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2020-09-10冷屹毛进红
冷屹 毛进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5-113-02
摘 要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校开始注重在体育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各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目前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还是有些匮乏,因此本文就分析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人文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国家和教育部门对于大学生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而且要有高尚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底蕴,它代表了一个人在道德和精神层面的修养,可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国希望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思想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强健了体魄,而且思想也更加坚定,这给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因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是目前高校的主要职责。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
目前学生大多数时间都被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所支配,平时缺乏锻炼,而且心理压力比较大,而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得到放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各种技能,而且可以通过一些体育项目,提高他们的团体合作能力。体育竞技也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了克服困难、勇于坚持的精神,而且养成了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思想,对于以后踏入社会带来了良好的影响。
(二)帮助形成良好的品德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对于体育教师来说,首先自己要具有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平等、包容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不仅仅传授给学生体育技能,而且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体会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这样的氛围下被教育出来的学生必定也会成为具有人文精神,人际关系交往和谐,道德品质良好的人。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社会,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即将步入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文化储备已经比较充足,但是最关键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渗透体育精神,培养学生承担责任,勇于吃苦,直面挫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体会到与同伴团结、协作、共赢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有助于文化素养的提高
体育教学过程中,丰富的体育活动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大脑灵活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應速度和动手能力,学生思维更加的活跃和灵活,在文化知识学习中也会得到提升。适宜的体育锻炼对学生的智力有促进功能,能提高记忆力,因此,体育教学可以为学生的文化学习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一)教学观念传统落后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由于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许多高校体育教师认为技能实践才是主要任务,体育课就是学习体育技能,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需要体育教师自身也缺乏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机械的学习一些技能技巧,但是在生活中也无法应用,学了也没有用处,于是对待体育课非常的懈怠。这样的观念下,体育课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就是面子工程,根本就达不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育理论知识也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实际意义,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体育和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无论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是体育教学,都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旧还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需要遵循教师的模式做就行,完全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大学生的思维已经非常的独立,受到教师的约束比较少,如果体育课上只是教师一味地去要求他们做,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会更低,最后变成面子工程。因此教师要学会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主动的学习,加强对于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共同发展。
(三)学生文化底蕴参差不齐
高校体育学习和之前的不太一样,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而且也要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学生之前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的环境都不一样,他们的文化底蕴也都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意识不到体育课的意义,也缺乏相应的体育理论知识;有的学生从事体育专业,而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文化知识的学习也不到位。学生的文化底蕴不同,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进行体育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保证他们各方面都均衡发展。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一)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的渗透,首先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然后让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师德建设,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在学生面前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对于在职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最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自己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创新精神、聪明智慧的高素质人才。
(二)树立学生主体的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体育教学虽然看似不如其他学科那么重要,但是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喜欢或者合适的体育项目并且尊重学生的选择。避免出现教师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现象,这样只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不喜欢甚至厌恶体育學习。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文关怀,不要过多的干预学生,但是可以耐心的指导和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探索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首先自己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然后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三)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环境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渗透到方方面面。首先,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环境一定要干净整洁,保持学习时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态。而且在教室和校园内可以设计一些专门的板块,张贴和体育有关的名人和名言警句,有效的激励学生。最后,一定要给学生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将自己和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真诚的对待他们,这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学习内容的设置要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过分的脱离实际。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内容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良性竞争,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加强体育理论知识学习
目前来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方面都存在重实践轻知识的状况。虽然体育是需要大量实践的,但是现在社会要求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要改善这种重视实践的想法。在体育教学中适当的加入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到有关于体育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维持健康的心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到达一定量之后,会内化为学生内在的修养,学会更加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做高。素质教育提出和深化,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刻不容缓,体育教育可以强身,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强心。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参考文献:
[1]程森蛟,李峰.高校体育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35):56-59.
[2]孙琦林.人文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探讨[J].青春岁月,2011(18).
[3]陈羲.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作者单位:
空军预警学院基础部军事共同基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