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电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2020-09-10王莹

今古文创 2020年43期
关键词:百鸟朝凤电影艺术非遗

【摘要】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型的艺术兴起,不断冲击传统艺术,很多非遗也在不断面临濒危的命运,电影艺术作为人们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能将这些非遗记录并保存下来,利用独特的拍摄手法,还能提炼非遗的造型,美化一下非遗的形象,可以给观众展示在日常生活状态中不易捕捉到的小细节,呈现非遗的神韵。它的直观性、形象性与生动性的特点使表达的内容具体而丰富。电影艺术为具有本真性、活态性的非遗提供了良好的传承手段与传播方法,有助于唤醒人们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电影《百鸟朝凤》和《闪光少女》这两部题材相似,文化传播的角度不同,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传播传统文化,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两部影片,找出当代电影对于非遗的传播的作用。

【关键词】 电影艺术;非遗;《百鸟朝凤》;《闪光少女》;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3-0059-02

一、电影艺术对非遗传承的优越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具体说来非遗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口头文学、民间艺术、传统技艺、民风民俗等。对于非遗的保护,除了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的参与也十分的重要,尤其是在对于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和传播这些方面。在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影视文化发展得非常迅速,也是当下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也为非遗的传播带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通常,对非遗的传承大多数都是以文字和图片,还有就是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传承方式已经逐渐过时,并且有很多非遗是文字无法表达的。而电影艺术的介入,以直观的视觉影像全方位的展现非遗文化,填补了很多文本无法表达的漏洞,在娱乐中感受非遗文化的同时,还增强了民众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非遗文化正在濒危,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低,即使国家和政府已经在尽力抢救,可是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电影艺术使民众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一丝的放松,并且电影艺术对于非遗的传播有一定的宣传作用,也能够加大保护力度,呼吁民众关注,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

近年,上映了两部关于非遗题材的电影,一部是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讲述的是民间艺术,唢呐技艺的传承,一代唢匠焦三爷收徒传承唢呐技艺的故事。另一部是年轻导演王冉的《闪光少女》,影片讲述了学扬琴的高二女生陈惊,为了向暗恋的师兄证明自己,组起了二次元民乐小乐队,不仅打破了西洋乐学生对民乐的偏见,还和朋友们一起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故事。两部相同题材不同类型的影片,从两个角度对非遗的传承产生不同的思考。根据数据显示,两部影片的票房并不是很高,这种状况反映了当代人们的审美倾向,即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缺乏足够的热情。这也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快时尚的文化导致的后果,大多文化都趋向于快餐文化,越来越少的民众能够慢下脚步来享受生活。

二、《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这部影片是根据肖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同时也是第四代代表性导演吴天明的遗作。影片中,从游天鸣父亲对唢呐的态度可以看出,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唢呐从最初的火热到后面无人问津。在影片的上半段,讲述的是焦三爷收徒并且挑选接班人,游天鸣父亲这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学习唢呐,可是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于是他将希望放在了游天鸣的身上,对游天鸣的教导十分严厉,要游天鸣跟着焦三爷好好学唢呐,以后出人头地为自家脸上争光。在影片的后半段,游天鸣继承了焦三爷的焦家班,成为游家班班主,这时候面临着西洋乐的入侵,曾经不管是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唢呐,逐渐不再拥有唯一的地位了,而游天鸣回家时,父亲这时候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不再支持游天鸣继续吹唢呐,而是希望游天鸣外出打工养活自己。这也是许多村落至今都存在的问题,年轻人都出去大城市打工,留下老一辈在家务农,导致许多良田都荒废,人员的流失也致使一些民俗活动和民间信仰逐渐消亡。影片的最后,焦三爷得了癌症,但还是让游天鸣把牛卖了,去置办唢呐的家伙什,还要在焦三爷死后为他吹四台《百鸟朝凤》,焦三在生命的最后还是在为唢呐艺术贡献自己薄弱的力量,整部影片看似是一场悲剧,但是最后的结尾是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来到焦三爷家中,希望能将唢呐艺术保护起来。这也引人深省,吴天明导演表述的是一种情怀,是对于现代社会快节奏现象的反抗和呐喊。在焦三爷为窦村长吹《百鸟朝凤》,甚至已经吹出血的时候,焦三爷依旧没有停下,这种坚持和坚守也是现代民众所缺失的一种宝贵品质,导演想要借此激发民众的关注和热爱,也想要通过影片唤起民众对于传统文化逐渐凋零的危机感。整部影片下来,突显了电影艺术在传播过程中对于非遗的保护性,影像记录了非遗的全过程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演员情感的演绎也能引起观众共鸣,仿佛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非遗的魅力。

