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诗歌中民族乐器的研究意义

2020-09-10周璇

今古文创 2020年31期
关键词:研究意义民族乐器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古诗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唐代诗歌被誉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其中,“诗仙”李白及他的诗歌更是家喻户晓。放眼国内外,针对李白诗歌研究的领域大多数来源于文学角度,近年来出现了少许从音乐角度来分析李白创作个性及艺术风格的,但从民族乐器角度来对李白诗歌进行研究的几乎没有。本文就是从李白诗歌中民族乐器的研究现状、内容、创新及意义上来进行一系列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李白诗歌;民族乐器;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1-0076-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名称:《李白诗歌中的民族乐器研究》,项目编号为:LB19-B03。

一、“李白诗歌中民族乐器”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浪漫的情怀,豪迈的气概,千百年来,李白诗歌极具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自1987年11月中国李白研究会成立以来,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及爱好者加入李白诗歌的研究队伍中来,进行更加专门性、具体性、详细的研究。经过多年努力,现今已搜集到与李白研究有关的文史古籍图书10000余册,20世纪国内关于李白研究性论文3200余篇,论著200多种,研究李白的专家、学者档案120多份。不仅如此,国际上的诗歌爱好者们对李白及李白诗歌也“情有独钟”。例如1869年来自法国的柔迪特·戈蒂叶翻译出版了中国古诗集《玉书》,共71首中国古诗,其中13首是诗人李白的;1922年日本学者小畑薰良翻译了世界上最早的李白诗歌英译文集《李白诗集》。1947年智利作家与他的中国同仁,一起翻译了《中国古诗》,其中李白的诗歌占很大一部分。由此可见,李白诗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非同一般。随着李白诗歌文化魅力的不断传播、“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次次的召开,吸引了来自韩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多名专家汇聚于此,围绕李白的生平交游、思想观念、作品风格、文化影响、接受与传播、海外研究、文化开发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李白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每次都会产生多篇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性论文,为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很显然,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对于李白诗歌的研究俨然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对已有的学术资料进行梳理后发现,大多数关于李白及李白诗歌的研究都倾向于文学、历史方面,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部分从音乐的角度来研究李白诗歌的论文,例如候延爽的《李白诗词音乐及演唱初探》《李白诗歌的音乐》及黄希的《李白诗歌的音乐美研究》等,但这些论文大多都是从演唱、音乐形态及音乐体裁方面着手,专门针对李白诗歌中民族乐器方面进行研究的目前还没有发现,实际上在李白诗歌中出现了大量不同的民族乐器,例如:古琴、笛子、萧、筑等,所以本课题既创新又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为了让不同领域研究李白诗歌的学者专家们能够正确把握李白诗歌中乐器的情况,了解诗人李白想借用乐器所表达的感情,李白诗歌中的民族乐器研究就尤为重要。

二、“李白诗歌中民族乐器”研究的内容

古代诗歌与音乐密不可分,相通相融。李白诗歌中就融入很多民族乐器,让伟大诗人李白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音乐诗人”。以下就“琴、笛、萧、箜篌、筑”这几类代表性乐器作简单介绍。

(一)琴

古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也是古代文人雅士陶冶情操的精神寄托。李白被称为“诗仙”,留下了非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更是酷爱琴诗。例如《听蜀僧浚弹琴》中的“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此诗写的是四川僧人弹琴的情景,技艺高妙,琴声优美,引人入胜。诗歌中描绘出:琴声清脆悠远、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李白创作此诗手法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畅快明了,风韵健爽,通过赞美琴声表达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二)笛

笛子的表現力极为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演绎欢快华丽的舞曲和演奏婉转优美的小调。笛子的舒缓悠扬的音色特点非常适合空旷户外。李白常年客居他乡,每当笛声响起,李白都会闻笛思乡。在李白众多咏笛诗里面,也体现出李白对祖国和家乡浓郁的热爱之情。例如《春夜洛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因闻笛而思乡,李白通过写诗并借用笛声传达感情,余韵无穷。

(三)箫

箫,是一种竹制的吹管乐器。音色圆润轻柔,听起来有一种瑟瑟的凄凉感。例如《忆秦娥·箫声咽》中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诗人李白就借玉箫音色低沉哀怨的特点,来表现出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让人黯然心伤,仿佛亲临现场感受到那凄凉的气氛。

(四)箜篌

箜篌是一种传统的弹弦乐器,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十分流行。按形制为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其音色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在古代宫廷乐使用较多,民间也亦流行。现代常用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形式多为独奏、重奏及歌舞伴奏。

