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0-09-10车振新

启迪·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摘要:教师应该积极的改变教学的策略,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有效提升。本文以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为例,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打开学生想问题的方式,从而实现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创设多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问题的情境,进行课前的导入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贪玩心较重。教师在上课时应该首先创设有效的情境来促使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来完成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促使学生为了探究问题的答案,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例如:《走进天文馆——年、月、日》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接着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年历卡,让学生在年历卡中找出自己生日的那一天,并数数自己生日的那个月有多少天,引导学生在年历卡中查找。接着教师说出:儿童节、教师节和劳动节,这几个节日,让学生在年历卡中寻找,并让学生说出这几个节日中所在的月份有多少天。接着教师让学生数一数一年中有多少个月?每个月中各有多少天,让学生算一算一年当中总共有多少天?学生探讨完毕以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以后教师与学生一同进行总结。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2014、2015、2016年三年的全年日历,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区别,同时让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年份年份中2月份的天数。学生发现有的2月份是28天,有的2月份是29天。接着教师为学生讲解:2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人们叫做平年,2月份有29天的,这一年人们把它叫做闰年,同时教师为学生讲解闰年的计算方式,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一年中每个月份的天数,让学生思考有什么好的记忆方式。有的學生说出了顺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接着教师为学生讲解多种记忆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冬月就是11月,腊月是12月,帮助学生快速的记忆。教师采用问题的情境进行教学,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的动力,并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的目标。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提升学生的印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小学的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给学生带来多样化的体验,促使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带来视觉的体验,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加上一些动画视频或图片来展示教学的内容,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于教学内容的印象,从而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采摘节---混合运算》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境,为学生展示了秋天果实成熟的景象。然后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季节,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成熟了呢?然后我们一起去进行采摘吧。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从中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对学生提问:视频中一共有几辆汽车,每辆汽车上有多少人,一共来了多少个人。同时让学生观看视频中的人物中,每个人拿了几个篮子?拿走了几个,然后还剩几个,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接着教师让学生观看另一组图片,说出小明一家来到了采摘节上他们先进了葡萄园,然后再进了苹果园,小明一家先摘了35千克的葡萄,小明的爸爸又摘了45千克的苹果。小明摘的葡萄可以装多少箱,小明的爸爸摘的苹果可以装多少箱,他们全家一共买了多少箱水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讨,并让学生思考在有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能促使学生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并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游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若让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全神贯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都很难做到。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竞赛游戏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进行《时、分、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时,教师教授完教学的知识后,为帮助学生巩固教学的内容,在班级中开展了“鳄鱼、鳄鱼几点了”的游戏活动。教师首先为学生进行示范,教师作为“鳄鱼”,让学生向“鳄鱼”提问几点了,教师在班级中拨动钟表,定好后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前奔跑,然后教师喊停以后,教师迈三步最先抓到的学生来充当“鳄鱼”,然后亲自去波动钟表。学生在波动钟表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看这名学生波动的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教师给予这个学生一定的“惩罚”,学生通过多次的拨动后有效的巩固了教学的内容,教师借助这种游戏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为今后的学习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在进行问题的探究的过程中,高效的掌握了教学的内容,从而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杜晓辉.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思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3):125.

[2]吕士君,王兴新.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18.

齐河县仁里集镇实验小学 车振新

猜你喜欢

情境化教学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幼儿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十分钟“演播厅”在中职文秘情境化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