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技术视角下金秀瑶族非遗舞蹈黄泥鼓的保护研究

2020-09-10翟鲜锋

今古文创 2020年47期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个人通讯设备的普及,当代我国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开始逐渐向着互联网发展,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各类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众的业余生活。但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就遭遇到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于某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来说,随着年轻人进城务工的比例愈来愈高,其传承逐渐成了一个较为严肃的问题。以本文研究的金秀瑶族非遗舞蹈黄泥鼓为例,其主要传承人的老龄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很多年轻人对于这种古老的民族文化已经提不起兴趣,进而导致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裂。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这些古老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种思路,即以数字化技术解决少数民族舞蹈传承问题。本文聚焦于金秀瑶族黄泥鼓舞,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完成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金秀瑶族;非遗舞蹈;黄泥鼓;保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70-02

基金项目:2020年来宾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数字化技术”视角下金秀瑶族非遗舞蹈“黄泥鼓”的传承与保护研究(2020LBZS015)。

作为2019年11月进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金秀瑶族黄泥鼓舞,该舞蹈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体现了金秀瑶族本身的文化特点。从最初以祭奠“盘王”为主要目的到后来逐渐包含了瑶族群众对于繁衍的期待,该舞蹈也深刻地反映了瑶族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价值观念,对于研究瑶族的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许多重要的节日黄泥鼓舞作为瑶族节日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了庆祝节日,缔结姻缘等诸多功能,对于瑶族的文化和血脉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该舞蹈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瑶族的精神文化象征,对于保护我国的文化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基于以上几点,对该舞蹈进行保护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数字化时代进行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有着许多传承多年的文化传统,这些内容具有意义非凡的文化价值,其中还有着四十多种文化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传承方式是以人为主体的,金秀瑶族黄泥鼓就是其中一种。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于经济发展的追求,我国许多经过了几百年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走向没落,即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存在这种情况,而进行非遗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1]。

非遗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可以增强文化记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遗产是在民族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传承下来的,记载着民族文化的点点滴滴,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也都有着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能够很好地使后代的人对祖先的生活环境与习惯有一定的了解。舞蹈也是瑶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黄泥鼓舞是瑶族人民为了纪念其祖先盘王的舞蹈,寄托了瑶族人民对于祖先的敬仰与崇拜,可以说是瑶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核心,也是瑶族人民民族精神的来源和民族凝聚力所在。将黄泥鼓舞蹈传承下去能够使瑶族人民时刻铭记祖先,参与相关的舞蹈、祭祀活动能够激发其民族认同感与自信心,将瑶族人民仅仅团聚在一起。其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的传承能够带动金秀当地的经济发展,近些年来旅游成了国内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我国地大物博,通过旅游能够到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泥鼓舞在吸引游客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金秀瑶族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能够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达到提升瑶族同胞生活地区经济水平的目标。

二、金秀瑶族黄泥鼓舞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依旧面临着传承上的诸多问题,下文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性归纳,并针对一些问题给予了一定建议。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数字化视角下对于黄泥鼓舞的保护研究更多的是偏向理论,对于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最好的传承方式仍旧是让其在本民族内有继续传承的动力,并且使其能够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这样才能使得该舞蹈能够保持活性,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承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对于此种舞蹈文化的保护。也就是说,只有让黄泥鼓舞拥有进一步发展的土壤,才能够使其长远发展,否则仅仅依靠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对于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些文化最终都会成为博物馆中的记忆。

