现,如《奉和山池》;“桂亭花未落,桐门半叶疏”[2]178。又《秋日诗》:“赖有南园菊,残花足解愁”[2]376。作者在塑造小园植物意象时,不仅极力描写其数量之多,包括十二种植物:桐树、柳树、榆树、竹子、秋菊、棠梨、酸枣、桃树、细茵和寒匏等。还极力展示植物的形态风韵美,透露出植物生长态势茂盛,展现小园自然生态生机勃勃。
除了植物外,动物描写也是《小园赋》着力的重点。“藏狸并窟,乳雀重巢” “蝉有翳兮不惊,雉无罗兮何惧” “坐帐无鹤,支床有龟” “鸟多闲暇” “一寸二寸之鱼” “鸟何事而逐酒,鱼何情而听琴” “聚空仓而雀躁,惊懒妇而蝉嘶” “龟言此地子之寒,鹤讶今年之雪”。作者描写动物意象时,展现动物们在小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和释放天性的一面,并与人相处和谐。
庾信善于运用各类园林意象,除了植物和动物外,山水描写也是《小园赋》中不可缺少的一笔。“山为篑覆,地有堂坳”“镇宅神以埋石,厌山精而照镜”。可看出小园中山水意象不多,因为假山和流水场地占用面积一般较大,而诗人仅有“数亩弊庐”,显然不够。虽然山水意象不多,但也可以看出庾信在打造仅有“数亩弊庐”的小园时的匠心独运。
庾信在《小园赋》的园林意象选择上选取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动植物和山水元素,旨在怡兴畅情,追求“且适闲居之乐”,营造出小园生活舒适自在与悠然自得。
二、《小园赋》园林意象蕴含
意象的选取往往寄托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志向,庾信创作《小园赋》所选取的园林意象主要有两点蕴含:其一,借园林生机勃勃反衬自身愁病缠身。“蝉有翳兮不惊,雉无罗兮何惧”诗人写小园内动物由于无外界捕猎,从而能够安心地居住在小园之中,可尽情释放其自然天性。反观诗人此时生活状态“危虑风霜积,穷愁岁月侵。留蛇长疾首,映驽屡惊心”[2]283(《卧疾闲愁》)。“汉阳钱遂尽,长安米空索。农谈止谷稼,野膳唯藜藿”[2]252(《和张侍中述怀诗》)。且“加以寒暑异令,乖违德性”,即不适应北方的生活环境,而“以不乐损年”和“以长愁养病”。生活贫困交加,心情忧愁抑郁,仕途黯淡无光。因而,纵使小园万物皆美好,诗人还是不禁感叹“心则历陵枯木,发则睢阳乱丝。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流露出此时内心深处可畏的情感。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3]”庾信正是通过勾勒园林意象盎然向上的生命力来反衬自身内心的痛苦,还借助移情的艺术手法,使花草鱼鸟成为其情感的载体,“草无忘忧之意,花无常乐之心。鸟何事而逐酒,鱼何情而听琴”,从而大大丰富了园林意象意蕴。
其二,诗人借描写园林意象流露归隐田园之意。竹、菊向来被文人赋予很高评价,是志趣高洁隐逸者的象征。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创作《归园田居 · 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420”《饮酒二十首 · 其四》:“秋菊有佳色,裛露有佳色。泛此忘憂物,远我遗世情。[4]269”这两首诗歌中都提及菊花,菊花代表诗人超凡脱俗的审美趣味和辞官归隐的决心。庾信《小园赋》中也写到“三竿两竿之竹,金精养于秋菊”。其他诗歌中也屡次提及菊花意象描写,如《秋日诗》:“赖有南园菊,残花足解愁”。又《就蒲州使君乞酒诗》:“蒲城桑叶落,灞岸菊花秋” [2]345。又《卧疾闲愁》:“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菊花意象反复出现,表明诗人早就萌发辞官归隐之心。如“况乃黄鹤戎露,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名为野人之家,是谓愚公之谷。试偃息于茂林,乃久羡于抽簪。虽有门而常闭,实无水而恒沉。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问葛洪之药性,访京房之卜林”。正如此,庾信才在《小园赋》中大量描写动植物和山水等园林意象,小园融合自然之美,透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和亲近自然的决心。
三、《小园赋》园林意象成因
