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文本阅读指导
2020-09-10赵恒辉
赵恒辉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涵盖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多个要素,而文本阅读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初中语文学科当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年来,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本阅读量明显增大,并且成为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难点。如何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瓶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夯实学生的文本阅读基础,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文本阅读
学生如果熟练掌握文本阅读技巧,在阅讀过程中,既能深入挖掘文本的核心思想,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使语文成绩得到大幅提升。随着语文教材内容的全面改革,初中语文文本类型逐步增多,阅读理解难度逐步加大,这导致部分学生开始对语文阅读失去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语文学科成绩。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教学策略,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文本阅读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兴趣激发,夯实基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大凡人做一件事体,要是没有兴味,简直可以说没有结果的,要晓得兴味有了,才可以期必往前进……越发肯往前进,兴味越发浓厚。”从这一席话当中不难看出,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并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1.设置背景音乐,引发情感共鸣
文本阅读需要学生投入个人的真情实感,用情、用心朗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拘于形式,浮于表面,只是草率地读过一遍,这样只会做无用功,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毫无益处。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完全带入文本中,与文本中的人物、场景融为一体,教师可以采取创设音乐情境的教学方法,结合文本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播放一些情景互融的音乐或者歌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比如,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新闻稿时,为了切合文本中气势恢宏的意境,体现出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后的喜悦之情,教师可以选择英国RARE音乐工作室开发的《Heros Theme》。该音乐气势磅礴,多作为英雄人物出场的背景音乐,与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画面相互呼应,亦有激荡澎湃之境。学生在阅读该文本时,借助于背景音乐的强烈带入感,尤其在读到“……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的语段时,学生的阅读激情也随之迸射出来,阅读过程酣畅淋漓。当通篇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热情未消的情况下,对文本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使学生对新闻稿的写作架构有所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2.标注文本重点,感悟作者情怀
初中语文教材选取的文本大多出自名人名家之手,是典型的示范文本,并且每一篇文本都描写了作者不同的创作心境,尤其是精妙的用词、造句,使通篇文本感情色彩鲜明,寓意深刻,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本阅读习惯,在阅读每一篇文本时,将一些重点词句、语段或者优美的措辞标注出来。一来可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二来可以为语文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与美词美句。
以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为例,这篇文本创作于1941年3月,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当时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为了深切感悟作者的博大情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对体现作者心境的重点词句或者优美的词句做出标记,并着重予以记忆。比如,“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文中这些重点语句正是作者创作这篇白杨礼赞的初衷,也能够体现本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学生如果在文本阅读当中,养成标注重点词句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文本阅读基础知识将更加扎实,为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文本内容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情境创设,互动合作
初中语文阅读文本涉及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景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类型。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精准提炼出文本的中心思想,透彻理解文本内容所表述的寓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文本内容的背景,创设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并选择学生代表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情景再现,将文本内容展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贴近文本,为深入解读文本奠定坚实基础。
1.贴近文本内容,小组合作演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遵循“能力均衡”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划分为4~6个学习小组,然后,根据文本中描述的场景,创设一个真实的表演情境,每个小组分别展示个人的表演才能。教师结合每个小组的表现,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以评选出优胜小组。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全面解读文本内容,在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核心思想、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使表演过程更加形象、更加逼真。
以杨朔的《荔枝蜜》为例,每个学习小组分别选出两名学生代表,一名学生扮演养蜂人老梁,另一名学生扮演作者杨朔,然后由语文教师负责朗读文本中的旁白内容。在对话情景表演开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组讨论问题:“请同学们在表演过程中想一想,文本中运用了大量赞美蜜蜂的语段,但实际上作者想表达怎样一种心情?”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进入到表演状态。表演完毕后,教师在每个小组当中选择1~2名学生代表来回答问题。接下来,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过程进行公正的评价,同时将问题的答案公布于众。“作者杨朔赞美蜜蜂,也是为了歌颂辛勤的劳动者,向建设祖国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致敬。”通过这种情境代入的教学方法,学生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文本中,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小组成员的默契合作也让学生之间增进了交流与信任,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有正向的助推作用。
2.创设问题情境,合作解疑释惑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文本内容,设置多个难度等级不同的针对性问题,然后由合作学习小组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扮演辅助教学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监督,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够培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以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速读。在速读过程中,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置四个问题:“请同学们在文本当中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第一个问题: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个问题: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三个问题: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四个问题:研究物候学有什么现实意义?”当问题提出后,学生即刻进入讨论状态,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予以正确引导,指出这些问题的答案隐藏于每一个文本自然段当中,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的方法,快速找到答案。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初中文本阅读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实效性较好、针对性较强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文化传承,能力提升
近年来,教育部门加大了对汉语言文化的重视度,尤其对初中语文而言,增加了大量的阅读文本篇幅。其中,文言文的比重也有了大幅提升。由于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良莠不齐,在理解和学习文言文知识时也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文言文选段中的一些真实的历史场景或者历史故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学生的学好文言文的自信心,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1.了解创作背景,剖析古文寓意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需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然后围绕着这一主线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解读。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将作者的创作背景制作成视频教学课件,在学生阅读文本前,将课件内容播放出来。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再采取粗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理解古文寓意。
比如,在学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教师事先将视频教学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然后,教师将岳阳楼的全景画面播放出来,学生结合画面背景以及创作背景,能够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为后续学习和掌握文言文的释义奠定基础。
2.循序渐进启发,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语文文本阅读不能局限于刻板的模式当中。尤其对于生涩难懂的文言文来说,学生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应当将文言文中充满正能量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通过一遍略读、一遍精读、反复默读的方式,了解文言文的大致内容,然后再通过语言启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着眼点,将文本中的故事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这样,学生能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文本阅读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而且是验证学生文本内容理解能力的一条有效路径。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围绕学生的知识需求与兴趣取向,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文本阅读水平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上官培杰.设计好主次问题 提升阅读核心素养[ J].基础教育研究,2019(7).
[2]丁莉莉.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策略研究[ J].中国教育学刊,2018(8):77-80.
[3]于保东.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1+X”群文阅读模式探究[ J].教学与管理,2018(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