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背景下,小学体育“线上教学”实践与反思

2020-09-10吕利廖百威

体育时空 2020年7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反思实践

吕利 廖百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4-113-02

摘  要  受此次疫情影响,各省各地的“空中课堂”应急而上,为大中小学能不间断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应对疫情,笔者结合自己开展“线上教学”的实践、效果反馈进行个人反思:学校体育要积极践行担当责任,完善在线教学和课后反馈指导,提升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质量。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团队教研优势,争取最大的家校合作优势,助力日常教学的开展,致力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关键词  线上教学  实践  反思

一、小学体育“线上教学”取得的效果

如何应对疫情是学校体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任教小学六年级6个班共计300名学生的体育课,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线上教学”实践,通过以下指标得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一)通过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学生上课的参与率达到92.6%。(二)学生作业的完成率:通过“班级小管家”和班级QQ群或微信群,统计学生每天的作业完成率达到80%左右。(三)回校后学生的运动状态:与同年级其他6个班或者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笔者所任教的学生没有出现明显变胖或者近视的学生,学生运动状态良好。(四)部分运动项目的成绩有所提升:比较容易开展的跳绳项目成绩普遍提高,坐位体前屈和仰卧起坐成绩呈保持或上升趋势。(五)学生习得的体育与卫生常识有所增多。(六)“线上教学”期间,“小手拉大手”亲子互动明显增多,家校合作更加更加紧密。

二、“线上教学”收效良好的实施路径

(一)引起重视,做好宣传工作

疫情突发,对学生来讲,除了做好居家、消毒、隔离等工作,更重要的是合理膳食,做好居家锻炼。因为病毒容易攻击的是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所以,号召大家在最大限度确保饮食的基础上,提倡居家锻炼,鼓励全家总动员,保持健康体质是当务之急。

1.在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开展“空中课堂”之前,通过收集整理各大网站体能锻炼动作视频或者自编,以两周为一个周期,向学生定期推送学习锻炼。

2.初次修改《体育作业登记表》。疫情当下,为尽可能确保孩子的居家锻炼效果,把“寒假作业”做了调整。包括:1分钟跳绳或教师自编阶段性锻炼视频。自选锻炼项目(供参考):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立卧撑等相关可以在室内进行的体育活动。

(二)步调统一又兼具校本特色的“空中课堂”,为居家锻炼提供优质资源

1.教育部门统一策划和组织的“空中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居家锻炼资源。为确保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市教育部门积极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空中课堂”,组织全市教学骨干、名师参与线上教学服务,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便捷、优质的名师线上直播与录播课。包括体能锻炼、颈椎操、毛巾操,亲子羽毛球、亲子网球、亲子游戏等在内的14套自编锻炼套餐,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丰富资源。

2.针对校本特色,创编综合体能锻炼套餐。在紧跟教育部门“空中课堂”的课程推进过程中,向所任教学生发放《对目前“空中课堂”满意度》(体育板块)调查表,结果显示:学生更希望自己的老师上课,亲切、熟悉,更有针对性等,结合学情分析,与科组集体研讨并组织创编具有校本特色的水平三(五六年级)以灵敏、柔韧、核心力量等为主的综合体能自编锻炼套餐。通过微信、钉钉、美篇等平台推送至相应的班群里,并在教师的跟踪和解说下,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

3.有针对性地再次修订与完善《“抗疫”期间“停课不停学”体育作业登记表》。为了确保孩子“停课不停学”学习效果,严格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有规律的锻炼特别重要,家长需要督促和配合孩子完成体育作业并做好登记表。锻炼内容:(1)必选内容:“空中课堂”家庭体能操时间为30分钟。(2)自选锻炼项目(供参考):任课教师自编体能操、跳绳等,时间约为20分钟。(3)为缓解“网课”眼部疲劳,预防近视,坚持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一遍“眼保健操”,约10分钟。

