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2020-09-10刘学军

启迪·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创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技能应用型人才受到企业欢迎,而作为输出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越发受到关注,但在被寄予厚望的同时,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将专业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指引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并在此基础上敢于创新、积极创新,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潜力的开发者、正确三观的引导者,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建设输出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机制也在不斷变革。在新的时代,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出调整,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建立新的、符合实际的教育机制,做到与时俱进,培养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人才也要“接地气”,学与做要有机结合。高职院校也应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群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增加学生社会阅历。我们知道,真正优秀的人才,良好的教育、坚定的意志品质和脚踏实地的行事作风缺一不可。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在改革创新中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偏于专业职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一门考查课,教师不钻营,教学模式僵化,更多的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上课方式,而学生更不重视,只要不挂科、不影响毕业就行,填鸭式的、仿佛一场毫无激情的宣讲会式的课堂,更让学生对这一课程提不起兴致。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良莠不齐,思想观念与职业技术、操行品德与个人能力也难以相匹配。但事实上,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的根,如果根坏了,即使长成参天大树,也不能长久地存活。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和人格确立上,必不可少。

笔者根据自身教育经验发现,在思想政治工作进程中,第一,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仿佛空中楼阁,照本宣科,不贴近生活实际,更未曾将其融入现实生活。第二,教育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部分高职院校却未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教育工作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第三,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些高职院校尚不具备足够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社会脱节。这些问题都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方式

(一)大数据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各行各业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其运用在思政教育中,无疑也为教师走近学生提供了捷径。大数据技术的预测功能,能够利用多方面、多角度的学生数据信息,快捷有效地预先判断学生的行为走向、兴趣爱好和观念想法,从而达到规避危险,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心理安全和人身安全的目的,同时也能帮助拉近师生关系、找到师生共同语言。

因此,为了更加充分合理地将大数据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大数据应用的意义与价值,培养自己的数据收集、筛选、分析能力,提高自己对数据的敏锐性,同时也要做好后续的数据跟踪工作,及时刷新数据,熟练灵活地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运用大数据技术。

(二)促成思政生活化教育

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四个部分为主要构成部分。但是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专门的思政课堂上,而更应该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去。在生活上,校园广播、贴标语和宣传语等,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学习上,座谈会、辩论赛等,或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教学。总而言之,要让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生活化,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品德的“根”都得到滋养,长成参天大树。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开展集体教育和爱国教育

根正,才能苗红。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爱祖国、爱集体,才能构建正确的、积极的思想道德体系。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组成部分,以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任务,同时辅以爱国教育和集体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起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以民族发展和国家荣誉为己任,并为此不懈奋斗。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最终目标,大胆创新教育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构建理想信念、荣辱观念和价值理念。同时加强国情教育,使学生能够立足我国实际国情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加强美德教育,中国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精神的根。落实学生的美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做好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学生个人人格品性的确立,也是为祖国的发展进步储备人才,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作为当今乃至未来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教育是为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因此,它不能是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应该创新学科建设,与当代国情现状相结合、与具体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个人实际相结合,融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当做重要目标,为学生讨论时政提供思路、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提供价值观念、为学生发展自己提供思想基础。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鼓励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更新教材编写方式,与信息时代紧密结合,建立学生信息的大数据库,制定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机制,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达到教育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教育结果,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愿望。

“授人与鱼”与“授人以渔”应该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传授认识论,也要教会方法论。要达到让学生能够用认识论武装头脑,用方法论做人做事的最终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改变高职院校当前在思政教育工作上古板僵化的模式与方法尤为重要。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都要充分意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学与做结合,合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教育模式人性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育工作生活化。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研究新时代、直面新挑战、把握新机遇、确立新思想、创建新模式,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凤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究[J].明日风尚,2018(3):122-124.

[2]唐小桃,唐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16(3):153-153.

[3]周轶.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9(6):35-35.

刘学军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创新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