“箜篌所悲竟不还”出自李白的《公无渡河》一诗。此诗是借古老的渡河故事写下的一首狂放而忧郁的悲歌。诗中描述河水汹涌澎湃,但一狂夫却仍要只身过河,任凭妻子在后边呼喊却不能阻止,最终狂夫坠河溺水而死。李白笔下表现出了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全诗最后一句使用箜篌乐器,描绘出一幅“妻子弹着箜篌唱着悲歌,可惜她的丈夫再也回不来了”凄凉场景。全诗大气磅礴,生动感人,体现了浓郁的悲情色彩。

(五)筑

筑是中国古代汉族的一种打击弦乐器,形状跟古琴有点相似,有13根弦。

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拿竹尺击打琴弦而发声。李白在诗歌《醉后赠从甥高镇》中写道:“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诗中使用了“击筑”这一经典演奏词汇,“击筑悲歌饮”暗用了荆轲与高渐离击筑高歌的典故①,点染悲凉气氛,展现豪爽的侠士风度。

三、“李白诗歌中民族乐器”研究的创新之处

李白诗歌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纵观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李白及李白诗歌做了不同层面的分析研究。经过笔者对大量关于李白诗歌的学术论文及专著调查研究后发现,并没有从民族乐器这个领域对李白诗歌进行具体体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李白诗歌中乐器的研究,来探寻古代诗歌与乐器之间影响,一方面扩大了民族乐器的研究视野,为民族乐器的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路径;另一方面创新了李白诗歌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新领域,从民族乐器的角度来“讲解”诗歌,从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李白诗歌的表达效果,同时能够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李白创作的意境及创作思想。

四、李白诗歌中国民族乐器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民族乐器研究的视野

我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大多数对民族乐器的研究都来源于音乐领域。而对于李白诗歌中民族乐器进行研究,扩大了民族乐器的研究视野,将民族乐器的研究延展到了古詩词中,跟文学领域有了交涉,这样就为民族乐器的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路径。

(二)有利于创新李白诗歌研究的新方向

古往今来,对于研究李白诗词歌赋的专家、学者来说,主要是对李白诗歌的概况、内容、背景、寓意等方面上进行研究。而对李白诗歌中民族乐器的研究,创新了李白诗歌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新领域,从音乐角度来讲解、分析诗歌,从而更好体现诗人李白创作的意境。

(三)有利于发扬民族音乐创作的新领域

对于擅长民族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们来说,李白诗歌中民族乐器的研究会带来更多器乐与诗歌的交融点,丰富他们音乐创作的形式,提高音乐创作覆盖面,激发创作灵感,拓宽他们音乐创作的思路。

(四)有利于加强诗歌与音乐的互融性

我国古代诗歌与音乐紧密相连,从《诗经》开始,大多数的诗歌都可以合乐而歌。到唐宋时期,可以根据曲谱创作歌词,到后面散曲与剧曲,都展现着七言律诗的“抑扬顿挫”与歌曲旋律中的“起承转合”密切联系。对于李白诗歌中民族乐器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民族音乐与古典诗词的结合,对于现在诗歌的创作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希望通过对李白诗歌中乐器的研究,让更多爱好古诗词的人们能够从乐器角度更好地了解诗人李白创作的感触。音乐角度方面,既可以开拓民族乐器研究的视野,文学角度又可以创新李白诗歌文化研究的新方向。

注释:

①典故来源于《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嗜洒”,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二人经常在燕市饮酒,饮至兴酣时,高渐离击筑,荆轲放声高歌。后常用来形容放歌畅饮、悲凉慷慨的情景。

参考文献:

[1]候延爽.李白诗词音乐及演唱初探[J].中国音乐(季刊),2009,3.

[2]黄希.李白诗歌的音乐美研究[J].文教资料,2015,18.

[3]候延爽.李白诗歌的音乐[J].音乐创作,2009,(4).

[4]覃柳燕,楼培.浅析李白的古琴情结[J].文教资料,2017,(11).

[5]郝益军.李白的咏笛诗[J].齐鲁艺苑,1998,(3).

[6]孙焕英.李白与笛子艺术[J].音乐天地,1998,(1).

[7]李翠蓉.诗仙远游西语世界[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2).

[8]石小梅.小畑薰良英译《李白诗集》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

[9]席臻贯.浅谈古代诗歌中的乐器[J].西北师大学报,1980,(1).

作者简介:

周璇,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西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研究意义民族乐器
中胡艺术特征研究
民族乐器走进低年级课堂研究
如何在音乐课教学中巧用流行音乐
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意义
TiO2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及其研究意义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重庆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策略研究
重庆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策略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