许逸民先生在《庾信诗文选译》一书中写道:从赋中所写的情景看,作赋的时间当是入北初期,很可能在周闵帝元年(557年)春季,此时西魏已经禅位于周,江南陈霸先先取梁而代之的形势也已经显现端倪,而庾信在魏、周交替之际似乎有一段赋闲退居的生活,穷愁潦倒乃至于疾病。[5]25结合庾谱和同时期作品,推测庾信在《小园赋》中大量描写植物、动物和山水等园林意象的成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仕途堰塞。《周书 · 庾信传》载:“江陵平,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孝闵践祚,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6]520”又《周书 · 赵贵传》载:“此后功臣位至柱国及大将军者众矣,咸是散秩,无所统御。[6]201”又《资治通鉴》卷一六八载:“先是,周之群臣受封爵者皆未给租赋。癸亥,始诏柱国等贵臣邑户,听寄食他县。[7]”可知北周初期所封爵位大都是散官,没有实在权力。而且所封领地大多也收不到租赋。那么,从梁元帝承圣三年冬(554年)到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前后三年的时间。西魏和北周政权虽授予庾信“车骑大将军” “大都督” “临清县子”等职,却皆是戎号,散官及勋官,并不是实职。反观南梁政权时,庾信“或陪玄武之观,时参凤凰之虚。观受厘与宣室,赋长扬于直庐”。此时“在官非官,归田非归”的政治前途仕途不禁黯然失色。
其二,生活贫困。《小园赋》从衣食住各方面展现诗人物质生活的贫困,“崎岖兮狭室,穿漏兮茅茨。檐直依而妨帽,户平行而碍眉”,描写居住条件简陋。“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描写妻子儿女穿着朴素。“焦麦两瓮,寒菜一畦”描写饮食简单。庾信在其他作品中也隐隐透露此时生活贫困,如《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披林求木实,拂雪就园蔬。[2]330”又《和张侍中述怀》:“汉阳钱遂尽,长安米空索。农谈止谷稼,野膳唯藜藿。冬严日不暖,岁晚风多朔。”又《卧疾闲愁》:“危虑风霜积,穷愁岁月侵。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诗篇所论皆是生活一日三餐,处处充满饥寒之音和朝不保夕的穷苦之忧。
其三,自视甚高的心态。《周书 · 庾信传》载:“祖易,齐佂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不比隆。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颂。[6]520”可知庾信出身书香门第、少有文采,仕途平坦且深受皇恩眷顾。正如此,造就了庾信自视甚高的心态,哪怕深处困境,对生活和前途仍然抱有较高的期许。如《卧疾穷愁》:“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诗人此时生活相当贫困,朝不保夕,但他仍然自诩过高,“讵知长抱膝,徒为梁父吟”,自比为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一般说来,一个人期望的目标愈高,则当其目的不能达到时所感到的痛苦就愈深。所以隐居园林成为诗人寄意最好的场所,在对园林中动植物和山水等园林意象的审美观照中,可体验到精神的自由与完善,体验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与自得。
综上所述,诗人选取了极富生命力与活力的动植物和山水等园林意象,营造出小园内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延续。纵使小园很美,但诗人的心思大部分不在于此,感叹穷愁之情充斥在整篇赋之中[8]。因此,《小园赋》不是诗人“乐志抒怀”之作,而是诗人在仕途堰塞和生活贫困时所发出的哀音。诗人笔下的园林更是成了庾信借以隐藏自身屈节入仕而不得重用的尴尬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杨昇.庾信园林诗文中的生态元素浅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105.
[2]庾信撰,倪瑶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清)王夫之注,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晋)陶渊明著,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5]许逸民.庾信诗文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1.
[6](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9.
[8]吴平平.美丽与哀愁——庾信《小园赋》创作主旨考及藝术赏析[J].作家作品,2008,(10):85.
作者简介:
潘城,女,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