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六条策略

2020-09-10王婉秋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实效性德育教育小学

王婉秋

摘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但同时也需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共同发展。实际上,法治与德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法治属于国家的政治建设,德治属于思想文明建设,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但具有同样的功能。因此,我国从小学教育阶段就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小学 德育教育 实效性 策略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指出:“集体的稳固与否,兴旺与否,看的是这个集体的组成分子是否具有公德心,是不是可以对公德进行维护。”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告诉我们,“公德”很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对“私德”的修养。一个人如果在私德上不讲究,常常会做出危害“公德”的事。由此可见,私德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私德是公德发展的基础。从陶行知理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1.过于重视成绩

新课改以后,我国各个教育阶段都开始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应试教育模式在我国发展了较长的时间,部分学校一时没有完全改变教学思想,将成绩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以学生成绩的高低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中,也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第一目标,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德育教育。

2.投入精力不够

随着新课改理念实施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展了一些德育教育措施。但是,由于课业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导致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了影响。此外,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制定德育教育的评价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了过度的表扬,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鼓励习以为常,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1.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有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最大化保证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命令式”的教学方式,多利用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对学生进行宣传,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从家庭层面来说,父母对孩子不可过于溺爱,要关注孩子的思想状态,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孩子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孩子的思想,落实德育教育。学校要与家庭进行密切的合作,互相了解。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思想情况,家长也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发展。

2.加大教师精力投入

教师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教师要明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可利用课间,按时播放德育广播,也可以定时组织校园德育知识小竞赛活动等,将德育知识落到实处。其二,教师要设计多样的德育教育评价方式。可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进行评价,避免教师的主观意识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德育知识小能手”的校园活动,对学生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促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在德育行为方面存在的不足。

3.实施德育学科渗透

全新的教育大纲中已经指出,教师要将德育教育渗入各个学科中,“以德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使命,每一位小学教师、每一门教育学科,都是德育知识的传播途径。所以,我们必须将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融合,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品德素养进行培养,丰富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例如,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较多的德育知识,如《慈母情深》《可贵的沉默》等均体现出了父亲、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教师可从文章入手,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激发学生对父母关爱、崇敬之情。《雷锋叔叔,你在哪》可以让学生树立乐于奉献、舍己为人的思想品质。

4.加大德育社会实践

学校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学生更多是在社会中生活。所以,在社会中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所以,通过多样的社会活动,实施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在母亲节、父亲节时,引导学生为父母送上祝福,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体会父母日常的艰辛。节日过后,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说出自己的节日体会,学生的责任感会提高。又如,在劳动节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劳动,参与植树、打扫公园卫生、敬老院敬老活动等,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知晓劳动最光荣。

5.创建良好校园环境

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具有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形成良好的德育风气,才能对学生进行不断的熏陶。要想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就需要从班集体入手。一个具有活力的班集体,可以让学生更喜欢融入其中,乐于为班级奉献,将个人的荣誉感与集体的荣誉感联系起来,产生积极向上的朝气。要让班集体具有活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经营,而教师的关爱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关爱,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让学生可以处处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不仅在学习上获益良多,在心灵上也会感到愉悦。在班集体内部引导学生彼此关心,可以让学生的道德观念得到显著增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多样的班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逐步产生集体认同感,形成互相帮助的班级氛围。例如,“拔河比赛”就是常见的一种班集体活动,大家只有劲往一处使,团结合作,才能赢得比赛;“接力比赛”中,只有几个人互相配合,才能握紧接力棒,赢得胜利。

6.形成良好的德育风气

校园要想形成良好的风气,离不开完善的道德规范,制定道德规范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使学生改正不好的行为习惯。在传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部分学校只是在醒目的地方張贴标语,实际效果并不能得到保障,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懂标语的意思。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在制定道德规范时,一定要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等进行考虑,制定适合小学生的德育规范,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教师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制定《课堂行为规范》,所制定的内容要简单,容易理解,如见到教师要问好;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遵守课堂纪律等。这些德育内容非常好理解,学生做起来也更容易。

综上所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共同发展。从小学阶段就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房程.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初探[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8):116-117.

[2]郑秋萍.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探究[ J ].考试周刊,2019(40):31.

猜你喜欢

实效性德育教育小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