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应多关心留守儿童

2020-09-10蔡葳葳

启迪·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学校教育留守儿童

摘要:“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种“留守现象”不会是短暂的,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概括为: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留守儿童行为发展偏差、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亟待关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教育对策

正文:

我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哪一类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呢?“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

据2000年“五普”统计,不能与父母外出同行的农村儿童的比例高达56% 。6—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达2000万人。2006年下半年以来,媒体上流行的说法是,“留守儿童” 的总数达 6755万人。而且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这种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留守”现象不会是短暂的,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我们农村学校,处于偏远落后的山村,外出务工的人员特别多,因此留守儿童也就特别多。就我们班80%的同学都是留守儿童。怎样来教育他们?怎样才能让他们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我也进行了长久地思索。

留守儿童的产生大都由于父母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或者城市没有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而被迫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形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分离。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留守儿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概括为:

1、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

经过调查我班的留守儿童,我发现:选择与子女分离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是家庭经济贫困,生产生活无一技之长,只有靠外出打工来维持生济。加之外出后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打工收入也往往不高。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普遍拮据。如留守儿童李某,现年14岁,家里有6口人,其父母因田地少,也没其他经济来源,迫于生计,双双到了上海打工,留下现年66岁的老奶奶(行走不便)每月仅寄回300元生活费给他们,但由于奶奶多病,生活非常拮据。

2、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13%的父母半年以上才联系一次,甚至有的父母一年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父母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引导和关心,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变化。

3、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主要体现在隔代教育问题,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调查显示,我班有95%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是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另外,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是文盲。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得力不从心。

4、留守儿童行为发展偏差

由于隔代的长辈往往对其过分溺爱放纵,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如好吃懒做、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再加上留守儿童缺乏正确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越轨行为的影响。甚至抽烟喝酒、拉帮结派、沉迷网络,被不良青年利用参加一些盗窃、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

5、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亟待关注

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没有父母的照顾和缺乏沟通,他们在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不愿意接触外界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行影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了一定的人格障碍。

2、学校教育措施不力

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而且农村学校只侧重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全都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应试观念比较重,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

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面对这一社会系统性工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教育学》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想,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缺陷,我们可以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一定的弥补。

参考文献:

1、夏为菊《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功能研究》安徽大学, 2007

2、何家理《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困境挑战教育公平》

5、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蔡葳葳 重庆市云阳县盘龙街道盘石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学校教育留守儿童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