(一)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我国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这个问题。但是就黄泥鼓舞而言,这种现象的出现尤为让人痛心。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的人口占比高达百分之三十五,大约有五万人左右。但是通过各类表演视频来看,表演者中的年轻人比例仍然堪忧,其表演者年龄多半在五十岁左右,甚至在一些视频中其表演者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者。即使是在成功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这一情况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究其根本,主要是黄泥鼓舞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较为匮乏,在娱乐方式较为单一的过去,黄泥鼓舞作为一种庆祝节日的重要娱乐活动,有着其独有的生存土壤,年轻人在这种活动中还能完成缔结姻缘等目的,因此其传承没有出现断裂问题。虽然现阶段黄泥鼓舞仍旧活跃在金秀瑶族自治县,但是其影响力已经远不如以往。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一部廉价的手机能够提供的娱乐方式是单一的黄泥鼓舞所不能比拟的,这大大削弱了黄泥鼓舞所隐含的娱乐性。另一方面,对于年轻人较为重要的“缔结姻缘”在各类发达的社交软件冲击下也逐渐变得可有可无[3]。最为关键的是,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大城市打拼,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生计忙碌。这点从金秀瑶族自治县2019年4月24日才實现脱贫目标这一现实就能够得知。其实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黄泥鼓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力,即使是引进了旅游业并将黄泥鼓舞作为民族特色希望能够吸引游客之后,这种情况也未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因此想要金秀瑶族能够较好地传承黄泥鼓舞,避免传承人老龄化问题,首先要解决如何将黄泥鼓舞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如果在家乡表演黄泥鼓舞就能满足自身的经济需要,那么年轻人就没有必要背井离乡,传承人老龄化问题就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舞蹈本身缺乏创新性,传播渠道不够广泛。黄泥鼓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遵循着“传男不传女”的传承标准,但是在巨大的传承压力下,这一规则也逐渐松动,开始出现了女性传承人。但是就黄泥鼓舞本身而言,对于国内的许多人仍旧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除了较为专业的旅行者以及非遗文化研究者,很少有人专门为了黄泥鼓舞来到金秀瑶族,导致利用该舞蹈吸引旅游者的目的不能够达成。而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点,一是该舞蹈对于现今社会的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二是该舞蹈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国有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类视频网站中以金秀瑶族黄泥鼓舞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总计不足一百条的搜索结果注定了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下黄泥鼓舞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也就无法吸引其潜在受众。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流媒体平台为该舞蹈进行造势引流,使其能够适应当下的网络时代,进而保证其长期发展[4]。

三、金秀瑶族黄泥鼓舞文化的保护策略分析

(一)将黄泥鼓舞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在节假日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作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秀瑶族应当将黄泥鼓舞作为旅游业开发的基础,以此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使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了解瑶族的文化,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使瑶族文化走出当地,走向世界,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将黄泥鼓舞作为旅游资源进行传承时需要注意应当与商业化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前许多地方为了旅游业的发展将传统的文化表演进行了商业化的改变,这些表演仅仅是为了得到游客的掌声,其中的商业价值部分被不断放大,而真正重要的传统文化内核却被不断地忽视,渐渐地失去的应有的传承。因而黄泥鼓舞的保护与传承应当围绕其祭拜先祖的精神内核来进行,避免商业化的侵蚀,对于其的传承与保护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要求来进行。

(二)借助于学校教育来进行文化传承。在文化遗产传承中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的年轻人更加对新奇的科技电子設备感兴趣,对于传统文化并不重视,因此可以适当借助学校的教育来扩大黄泥鼓舞对于新一代人的影响。学校可以在当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向受教育者展示黄泥鼓舞的历史故事与传承,激起他们对于黄泥鼓舞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传承。

四、结语

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数字化技术固然能够为黄泥鼓舞的保护研究提供一定助力,但是想要黄泥鼓舞获得长期发展,使其有真正传承的土壤,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各类问题,不然数字化技术也只能将这种文化作为博物馆中的文化展示,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要将黄泥鼓舞与当地经济紧密地联合起来,使其真正地具备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这种古老的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才能有所保证。在互联网时代,利用这种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形成全网浪潮,进而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并不是痴人说梦,但是仍旧需要相关政策制定者和舞蹈传承人投注相当大的心血。

参考文献:

[1]孙发成.人工智能介入非遗保护的路径与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2-04(004).

[2]王彬.以口述史记录“非遗”[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11-24(008).

[3]盘贵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申遗成功后的传承保护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0.

[4]刘雪.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翟鲜锋,男,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猜你喜欢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资源库建设
基于内容的图像数据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实现与应用——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
数字化室内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相互渗透
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皮影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数字化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