三、《闪光少女》

影片讲述了一所音乐附中出现的一个极端现象,民族乐系和西洋乐系是两个队里的门派,学校和老师对民族乐系的轻视和对西洋乐系的重视形成一个反差的对比,映射出中国的传统音乐受到西洋乐的冲击而艰难立足。西洋乐系的学生们认为民族乐系老土、不入流,对民族乐系有偏见,西洋乐学生沉浸在所谓高雅的西方古典乐中,高姿态的傲视民族乐,忽视民族乐的存在。为了证明自己和民族乐器,高二年级一个学扬琴的女生——陈惊带着朋友们组成了二次元乐队,一场民乐和西洋乐的斗争就此拉响。当然,在故事的最后,是民乐赢得了比赛,并且在西洋乐的帮助下,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整部影片看下来,给观众一种充满斗志和希望的情感,在经历了不被尊重、被边缘化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尊重、包容和认可。在中西乐竞技环节中,相信大部分年轻人看到这段都热血沸腾,甚至会觉得民乐很“酷”,有想要深入学习的冲动。《闪光少女》这部影片是以传统文化为题材,主打青春励志片,年轻一代的接受度会相比年长的观众更高,整部影片非常具有都市文化风格,在文化大融合的城市时代,导演巧妙地将二次元文化与民乐相结合,在传承的同时,还伴随着创新,毕竟传承离不开创新。而影片中的冲突也能够使观众发现东方美,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质,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建立文化自信。《闪光少女》所具有的娱乐性在当下都市社会更具优势,现在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大部分是年轻的人群,更愿意选择轻松愉快的影片。并且《闪光少女》这类的影片对于非遗更具有传承性,与现代流行文化相结合,能够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非遗的传承之路也能走得更远。

对比两部影片,都是属于传统文化题材,并且想要向观众传播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同的是《闪光少女》是将传统艺术与当下流行文化相结合,传递给观众的是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在影片中也有所体现。平常说,文化的更替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如此,不能一味地传承,要吸收当下主流文化的精华,结合流行文化的元素,才能够让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百鸟朝凤》完整地记录了唢呐艺术由最开始的盛极一时,接着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后地位直线下降的一个趋势,在影片的结尾,其实是给唢呐艺术带来了曙光。导演更多的是想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思,也能感受到导演迫切希望传统文化得到重视和关注,但是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能够停下脚步来慢慢感受生活的人太少了,这也是《百鸟朝凤》这部影片票房低的原因之一,大部分人还是把电影当作生活闲余的一种娱乐方式,用来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两部影片看下来,其实都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传统艺术的魅力,电影艺术独特的艺术手段也能激起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

四、总结

通过电影艺术这一媒介来传播文化作用的确毋庸置疑,电影独特的影像记录能够好好保存非遗这一宝贵的文化财产。传播的构成要素有四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众,在整个电影艺术行为里,导演是传播者,电影内容是传播内容,电影手段是传播媒介,观众就是受众,电影艺术的直观性也要求导演在拍摄时要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要让观众先接受直观画面的内容,再去感化观众内心,引发思考。所以在情感抒发上,不能过于沉重,尽量让整部影片呈现欢快、浪漫的格调。不同类型的影片也有不同的受众,传统文化的传承既需要老一辈人的坚守,也需要新生力量的关注和热爱。就像《百鸟朝凤》的大部分受众是中老年人,《闪光少女》的受众大部分则是年轻人,所以在非遗类电影艺术的创作时,既要考虑非遗传承的一个整体性和真实性,也要考虑当下文化趋势,注重民众情感需求,根据不同的受众适当结合现代流行文化。国内的非遗文化数量还有很多,这也为非遗类电影提供了很多素材,而导演们也更该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濒危的非遗,让这些非遗能够重展风采,将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和受众心理需求结合起来,给观众呈现不一样的非遗,同时也能用电影艺术特有的拍摄手法对非遗进行传播和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李晓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困境与出路——从电影《百鸟朝凤》谈起[J].中国民族博览,2018.

作者简介:

王莹,女,江西赣州人,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间美术。

猜你喜欢

百鸟朝凤电影艺术非遗
论电影艺术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百鸟朝凤》的前世今生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百鸟朝凤》对“西部电影”风格的坚守
莫让《百鸟朝凤》下跪重演
当我们谈论精神分裂题材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