(三)利用好“互聯网+”,家校联动共促学生成长

1.体育教师加入各班群发布学科作业,老师及时回收、评价反馈至学生,并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给予奖励:以“小红花”朵数和获“赞”个数为评价标准,两周为一个周期,评选班级“优秀运动达人”,获得荣誉的学生给予电子奖状并在班群里表扬。

2.特定时段有针对性地抽查和精准点评。大课间时段即上午10:30—11:00,是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空中课堂”——体育锻炼时段,为了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段运动起来,教师准时在这一时段“发布提醒信息”和做出“点名抽查”动作。抽查形式为每周每个班级抽查3次,不定周几,随机抽取5名学生,以发锻炼视频到相应的班群里。收到反馈后,教师首先肯定和鼓励按时提交视频的孩子。同时,根据学生的锻炼情况,从运动装备、运动技能到开展形式、安全事项等方面做精准点评,个别问题个别解决,一般问题则以点带面的评价讲解。

3.大力表扬和鼓励“小手拉大手”亲子运动的家庭单位。合理有效的亲子运动非但不浪费时间,反而能促进孩子自我管理,家长陪伴孩子也是有效管理孩子的过程,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交流,培养孩子自信。因此,教师可引导家长重视亲子运动,鼓励分享亲子运动的视频或照片,优秀案例应在各个班级之间分享展播。

三、开展“线上教学”的经验与反思

(一)关于家校互动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使得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学生在获得各种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家长也在参与和学习;监督孩子完成作业需要家长配合,同时观念需转变,要更重视体育学科,发挥体育学科对其他学科的促进作用。

(二)关于对开学后现场教学的影响

1.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重视借疫情期间建立起来的与家长可以直接互动的平台,今后开展课堂教学时对于复杂技术动作的学习,可以提前搜集示范视频课前发送在班群里,让學生明确正确的动作规范,帮助其有效掌握所教内容。也可以作为台风、暴雨等特殊天气没法正常开展室外课时体育与卫生知识学习和共享的良好平台。

2.评价措施的合理利用以及课下作业的布置,要贯彻于日常教学中。通过“空中课堂”优质资源的推送,二次修改《“抗疫”期间“停课不停学”体育锻炼登记表》、大课间抽查、作业反馈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体育课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养成每天自觉锻炼1小时的习惯,培养终生体育意识,预防近视、肥胖等,而学生的参与率、作业的提交率,特别是良好的锻炼效果,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措施,班级“优秀运动达人”以及“亲子运动”优秀案例的展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激励学生持续运动。因此,激励评价要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日常教学中,鉴于学生兼顾其他科目布置书面作业的缘故,体育作业往往流于形式或者没有落到实处,通过疫情“线上教学”实践证明,适当的布置课外体育作业并监督学生完成的过程,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配合与进步的表现。

3.与家长有效地互动与沟通,是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监督完成预习和课后作业的有力保障。因此,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积累的经验及与家长互动的良好基础,为课的延伸与拓展做好铺垫。

(三)关于教师责任与担当

1.通过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各种教研活动,加强了教师的“网上作业”能力。特别是示范动作的拍摄、短视频的剪辑制作、班群里运动视频的精准评价与互动、“班级小管家”作业的反馈与督促等,都是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良好沟通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这也是作为一名现代化教师的必备技能。

2.疫情突发背景下,“学校体育”要有所担当,担任一线体育教育的体育教师更有所担当。特别是,“居家办公”相对没有监管或者约束情况下,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及责任与担当尤为重要,是“坐等通知”还是“主动出击”值得思考。

3.疫情的突发,给学生及其家庭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心理方面。因此,特殊时期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尤为重要,应发挥体育学科优势、鼓励孩子科学地转移注意力,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无形中增进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4.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学中唯有“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内心”,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走近(进)学生才是根治课堂“小刺头”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幼颖.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应对策略[J].中国教师,2018(9):108.

[2]张加林,唐炎,胡月英.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环境特征与存在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3):21-33.

[3]搜狐网.白岩松:应该让体育成为中国人的家风[EB/OL].[2018-09-01].https://www.sohu.com/a/251318773_613653.

作者单位:珠海市香洲区前山小学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反思实践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