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9-10李涛
李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4-071-02
摘 要 新课改逐渐深入,素质教育理念被广泛运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提出的对人才的要求。所以,素质教育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素质教育重视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中学体育属于锻炼学生机能、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门基础科目,为实施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当中将通过分析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提出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 中学 体育课堂 有效性 问题 对策
现如今的教育形势下,提倡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所以体育课的开设在教育事业当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新课改把体育成绩归入到考试的总成绩当中,这足以看出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在这样的情形下容易让学生以及家属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还有非常多问题,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充分重视体育课,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利用多种方法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
(一)体育教学观念落后
教师与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在教师与学生心中,文化课才是最为重要的科目,特别是对高中学生来讲,为了能够在高考当中获得高分,学生们天天埋头苦读,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获得高分,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成绩。这就让文化课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极少有时间让学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中,甚至有部分教师占用学生课,部分学生还以要做题为理由不上体育课,导致体育教学氛围不佳。长久下去,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将会大大降低,为了能够彻底转变这种情况,就需要让师生及时转变传统思想,在学校当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二)体育教学没有准确的目标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强健学生体魄、放松学生身心,让学生能够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下适当的放松身心。过去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并未重视制定教学目标,主要是由于对体育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中学体育教学具体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技巧,更加倾向于理论知识,并未充分关注实际应用,通过理论课堂来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三观。这样的教学方法未能找到教学重点,即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指明正确的人生道路,可实现的效果并不好,由于体育课本身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若是单纯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体育课当作理论课进行教学,那么就会导致教学目标有偏差,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中学体育教学形式单一
中学体育教师一般并不是专业的,学校极少展开体育课教学的培训活动,大部分的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利用单调的教学方法,最为常见的运动形式是跑步、跳远等,另外教师展开理论知识的介绍之后,很少为学生传授练习技巧,在学生自由练习时很少提供指导。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学习体育課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体育教学质量无法符合新课标教学提出的要求。
(四)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
现如今,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并未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始终是将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为主,单一无聊,趣味性不高。体育运动属于一项竞技运动,长时间的教学训练容易让师生都出现疲劳,直接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所以,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课堂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把体育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发展。
二、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更好的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先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无法良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采用新型的体育教学观念应用到教学内容当中。体育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们传授体育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与素养,培养学生参与终身体育的精神,让体育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树立起学生坚持不懈、集体合作的精神,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促使中学体育教学事业顺利改革和发展。
(二)设定准确的体育教学目标
新时代背景之下对中学体育教育提出全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充实学生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只是跑步、做操等运动,学校需要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建设,让学生接触到比较多的新鲜事物,从而挖掘出学生的运动潜力,给国家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在国际赛事当中获得胜利。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发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定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设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展开体育课,由于教师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就有了教学的动力与方向,从而能够充分体现出体育工作效能,落实体育教育事业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三)完善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
第一,及时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参与到体育课中的热情。教师要高度重视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让体育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内心需要,体育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第二,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起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当中的积极主动性。例如体育教师能够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为学生呈现出多种体育动作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体育动作的细节,掌握体育动作,转变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看法,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第三,中学体育教师还能够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入游戏,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良好的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优化教学内容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文化课程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当中,能够充分体会到体育运动的趣味性,能够放飞心情,与此同时,体育运动的趣味和竞技性能够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非常必要。所以这就需要中学体育课堂教师在教学当中,科学合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合理对课程教学流程进行规划,尽可能的安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尽可能的减少传统跑步、做操等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将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来替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在上课之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喜欢的运动进行了解,之后根据这些特点,给学生选择不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教师还需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紧结合起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成为了现代化教育所提倡的教学目标。过去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过分倾向于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忽视了把体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这样枯燥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无法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出体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对生活的重要价值。例如教师能够利用实际生活当中的饮料瓶来让学生展开投掷训练。
總而言之,在我国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当中,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较为常见的问题包含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准确、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将会对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产生影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有效性产生了影响,不能良好的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作用。因此,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转变教学观念、设定准确教学目标、完善体育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爵锋.浅谈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5):174+173.
[2]靳强,夏伟.对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12):64+72.
[3]许朝洲.影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5):148-149.
[4]谢天豹.浅谈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0):58-59+61.
[5]吴成平.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因素[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209-210.
作者单位:厦门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