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柯林伍德之历史思想重演
2020-09-10李欣欣
【摘要】著名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其著作《历史的观念》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由此得出历史的过程即思想的过程。本文试图梳理这一书的主要内容,继而对柯林伍德的“思想重演”一理论做出一点思考。
【关键词】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思想;重演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3-0042-02
罗宾·乔治·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年),是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他是一位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著述颇丰的学者,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史和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作为一位专业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史学带入哲学,他达到了研究历史的最高境界,他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也成为他思想的一大特点。柯林伍德的这一思想境界,直接影响了近几十年来历史哲学的发展和成就。柯林伍德这一思想,既是思辨的历史哲学,也是具有批判逻辑的,其思想层层递进、逐渐深入,这足以看出,柯林伍德对历史哲学的贡献之大。而且,其贡献主要集中在《历史的观念》一书。该书是其生前写过的有关历史哲学的文集,集中体现了他缜密的历史哲学思维和独特的历史批判思维。该书被西方哲学界盛誉为“英国人对现代历史哲学的唯一贡献”,系统地分析、概括、评价了西方历史发展,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都是历史学家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
《历史的观念》一书集中体现了柯林伍德的史学思想,在众多历史学者中得到认可。本书包括五部分,但是从宏观的逻辑上可以分为四部分。
关于历史哲学,他既反对前一时期牛津学派的黑格尔主义的唯心主义,也反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剑桥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于是在导论部分,柯林武德开明宗义地提出了他的基本哲学观“哲学是反思的”。他阐明了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区别。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而且,心理学家关注历史学家也只是关注历史学家的心理动机,而不会去判断历史学家是否正确地书写过去;哲学家则关注历史学家对过去认知的正确与否。
历史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指人们关于历史的一些思考和认知。其实,“历史哲学”一词,早在18世纪就已经出现在了伏尔泰的著作中。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其在1765年出版的《历史哲学》一书中,阐述了什么是历史哲学。他认为,历史哲学就是在整体上理解历史的一些原则及可能隐含的意义,需要上升到一种理论高度。
他还认为,历史哲学“只不过是指批判的或科学的历史,是历史学家用以决定自己想法的一种历史思维的类型” ①,但是,柯林伍德心中的“历史哲学”不同于伏尔泰的看法。柯林伍德认为,“要考察任何一个特定民族在其历史的任何特定时期中在哲学上的特别突出的论题,就要找出使他们感到正在唤起他们全部精力的那些特殊问题的征象” ②。这正是体现了用哲学的思维历史地思考过去。“在历史哲学上,柯林伍德认为真正的历史学必须研究人类行动背后的思想,只有思想才能构成历史的本质,因此历史(人类的历史)也就是思想史。” ③
第二部分是柯林伍德对历史学的思考,包括历史学的性质、对象、方法和价值。这是每一个历史学专业学习者所首要回答的问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角色,是带着人们走进过去,感知过去,理解过去,历史学是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且让人有承上启下的顿悟。
柯林伍德在他的书中表示历史学要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在过去的所作所为,而非虚构的神的行为。正是柯林伍德对历史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给他在后文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埋下了重重的伏笔,因为只有人才有思想,只有人的行为才有目的性。柯林伍德指出,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阐释(interpretation)而进行的。这里的证据,并非是法院审判时的证词,而是过去历史的事实。充满思辨与智慧的柯林伍德正是抓住了历史学家书写历史时带有主观性这一弱点,为其后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观点提供充分论证。有学者认为历史学具有“前车之鉴”的作用,可帮助现代人少走弯路。其答案是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④,“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 ④
第三部分是第一编至第四编。这一部分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以各个时代的著名史学人物为线索,并对各个时代的史实进行简单论述、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刻评论。从希腊罗马时代的希罗多德、塔西佗到中世纪经院哲学思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笛卡尔和维柯,再到近代科学历史主义的诞生及其之后的发展者。这一部分虽然篇章丰富、史料详实,但是这只是本书的一个过渡部分。作者柯林伍德之所以花费大量笔墨来书写过去的著名史学人物,无论是以褒扬的口吻还是以贬低的说法来评說这些人物,其最终的目的便是引出自己的史学思想。
第四部分是本书的核心观点。这一部分将柯林伍德的史学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贯穿其中的便是“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他认为,历史的叙述、评论是离不开思想的主观判断的,要想认识历史,认识过去,必须要重演历史思想,即史学家在其自己的心灵里重演(re-enact)他所要研究的历史事实背后的思想。这被称为“历史的意象性”,也就是将具体景象抽象地加以演绎,已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但是,我认为,并非所有的历史都可以演绎。例如,以青铜时代的研究考察为例,有关青铜时代创造历史的成就感或者发明的经验就是无法演绎的。
那么,重演历史事实背后的思想是否可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重演”和“思想”两个词语的含义。“重演”一词,从广义上可直接理解为“重新演绎”或“重新上演”;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在现实中重现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和在脑海中回放过去的事情。
在柯林伍德的行文中,“思想”之意是指历史事件背后的动机和想法。中国史学大师陈寅恪在为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所做的审查报告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说法,即“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这一重现或再现的观念,衍为柯林伍德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契机。” ⑤在柯林伍德看来,历史学家不能只关心事件,而应该关心事件背后的思想。只有挖掘出事件发生的背后思想,才能更准确地解释历史事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柯林伍德的史学思想中,研究历史就应该重演过去的思想,这样才能真实地撰史,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剪刀加糨糊式地治史。例如,《历史的观念》一书中多次提到的一个例子:“布鲁图斯杀死了凯撒”这个事件并不是最重要的,“布鲁图斯为什么杀死凯撒”才是重要的,在杀凯撒时他想了什么?为什么是凯撒被杀?思想的作用就在这里。
正如柯林伍德的论断“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那么只有重演古人的思想才能理解历史。这种论断会使人陷入绝对论之中。难得不重演古人的思想就无法理解历史了吗?就连我们自己小时候的想法,现在我们都不一定能够准确地重演,更何况是重演逝去已久的古人思想呢?而且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过程,虽说在古希腊曾一度出现“黑暗时代”,但是这无法阻止历史前进的步伐。那么这是否可以推断出思想的过程也是无法重演的。牛顿的理论思想是根据其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这些事实而产生的,我们可以重复甚至重演这些科学实验,从中感知到牛顿的理论思想。但是,亚历山大东征的思想是根据他生活的一系列社会因素促成,我们无法重演这些社会因素,即使能够重演出一些经济、政治方面的社会背景,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定因素,如民族關系、家族关系等等,这些不定因素又如何去重演呢?
因此,柯林伍德在提出“重演历史”或“重演思想”之时,应该将“重演”和“思想”限定在一定的含义之内,而且要对重演的历史内容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在已知的确定的历史证据上实现重演。当然,这种思想的提出,已经在当时的西方历史学研究领域中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这种新思想的出现,也冲击了过去的剪刀加糨糊的治史之术,为历史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随着历史的演进,历史学家在探索历史、研究历史、分析过去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不断增加历史思想意识。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地评析柯林伍德的史学思想,既要从中汲取有益成果,汲取合理有效的思想,来服务和支持我们自己对历史的研究,又要将其有用的史学思想渗透至我们的历史思维中,帮助我们在研究历史的客观道路上走得更为真实、更为踏实。
注释:
①②④柯林伍德,何兆武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7页,第31页,第37页。
③何兆武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14页。
⑤韩震主编:《历史观念大学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参考文献:
[1]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何兆武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韩震主编.历史观念大学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李欣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学校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