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
2020-09-10伍永智
伍永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2-044-02
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提余,在此期间,休闲体育的观念也逐渐被大众熟知,收到广泛支持和欢迎。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休闲体育的内涵、休闲体育的作用,提出了休闲体育理论视角下高校的体育教学设计,对于改革和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休闲体育 高校 体育教学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历史与前景展望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最早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开始,到近年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法规,百年间关于体育指导文件和政策层出不穷。中国高校体育由充满浓厚的政治色彩、功利色彩,慢慢向重“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转变,虽然充满波折,取得了极大进步,但仍未完全摆脱功利色彩,没能有效重视“人”的存在。这是中国长期历史中“重文轻武”思想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加之中国教育灌入式的学习方式,严重挤压了学习的体育运动时间,高校体育教学一直是“为体质监测而教,为体育达标而学,为评奖而奋斗,为夺标而拼搏”。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过于程式化和刻板化,严重“抹杀”了人的主体性。
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方向和依据,面对着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且没有向好的局面,高校体育教学要进行转变和改革,力争实现“为终身体育而教,为自身全面发展而学。”
二、休闲体育的内涵
二战后欧美国家经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在充足的时间和金钱的保障下,于是人们开始注重“休闲”的概念,70年代,“休闲体育”的概念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中流行起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起步晚,程度低,经济发展腾飞较晚,与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直到上世纪90年代,“休闲体育”的概念才开始流行,我国逐渐进行体育教育的改革。
对于休闲体育的内涵,曼蒂和L.奥德姆(Jean Mundy & Linda Odum 1979)的论述被认为是最为完整的。他们认为,“休闲教育是一场使人能够通过休闲来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全面运动;一种使人能够在休闲中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办法;一种贯穿于从幼儿园以前到退休以后的终身教育;一种通过扩大人们的选择范围,使他们获得令人满意、高质量的休闲体验的活动;一场需要多种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共同发挥作用承担责任的运动(J.曼蒂,L.奥杜姆,1989:2-4,139-213)。”
三、休闲体育的特征及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个性化
休闲体育有利于高校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它是个体重构人生价值、个性重建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人们对体育锻炼日益重视的程度,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不断增加对学校体育运动的诉求,借以展示自身个性。比如,越来越多的女生习惯选修健美操,来帮助自己塑性,打造更优美的体态,也有些学生选修高尔夫、攀岩等课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彰显自己独特的个性。
(二)教育性
与其他体育活动或者项目相比,休闲体育具有个性化、娱乐性、有效性等特点,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休闲体育知识的普及和讲解,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知道休闲体育、了解休闲体育,并爱上休闲体育,愿意在空闲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并且把体育锻炼当作终生事情,不断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
(三)社会性
体育锻炼尤其是高校的体育课程,往往涉及很多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极大创造社交机会,学生一边进行体育锻炼,一边认识新的朋友,或者与身边同样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一起交流,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四)娱乐性
相较于竞技体育而言,平常的体育课程或者体育锻炼没有竞技性,多是出于闲适、锻炼的目的,锻炼人员没有参加比赛的心理压力,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获得良好、愉悦的身心体验,也正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休闲体育的理念,并且参与到休闲体育的锻炼中来。
四、休闲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
(一)创新教学理念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育过分重视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三基”的灌输和培养。但随着生活水平和物質水平的提高,这种竞技性的体育教育慢慢地不再能满足人们地需要,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大学生迫切需要一种体育方式来愉悦身心、充实自己,而休闲体育这一理念由于其易于接受、乐于参加的特点,刚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高校培养学生的要求。因此,高校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要适应当前的变化,要创新体育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对休闲体育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休闲体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意识,更好地将休闲体育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
(二)丰富教学模式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实践,也需要基本理论的引导,使学生了解了休闲体育后,他们才有可能自主、自愿地参加各种休闲体育活动。在高校进行休闲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进行休闲体育知识的讲解,在学生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再结合理论进行结合具体实践的讲解,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此外,还可以邀请相关方面的教师、教授等开展相关讲座,着重讲解相关体育知识和项目,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休闲体育的作用和乐趣,丰富休闲体育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选取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
休闲体育活动具有随意性和自由选择性,这就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选择。高校可以在结合体育项目特点和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可选择的范围。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比如温暖的南方,可以选择划船、冲浪、水球等项目,寒冷的北方则可以选择滑冰、滑雪等项目,与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符合地域要求。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兴趣较高的民间体育项目,并在学校内举行相关比赛,增进学生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愉悦感,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四)注重场地建设
休闲体育项目大多数都是户外项目,且需要相应的场地和设施。但传统的体育场所并不能满足这些体育项目的需要,因此,为了更多休闲体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高校必须予以资金投入,建设相应的场地,比如轮滑项目,学校可以划定平画的场地给与练习,攀岩项目,学校可以利用已有的墙面进行改造。只有完善了项目场地,学生才能够顺利、安全地参加休闲体育项目,这也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前提和重要刺激因素。
(五)教师水平提升
高校体育教师是进行休闲体育教育的关键,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对活动效果有重大影响。因此,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水平。现在的大多数体育教师虽都受过正规训练,但大都是传统的教育,对于新兴的休閑体育可能了解还不够。对此,高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对体育教师进行升级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休闲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广发、正确的参与。
五、结束语
高校体育是施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经。在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大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体育锻炼,体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必须正视现状,采取措施,予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不少痼疾,今后,要认识到这一不足,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减少功利性,把体育教学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涉及各方各面的工程,首先要创新体育教学理念,教师要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同时,重视体育活动开展的场地建设,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正常开展,最后,还要选取高水平的体育教师,教师水平高,是教学效果好的关键,综合各方面措施,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明君,张彦秋,王志博.休闲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J].科技资讯,2018,16(14):149-150.
[2]胡启良,王云玲.休闲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J].山东体育科技,2017,39(02):60-64.
[3]张松年.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特色课程开发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6314-6316.
[4]张天聪,葛耀.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构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3):85+84.
作者单: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